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五幸:陕西文坛一点红
一一赵昌济老师的《初红文选》《初红诗选》读后感
当我捧起初红老师的《初红文选》和《初红诗选》时,心中满是期待与敬意,还有感慨多多。
我与初红老师相识在2018年的陕西乡村文化群,虽一直未曾谋面,但他给我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在年青时就常读他的作品,生动活泼,语言俏皮,文字干净,是个追逐梦想的教书先生。是他介绍我当年加入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而会员证因我没空去取,姗姗来迟至今年4月在洋县开“五代会"见面才交与我手中。“五幸,书不多了,专门给你带了我的两本书”。我,一个名不见经传、仅有初中文化的文学爱好者,能得到老师如此厚爱,诚惶诚恐,的确是有点受宠若惊的小激动,老师能瞧起我这一草根,让我对赵昌济老师多了一份尊重和敬意。
初红,原名赵昌济, 陕西户县人。196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于户县一中,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称号。是陕西作家协会会员,陕西音乐文学学会会员,陕西教育学会会员。曾任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秘书长,户县作协副主席,画乡诗社副社长。现为陕西农民诗歌学会名誉会长,画乡诗社名誉社长。在媒体发表诗歌900多首,散文100多篇,评论100多篇,出版《初红诗选》、《初红文选》。作品多次获奖,选入《中国当代诗人代表作》、《中国当代歌词选》等书。主编《陕西当代乡土诗选》、《陕西农民诗歌六十年》等书。传略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诗人大辞典》。
在我心中,初红老师一直是文学领域大神般的存在。他作为陕西省政府的高级教师,在文学上成就斐然。他的诗歌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巧妙融合,读来令人耳目一新,让我对他充满了崇拜之情。2022年,我出版《灞上烟火》《灞上人家》《灞上放歌》三部文集前,想请他写序。初红老师告知我他手上事多,难以抽身,怕耽误事,并向我热心的推荐洪庆文化协会路桄畅会长,说“那小伙实诚,文字好,序由他写,没问题”。灞上文集开座谈会,初红老师本来要前来参加,谁料与铜川市文联为郭建民老师文学馆开馆的日子撞车。初红老师为此向灞上文集座谈会发来贺信:“喜闻我会会员、农民作家高五幸召开新书座谈会,我代表陕西农民诗歌学会,表示热烈的祝贺!灵芝在深山,佳作在民间。高五幸扎根灞河畔,胸怀文学梦,高奏主旋律,谱写三部曲。这是灞桥的骄傲,是西安的骄傲,是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的骄傲!
希望高五幸继续践行《讲话》精神,永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与时代同行,挥生花妙笔,写出更好的作品,为繁荣和发展陕西乡土文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初红
2022年5月20日”
认真拜读着《初红文选》《初红诗选》这两本书,联想到和老师未谋过面的神往,我更是被初红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出类拔萃的文学才华所折服。他刚正不阿,敢于尖锐地指出社会现象,如《初红文选》中,针对评委与领导在作品评选时的座次安排这一细节,展现出他一身正气、嫉恶如仇的品质。初红老师写的“春蚕”诗,在上世纪九十年初《西安晚报》上我就读过,有点印象,现在慢读细品,别有洞天:“一片,两片,三片,你默默地吃着普通的桑叶,不慕灯红酒,甘于宁静淡泊,虽然没有筋骨,
信念像高山一样坚定;虽然体态很小,胸怀像大海一样广阔。
一根,两根,三根,你默默地吐着,缠绵的情丝,吐尽全部心血,自缚于小小茧壳,可是,羽化之志难缚,
腾飞之梦难缚,终于,你超越自我,破壁而去,把新的生活道路开拓”!
简洁明快,廖廖数笔,初红老师就将春蚕的形象和精神跃然纸上,我想大概于他教书育人的园丁职业有关联,写出了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奉献精神。诗自校园,诗出教师,因此接地气,有意境,有味道,充满了感染力和力量,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美好,知道教师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辛苦。
《初红文选》分两卷:散文卷和评论卷。散文卷,包括社会纪实、艺海拾贝、校园写真、家庭港湾、往事如歌、人在旅途六个板块。评论卷,包括人生絮语、教育观察、语文教学、诗海扬帆、艺林折枝五个板块。由著名作家陈忠实题写书名。著名作家、原陕西杂文学会会长毛绮作序,著名文艺评论家、陕西省社科院研究员王西平为评论卷写序。而《初红诗选》则分诗歌和歌词两卷。诗歌卷选入200首作品,以内容为序,分九个部分。歌词卷选入100首作品,以时间为序,还是著名作家陈忠实题写书名。著名文艺评论家、陕西作家协会文学院院长常智奇为诗歌卷作序,著名诗人、词作家、陕西省音乐文学学会主席党永庵为歌词卷作序,著名词曲作家、西安市音乐家协会主席牧江题词,以祝贺新书出版发行。
眼前《初红文选》《初红诗选》两本厚厚的书,是赵昌济老师心血的结晶,是一个赤子献给党、献给祖国、献给家乡、献给校园的心声。看到陈忠实、毛绮、常智奇、党永庵等多位大家的对初红老师的高雅评论,深以为然,感觉合适,是对老师为人和作品的认可和肯定。而作为我,对老师的大作只有拜读学习,从中汲取其创作的门道、品其文章里的味道、跟着老师脚步走,如何去“上道”。
在文化圈子中,初红的名字已经“万花丛中一点红”,无人不晓。他热爱文学艺术创作,硕果累累;热衷于群众文化事业,让陕西省农民诗歌学会旗帜高高飘扬;热心发现文学新人,培养的桃李满天下。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有名望且时间宝贵的初红老师身上显得尤为赢人而可贵。
初红老师的作品和为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书让我开卷有益,受益匪浅,也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有了前行的灯塔,有了更多的思考和追求。我期待能从他的作品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不断提升自己,回报老师的厚爱。
文此,衷心祝愿初红老师的生活充满阳光,晚年健康快乐永相随,在文学的殿堂里永远闪耀着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