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百戏不是分茶

彭克荣 2025-03-28 18:35:01

分茶不属“茶百戏”。

一,时代不同。

1,茶百戏出现在五代十国。

文史出处:五代十国(公元891~979)有陶谷(公元970年前)记载: ”近世有下汤运匕,別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但须臾即就散灭,此茶之变也,谓茶百戏。”

茶首戏:汤纹水脉自然成像,纤巧如画。

2,分茶原于宋徽宗“布茶”,流行于南宋时期,记载于《武林旧事》,收录于《中国百戏史话》。

分茶:信手拈来。

二,茶百戏原理:

唐 陆羽 《茶经·五之煮》:“凡酌,置诸盌,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从沬至饽,从饽至花,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是一个一盏茶汤从茶汤到乳花的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乳交融,会出现水乳交融奇观,一条,甚至多条水乳交融线隨着外力的变化,时隐时现,构成一幅须臾散灭而隨时出现的图案,产生汤纹水脉之茶变之变的百戏现象。

茶百戏:自然成像,纤巧如画。

因此,茶百戏是在煮茶,点茶,泡茶过程中,以及在分茶时,茶汤在外力作用下,使茶叶内含物某些物质在状态和形态上发生变化,是在茶汤的沬……饽……花变化过程中汤纹水脉产生须臾散灭茶变之变的物理变化现象。

茶百戏:自然成像,纤巧如画。

三,分茶原理:

“分茶”一词最早作为动词出现在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说:“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但这里的“分茶”的意思是“把茶分给客人”,作动词用。

动词“分茶”茶。

分茶一词作为名词,是出现在南宋时期陆游、杨万里等文人墨客的诗句里,所描述的是一种杂耍技巧,

分茶:信手拈来,杂耍技巧。

分茶:杂耍技巧,信手拈来。

在南宋时期,出现了专业的点茶茶师,穿街走巷,肩挑身背行囊,专业点茶,同时代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中动态悬手点茶,1186年《罗汉供茶图》中多人行走式动态悬手点茶记录了这些场景。溶入杂耍技巧的“分茶”记载于《武林旧事》,收录于《中国百戏史话》。

作者在南宋御街向市民演示分茶。

茶百戏是“匕箸”击拂茶汤过程中汤花变幻的自然现象。

汤纹水脉在变幻之中。

汤纹水脉在变幻之中。

分茶是一种杂耍技巧,是由于盏体、液体和沫饽三者密度和比重的差异在运动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作用使汤花出现的瞬间变幻。

自然下落过程中盏面的物理变化。

四,茶百戏和分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文史记载上出现差距一百五十余年,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产物。茶百戏出现在五代十国,分茶出现在南宋。

所以,茶百戏和分茶不可以混为一谈。传承历史文化,必须遵循“以史记物,以物证史”,复原历史的真像。

本文作者: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