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结节这样的东西与痰湿有关,痰湿又与脾胃有关。中医说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但这个痰湿非一般痰湿,而是比较顽固的痰核,痰柱。
首先说,对于结节,该有的关注一点都不能少,但是过分担心完全没必要,因为大部分的结节都是良性的。
那么,身体为什么会长这些东西?
在中医看来,结节是身体里的痰湿、瘀血相互裹挟而成。生活水平好了,压力反而大了,导致现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点痰,有点瘀,有了痰瘀不怕,及时消解掉就好了,怕就怕你没有发现,这些痰湿瘀血啊越聚越多,一开始还只是一盘散沙,到后面两团邪气一碰面,既然目标一致,干脆结盟吧,于是痰瘀互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面团一样,越滚越大,到了这一步,说明敌人已经开始有组织有预谋的攻城略地了,当它们攻到脖子,就叫甲状腺结节;攻到乳房,就叫乳腺结节;攻到肺部,就叫肺结节。
所以为什么中医总是在跟你反复强调,治病第一招,心态要好,因为人在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气血也会凝聚在一起,也就是说,结节这种东西,你越盯着它,想着它,念着它,这些痰湿瘀血啊就越集中在那里散不开。
用中药方来消肺结节,国医大师邓铁涛邓老有一张不错的验方,今日特拿来与大家分享。方药如下:
消散肺结节
组成:党参15克、生黄芪15克、怀山药15克、生龙骨15克、玄参15克、生牡蛎15克、丹参9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知母15克。
——此方来源:国医大师邓铁涛
上文说了,结节是身体里多出来的有形的物质,简单来说,它就是一个包块,里面包裹着痰湿和瘀血。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汤圆,怎么把这个汤圆消融掉呢?
第一步,就是把最外面的那层皮儿给它破开。
玄参和牡蛎都带有一点儿咸味,咸味的药物最擅长软坚散结。玄参和牡蛎是中医常用的一组经典药对,很多治结节的方子中都有它们两个的身影。尤其是牡蛎,牡蛎长在海里,吸收了海水的咸味,软坚散结的力道更是不可小觑。
古书上记载,说有一个人脖子上长了些疙疙瘩瘩的东西,放到今天来看,相当于结节结核一类,这个人家境贫寒,喝不起汤药,郎中见他以打渔为生,就让他把捕回来的牡蛎研成粉末,拌在粥里吃,连吃了三个月,这人脖子上的东西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第二步,把馅料消融掉,就是把痰湿和瘀血揉碎,然后排出去。
龙骨可以从上往下把痰湿往下顺,因为它可以降气。痰湿不过是身体里的一团败浊,就像自然界的一潭死水,它是怎么到处游走的?靠的就是身体里的那股气。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稍微动一下怒,就觉得喉咙里梗梗的,好像有东西堵在那里,其实这就是中医所讲的怒则气上,气火上冲的同时把痰湿也带了过去。
丹参、三棱和莪术是活血化瘀的。身体里的气血板结的就像冬日里得不到太阳照射的冻土一样,那土地硬邦邦的,自然也长不好庄稼,丹参再加上三棱和莪术,能够快速把瘀血破开,瘀血没有了,气血才能重新长出来。
丹参这味药主要的作用就是活血化瘀,用性寒的丹参配上性热的三七,打粉来喝,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三棱和莪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两个性子刚烈,属于破血逐瘀药里的猛将,普通的瘀血块属于散兵游勇,用丹参就可以,而一旦成结成核,就说明敌人的力量强大了,这个时候,必得用些气锐力猛的药物,应对起来,才能游刃有余,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那就是过后人容易虚。
所以邓老这里又用了党参、黄芪、山药来补充人体正气。就是把祛邪之药和扶正之药一起连用,一边攻一边补,在攻的同时又能及时补给,就好像古时候打仗一样,老话是怎么讲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饭都吃不饱怎么去打仗?
祛邪之药一进到体内,就相当于把身体当作了战场,这个时候,不仅要有进攻的,还要有运粮草的。否则攻到后面,邪气还没有除尽,身体反倒千疮百孔,虚的经不起一丁点儿折腾了。有了党参、黄芪和山药作为后备粮草,有它们去补给,补进来以后又能快速消化掉,不用担心会上火。
这个方子的用药思路颇有几分张锡纯的影子,张锡纯的理冲汤就是把三棱、莪术、党参、黄芪、山药,配在一起,最后再用点知母滋养一下阴液。
知母这味药特别厉害,不仅能滋脏腑之阴,就连骨蒸潮热都能平息掉,所谓骨蒸潮热,就是说身体里阴分特别少的时候,会感觉骨头里都在发热。
气血瘀滞的久了也容易化热,知母可以在热火刚刚冒出一点儿苗头的时候给它扑掉。
这个方子怎么用呢?很简单,水煎服,分早晚两次服用,在服药的同时不要忘了放平心态,心态好,气血津液就能像泉涌一样,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如需用药,请咨询医生,也可以下载“家庭中医馆”APP,在线问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