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54岁的李明(化名)从成都开车往返攀枝花,两天时间开了1400公里。这趟“越野”行程,让他的右腿出现红肿、胀痛、皮肤发亮的症状,连走路都难。家属将他送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血管外科),医生检查后判断,这是因长时间开车导致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2月1日,李明和朋友相约,从成都自驾去攀枝花。当天,他们一口气开了9个小时到达,中途就去了一趟卫生间,短暂休息了十来分钟。2月2号,事情办完后,又从攀枝花回成都,中途因为疲惫休息了一个小时。一天后,李明就感觉右腿的大腿根部到踝关节都胀痛,他以为是大腿肌肉拉伤,想着休息一下就能好。但没想到,胀痛的情况越来越明显,右腿比左腿要粗3厘米,皮肤发亮、走路艰难。感觉不对劲,2月10日,家属才赶紧将李明送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普外(血管外科)医生在听了李明的描述并查体后,立即为他安排血管超声检查。果不其然,李明的右腿患上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必须要手术取出血栓。
普外(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姚佐懿介绍,每年大假后都会收到因长时间站或坐引发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比如长时间坐飞机、开车、打麻将等等。这种久坐久站后,有的人会立即出现血栓症状,有的人则会在几天后才出现,这跟血栓的形成时间、个人的个体感受等有关系。
医生提醒:长途旅行时,要注意适当休息,做一下腿部的勾拉动作,促进血液循环。如果出现单侧腿胀痛、肿大等情况,最好到医院检查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严重的情况下,下肢深静脉血栓可能导致截肢,也可能导致肺栓塞。

姚佐懿
简介:
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国际血管联盟中国分部(IUA-CC)血管修复与重建外科委员会委员,擅长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糖尿病足、内脏动脉及弓上动脉疾病、血液透析通路并发症等周围血管疾病腔内微创治疗。
擅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糖尿病足、内脏动脉及弓上动脉疾病、血液透析通路并发症等周围血管疾病腔内微创治疗。
文章来源: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四川名医编辑:汪俊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