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酷东线:1942年初苏军已损失200万人,多数士兵作战经验不足3周

凯撒谈兵 2023-08-09 20:47:47

自1941年春季以来,红军空军努力在苏联西部边境附近建立一张密集的战役级机场网。

战争爆发时,这个项目尚未完成,导致大批飞机挤在那些没有完工的机场上,这为德国空军力量提供了唾手可得的目标。

向新国境线靠前部署的不仅仅是地面和空中力量,还包括补给仓库、油料储备和动员物资。

战争开始后,这一切几乎损失殆尽。道路、轨道、桥梁、部队营房等都在大规模扩建,可苏联人没有建立防御战争不可或缺的后向交通线或指挥中心。

同样,沿旧国境线加强防御工事的一切工作暂停,部分相关设施还被拆除。而在立陶宛和被吞并的波兰、罗马尼亚地区,沿新国境线进行的大规模工事修筑工作只取得了缓慢的进展。

换句话说,红军发现自己处在一种不确定状态,既不打算进攻,也没有准备防御。

上述段落还隐含这样一个事实:斯大林和他的助手都不想在苏联国土上从事战争。只要战争爆发,红军就会根据苏联的军事学说立即向前挺进,积极进入德国人控制的地区。

近年来,修正主义历史学家把红军这些明显具有进攻倾向的部署列为苏联准备发动侵略战争的证据,说明苏联自30年代初以来一直准备进攻西方国家。

但看上去更有可能的是,无论苏联人30年代制定了什么计划,1940/1941年时,他们只是在为抵抗即将砸向自己的猛烈打击而竭力准备军队 。

预防战争还是先发制人,到底是谁准备进攻呢?这实在是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但在此之前,有必要先仔细看看“巴巴罗萨”行动前夕的苏联武装力量,再深入研究一下德国入侵前红军的最终计划和准备工作。

“6月对整个北欧来说是一个特殊月份。”凯瑟琳.梅里戴尔在她出色的红军士兵社会史中如是说。

她还在书中沉思道:在俄国欧洲部分和乌克兰,它是神奇的。对冬天难熬的黑夜和冰雪几乎已毫无记忆,春季的泥泞和雨水也得到原谅。基辅著名的栗子树开花了,同样盛开的还有莫斯科的紫丁香,雅尔塔的犹大树。这个月属于牡丹和绿柳,而在北方,这个月充斥着白夜。

对1941年的红军将士们来说,“神奇”的6月会让他们的屈辱和失败达到顶峰,他们要面对的是一部希特勒入侵大军以坦克、火炮、战机构筑,以条顿人进行精密控制的死亡绞肉机。

到1942年年初,已有200多万苏军将士阵亡,其中大多是传统步兵师的普通步兵,1941年,这些步兵师约占苏联兵力编成的65%。

苏军步兵身穿橄榄绿军装,一贯缺乏食物和急救包,并且装备低劣、领导不力,是严格执行纪律的群体,阵亡或残废前,他们持续执行前线勤务的时间平均不到三周。

情况本来不该如此。

苏联军队1939年9月占领波兰东部时表现拙劣, 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期间也严重受挫,但最重要的可能是受到德国国防军1940年春季在西方赢得的惊人胜利的刺激,因此苏联人“着手实施一项紧急方案,意图振兴其武装力量”。

随之而来的革新,以国防人民委员S.K.铁木辛哥的名字命名,几乎对红军的每个方面都造成了影响。

在革新过程中,他们努力扩充步兵力量并使其实现现代化,1941年4月采用了一种新步兵师编制,其目的是替代原先和平时期的两种师级兵力配备(6000人和1.2万人)。

他们增加了步兵力量,并且通过加强炮兵来增强火力,同时改善了反坦克和防空武器,另外还增添了一个轻型坦克营。

革新后的步兵师编有3个步兵团和2个炮兵团(1个加农炮兵团、1个榴弹炮兵团),外加侦察营、反坦克炮兵营、高射炮兵营、工程兵营、通信兵营和坦克营。

从理论上讲,新师拥有14483人、78门火炮(50毫米以上)、 150门迫击炮(50、82、120毫米)、54门45毫米反坦克炮、12门高射炮、 16辆轻型坦克、13辆装甲车、558辆汽车和300匹马。

但在1941年6月,大多数步兵师在兵力(平均8000~10000人或更少)、火力和后勤保障方面远远没有达到编制表的要求。

最严重的缺陷在摩托化上,由于新生产的一切车辆必须用于大规模扩充的机械化军,每个步兵师得到的卡车仅为规定数量的10%~25%。

后来,几乎每个前线指挥员都把6月份的后撤迅速沦为溃逃的原因归咎于缺乏汽车运输。步兵在战场上的表现也因为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步枪而受到了不利影响。

总之,1941年的苏军步兵师缺乏人员、武器、装备、运输车辆和通信设备、后勤保障——换句话说,几乎什么都缺——同时也反映出部队和指挥员在训练方面的弱点。

据已故的苏德战争研究专家约翰.埃里克森说,战争初期的红军步兵师在兵力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实际兵力仅相当于一个德国满编步兵师的三分之一。

这种弱点“造成兵力不足,并预示着苏联的迅速失败”!

0 阅读:183
凯撒谈兵

凯撒谈兵

聚焦沙场,漫谈兵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