《西湖寿苏会》玩出新高度

彭克荣 2025-01-20 17:30:52

图文/文欣“

两个半小时的‘西湖寿苏会’及纪念苏东坡诞生988周年的雅集活动,整个仪式流程体现了一个‘雅’字,仿佛穿越到了宋代,行香、献花、上供品、奉茶酒、上香等流程,立马使人进入安宁恬静的状态!很成功!”参加今年“西湖寿苏会”雅集活动的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党支部书记孙丽娟如是说。今年是苏东坡诞辰988周年,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苏东坡文化艺术专委会和杭州慕轼雅社根据我国传统祀典文化、宋代礼制,结合浙杭地方“寿苏”历史渊源和人文传统,按照慕轼雅社15年来“仰苏慕轼”的精神和惯例,于2025年1月18日(腊月十九)苏东坡诞辰988周年当日和已巳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在杭州径山书院西溪分院举办了“甲辰西湖寿苏会暨纪念苏东坡诞辰988周年雅集”。

杭州市政府原市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慕轼雅社荣誉社长孙忠焕,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局原局长严昭柱,湖州市人文建设促进会会长兼苏东坡研究会会长温永东,浙江省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薛年勤、党支部书记孙丽娟,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省社联原副主席连晓鸣先生,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蒋水荣先生,杭州市西湖名胜管委会文物遗产局邵旻处长,杭州市文化馆(杭州市非遗中心)潘小燕副馆长(副主任)等有关领导,杭州市十大平民英雄、著名文史学者丁云川,浙江音乐学院教授、著名萨克斯演奏家王震,浙江传媒学院教授、二胡演奏家杨宏伟,千年舟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马同华,著名朗诵家卢振华,以及苏东坡专委会、慕轼雅社部分主礼、参礼社员以及媒体、书画界来宾近40人参加了活动。

这次活动是由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作为指导单位,由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兼苏东坡专委会主任、慕轼雅社创始人兼社长、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鲍志成策划编导并主持的。整场活动分寿苏仪式和文艺雅集两部分进行。

庄严肃穆、宋韵浓郁的寿苏仪式,在磬声悠扬、缓步行香中悠然开启,在满堂冠盖、喜悦和美的合影中圆满结束,前后十五道程式仪轨规范、合礼有节,气氛庄重和悦、美美与共,全场观礼嘉宾聚精会神、寂然无声,沉浸在礼乐文明古今同辉的殊胜情景中。

主祭人鲍志成深情而高亢地吟诵《祭东坡先生文》,高度概括了东坡先生的传奇人生,由衷表达了无数“坡粉”对这位“千古风流”的至高礼赞!当诵读到《祭文》结束部分时,人人心中那个“随缘任运,苦乐自将;飞鸿雪泥,地老天荒。人不贵贱,穷达无妨;天不寿夭,生死无疆。不可无一,千秋永仰;难有其二,万古长光!”的“千年英雄”,仿佛跨越山河大地、岁月流光,御风而行,伴月而临,来到了明月堂,焕发出奕奕千载的不世神采!在随后举办的文艺雅集上,嘉宾学者的小座谈、艺术家们的小演艺、书画家们的小展示、文创作品的小发布,天衣无缝地融合在一起。“杭州是全国‘寿苏’活动最早也是历时最悠久的极少数地方之一,早在北宋苏东坡在世时,就有杭州人在苏堤上建造了感念他功德的‘生祠’。其后历代杭州西湖都有苏公祠,明朝中期西湖慧因高丽寺伽蓝堂还有苏东坡的护法像。直到晚清民国时期,杭州地方文人绅士还有‘寿苏’活动,至今省图书馆还珍藏有多幅珍贵的苏东坡画像。日本也有‘寿苏’活动,但缘起近世浙江王国维、罗振玉等著名学者的参与。改革开放后,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慕轼雅社应时而生,早在2008年率先举办了纪念雅集,至今已15年,从不间断。10多年来我们深切感受到苏东坡的伟大人格和道德力量,是治愈人生不平、世间苦难的精神良药。传承东坡文化,弘扬东坡精神,需要‘寿苏会’、雅集等载体和平台,更需要平常心、常态化、在地化。我们今天演示的以文人雅集和书斋精舍为基础、以书院文化背景和空间为主体的‘寿苏’仪式,是对过往‘寿苏’形式和内容的提升和创新,也是一种探索‘寿苏’仪式化、程式化、规范化的尝试,显然还不完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主持人鲍志成开场讲述了慕轼寿苏的渊源传统和心得体会,并展示了35年前收藏的清代木刻苏东坡像,赢得热烈掌声。85岁高龄的丁云川先生也现场展示了他收藏的晚清江苏高邮乡绅贤达举办“寿苏会”的石刻画像拓片孤本,也为我国“寿苏”传统提供了证据。

莅临雅集的杭州“老市长”孙忠焕先生有感而发,侃侃而谈对苏东坡与杭州这座城市的深厚情缘。他表示,自己对历任杭州的父母官都很尊敬,而心目中份量最重的是白居易和苏东坡。尤其是苏东坡两次杭州任官,时间并不长,但对杭州、对西湖的贡献和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人,他的一首诗成为杭州西湖的千古定评。毛泽东主席在杭州的时间比苏东坡要长得多,也写下了不少诗篇,但唯独没有写赞美西湖的,因为老人家也觉得,谁也超越不了东坡先生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的旷世“绝句”了!谈到寿苏仪式和东坡文化传承,“老市长”郑重指出,弘扬东坡文化,彰显了文化自信。知识传授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有思想性、精神性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才是文化的传承发展。“像今天这样的‘寿苏’仪式,虽然还可以完善提升,但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有精神性的、人文性的灵魂在里面,是对杭州纪念苏东坡形式的重要继承和创新!”他还特别指出,供奉的酒最好用我们浙江的黄酒,寿苏仪式和文艺雅集可衔接得更紧密一点,并希望鲍志成和慕轼雅社为杭州西湖东坡文化的品牌塑造作出更多努力。

随着卢振华先生激情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文艺演出“高调”开始,激昂高扬的声音,穿透四壁,久久回荡;王震先生明快清越的笛声,用一曲《相遇》,诠释了当下当场、此情此景悠远而具象的交互意境;青年古琴演奏家杨豫光在时而从容、时而激越的琴声中,演绎着一个古老而永恒的流光如斯、山高水长的《流水》传说;气质优雅、温婉动人的杨宏伟女士,笑意盈盈间轻拉出冬日斜阳、温暖如春的《良宵》美景……艺术家们的倾情献演,为雅集增添了欢乐祥和的氛围,赢得“再来一个”的阵阵喝彩。雅社副社长俞玉林、资深社员王萍分别展示了清风扑面的“墨竹图”和行气十足的“兰亭序”书法,墨竹的清秀淡雅,恰与寿苏仪式中以“清风明月”为奠的意境相呼应;而“兰亭序”中“惠风和畅”“少长咸集”的情景,也正好与雅集其乐融融、美美与共的氛围高度契合!雅社副秘书长、杭州出圈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肖君总经理为雅集带来了颇有创意的小礼物。一个是制作精致且别致的“东坡送财”香囊,绣有肥头大耳、憨态可掬的“苏东坡”,旁有“近我者富”的字样,让人爱不释手;另一个是横批“苏心赏欢”的篆书金字春联,上联:微雨临楼闲樽山月,下联:茗藤逢客名语泉音,系从苏东坡“赏心乐事十六件”中各提取一字集字而成,意趣横生、妙语佳成。主持人还向来宾介绍了慕轼雅社在形象打造方面的小创意设计。一是银色“慕轼”胸牌,金属质感,东坡书体,别致精巧,颇具时尚、大气、精致、典雅的韵味,作为社员的“身份证”在重要场合佩戴,深得社员喜爱。二是几经设计修改、不同面料和款式的社服(袍)在现场展示外,由古琴演奏家杨豫光试穿的直领长款马甲,墨青底色面料深沉内敛,间或有金丝银光随光线明暗变化而隐约闪烁,很有艺术气息,与胸牌可谓天作之合,本白缎面的宽直领镶边颇有宋袍风韵,无袖长款开衫设计间于马甲和长袍之间,可谓别具一格,彰显了苏东坡的清白人格。三是“东坡像赞”镜像和挂轴,系2009年首推的雅社logo,系以明朝《三才图绘》中的苏东坡像为底图,以黑白对比强烈的线刻像碑拓片苏东坡像为logo的主体,下有四字像赞诗,上有“千古风流”诗堂,整体画面有深沉厚重、端庄大气、古朴正大的庙堂气象,深得社员社友和“苏粉”钟爱,许多人挂在书房客厅瞻拜,礼敬有加。据悉,这三个雅社形象设计都是鲍志成社长创意策划、亲自设计定制的,后续还将继续推出东坡主题的文创文化艺术产品。

雅集最后,薛年勤会长作了热情洋溢的总结讲话,对“寿苏”仪式化给予充分赞许,对寿苏雅集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肯定苏东坡专委会和慕轼雅社团队克服经费困难,积极开展雅集、讲座、采风等活动,传承东坡文化所取得的进展和成绩,并表示促进会要给予支持,联合有关方面举办大活动,扩大影响力,赢得全场热烈喝彩和掌声!与会观礼领导嘉宾赞不绝口、好评如潮,为活动专款定制的“慕轼”红围巾大受欢迎,茶点、糕团、水果等供品分享一空,嘉宾们有的携书交流,有的相谈甚欢,还有的探讨合作的可能,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