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温儒敏主动回应人教版语文教材编写问题,再次引起热心网友的热议。
温儒敏是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总主编。这套教材从2017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投入使用,并且改变了之前的“一纲多本”现象,全国统一使用这一本教材。可见各方面对这本教材是给予了相当的重视程度的。
在这一教材之前使用的是2001年的版本。
2001年的版本
在最新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中出现了署名为金子美铃的日本诗人的一首诗。这也是人教版教材首次出现这名诗人的诗。
我们可以统计一下,目前使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收有32首诗歌,二年级下册中收有五首诗歌,其中就包括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一个接一个》。
金子美铃
其它四首诗歌是:《我多想去看看》(作者王宝柱)、《怎么都快乐》(作者任溶溶)、《夜色》(作者柯岩)、 《荷叶圆圆》(作者胡木仁)。
我们再看一下上一版本也就是2001年版的一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收有四首诗。
分别为:《柳树醒了》(作者雪兵)、《看电视》(作者浦华清)、《两只鸟蛋》(作者未署名)、《快乐的节日》(作者管桦)。
我们注意一下,新版教材与旧版的诗歌是完全不同的,而旧版里描写小学生生活的诗歌《快乐的节日》,对应的是被日本女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代替。
我们先看一下《快乐的节日》这一篇课文:
可以说通篇充满着快乐、积极、向上的情绪。但是,这篇课文从新版小学教材里消失了,然后出现了日本诗人金子美铃的童谣《一个接一个》。
我们看一看这首童谣写的是什么:
月夜,正玩着踩影子,
就听大人叫着:“快回家睡觉!”
唉,我好想再多玩一会儿啊。
不过,回家睡着了,
倒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梦呢!
正做着好梦,
又听见大人在叫:“该起床上学啦!”
唉,要是不上学就好了。
不过,去了学校,
就能见到小伙伴,多么开心哪!
正和小伙伴们玩着跳房子,
操场上却响起了上课铃声。
唉,要是没有上课铃就好了。
不过,听老师讲故事,
也是很快乐很有趣的呀!
别的孩子也是这样吗?
也像我一样,这么想吗?
金子美铃只活了短短的27年,她的死亡,是她服用了安眠药。
在国内的小学生辅导教材上,都称金子美铃的童谣“纯净、清新、美好,能给人温暖,给人力量,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事实上,这仅仅看到了金子美铃的一个角度,而她的诗歌中,还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死亡意识,这才是让人感到惊心的地方。
我们不妨找一段学者的论文。这是周先荣、张卫娣撰写的论文《日本昭和童谣巨星金子美玲的诗歌浅析》中的分析:
——金子美玲的诗歌“也隐藏了巨大的孤独和悲伤,通过这些诗句,暗示了其自身最后的人生走向,甚至有意无意在很多作品中泄露了自杀的意图。毫无疑问,金子美铃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她借童谣断言了自己不幸的一生,表达了希望早日解脱的心愿,并在最后,选择了自杀这个极端的方式与现世诀别,走向了那个清净的没有苦难的彼岸。”
该论文分析道:“为了生存,为了生活,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抱有这样的孤独和悲哀。但是有时候它是那么沉重,远远超越了生命所能承载的极限。这时候,死亡是一种解脱,比存活显得容易。通过自杀,她获得了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安宁,永恒的幸福。”
这种分析,实际上带有某种误区,不能因为一位名人的自杀,就把她的自杀赋予如此美妙的称誉:“获得了永恒的解脱,永恒的安宁,永恒的幸福”。
这种对归宿的诱导,很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对儿童心灵的负向的诱引作用。
实际上,我们注意一下金子美铃的诗歌,会发现很多作品会带着一种对死亡的泰然的接受与美好的遐想的潜在意识。
我们看一下这首诗:
《茧与墓》
蚕钻进了
茧里
那个,狭窄的
茧里
可是,蚕
应该感到快乐
因为可以变成蝴蝶
飞出去
人钻进了
墓里
那个,黑黑的、寂寂的
墓里
可是,好孩子
会变成带翅膀的天使
飞出去
这首诗带有金子美铃童谣的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她往往在面对生活中的不堪的时候,往往是退后一步,全盘接受,然后反弹回来,但是这种反弹不过是无奈的接受。
在《茧与墓》中,实际上喻示了生命的终结,是人生的悲哀,但是作者笔调一转,从这一个极黑暗的层面,产生了一种反弹的联想,就是死去的生命,化作了“带翅膀的天使”,超越死亡,从而牟取了金子美铃式的诗意。
这种对死亡的转化,在金子美铃的童谣中以一种直接转化的手法呈现出来,让彼岸与此生无隔断地衔接在一起,会对儿童心理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影响,有识之士可以去加以分析。
《茧与墓》里的跌入人生的最低点的低谷、然后反弹出去的构思技巧,在被选入一年级下册的课文《一个接一个》里也得到了类似的表达。
《一个接一个》里,小孩子不喜欢睡觉、不喜欢上学、不喜欢上课铃声,都是一种负面的情绪,如同《茧与墓》里的死亡低谷一样,金子美铃采取的反弹出去的办法,就是忍受这一切,转而寻找精神的解脱办法。
其实,金子美铃的自杀取向,也与她的这种内心心态有关,当生命的重压压向自己的时候,她隐忍着作出退却,当退无可退的时候,她用一种超现实的幻想,来完成这种自我安慰。
金子美铃为什么会走入中国的小学课本?
金子美铃死于1930年,时年27岁。她的死亡是她的最后一件作品。但是,很长时间,她的童谣湮没无闻,几乎消失在日本的文学史中。直到1984年才被人发掘出来,之后,进入了日本小学课本。
也就是说,金子美铃在日本也是很长一段时间忍受着无声的寂寞,直到1984年,才重新被发现,走进了日本小学课本,也被人们广泛诵读。
由此看出,中国小学教材引入金子美铃的童谣,是受到日本小学教材的影响。
但问题是,为什么金子美铃会在1984年被日本人重新发现了呢?
我们可以找到研究者对此的心理剖析。
在王净晶的硕士论文《金子美铃童谣诗创作研究》中,对此有着具体的剖析。论文认为:
——金子美铃的童谣诗具有明显的“神灵”意识,它不仅在诗人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一定程度上还决定诗人的情感态度和创作风格。
其实,金子美铃童谣诗中的“神灵”是有迹可循的,它源于对日本人的思维和行事影响深远的传统宗教神道教。……此后一直到二战结束,军国主义掌权下的日本在国家神道教的蛊惑下,发动了数次侵略战争。战后,美国颁布《神道指令》,不再承认天皇的神权地位,自此,日本民众开始重新反思披着宗教外衣下的军国主义立场,并对战争产生了一种厌倦情绪,他们从精神上逐渐回归原始的神道信仰。而二十世纪初出生的诗人金子美铃,她的童谣返璞归真,带有鲜明的“神灵”意识,伴随着大正童谣运动的短暂辉煌和几十年的沉寂,1984 年,当她的童谣重现于世时,恰恰迎合此时具有一种普遍失落感的民族氛围,在抚慰人心和反思历史的情感中显示出一种无形的力量。——
论文分析得很明白,金子美铃在日本的走红,有着慰藉二战之后日本民众心理的需要。而这种心理,中国人是不存在的。日本课文中,用金子美铃的童谣来接榫上日本的宗教意识,而我们中国人把这种慰藉拿过来,给我们中国的儿童阅读,是否合适,专家学者可以深入讨论。
关于金子美铃的身世中,我们还会看到一段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很不友好的刺眼的经历,当然她是无辜的,因为这毕竟是她父辈的经历。
在《金子美铃物语》(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中,对金子美铃父亲之死有一段记载:
——后来就让小照(金子美铃的小名)的父亲庄之助去中国营口担任这一职务(书店业务)。和蔼可亲的父亲远走他乡,剩下的一家人相互扶持,日日思念着远方的亲人,然而不久之后,一个噩耗传来。
庄之助在营口被人杀害了。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得了对满州的控制权,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反日情绪也日益高涨。在国内时局不稳定的情况下,书店就被看作是日本文化输入的象征。明治三十九年(一九O六年),庄之助在营口的永世街遇袭身亡。
那时,小照刚满三岁。——
这段记载说得明白,金子美铃的父亲死于中国,是被人杀害的,是谁杀害的?目前的资料语焉不详。
从金子美铃的父亲来到中国的时间线来看,正是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发起的新一轮对中国的侵略潮。
据董俊主编的《辽宁图书发行点1840-1985》(辽宁省新华书店版)记载:
——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俄战争后,日本人相继在抚顺、营口、安东、大连开设书店,销售日文书刊。民国五年至民国二十年(1916--1931)大连日本人开设的书店增加到20家,并于民国九年(1920)设立了“东亚图书株式会社”,主管图书买卖和图书出版。民国二十年(1931)9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开设的书店急剧增加。——
可见日本人到中国开书店,目的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的文化侵略,用日本书籍,来洗脑被侵占地生活着的中国人。
我们再在谷胜军主编的“《满洲日日新闻》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一书中摘录一段相关背景:
——可见,日俄战争之后,文权政治取代武权政治在日本对华舆论宣传、转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日本早期“大陆政策”文治的中心思想,其关键理论主体是所谓的应该将文化传播、殖民教育放在首位,以“应该感恩”的论调来蒙蔽东北人民,这是当时日本人开发营口、办报的主要意图。——
这里可以看出,当时金子美铃的父亲来到中国,不过是日本早期“大陆政策”文治思想推动的一个棋子,不管他是自觉不自觉,都无法摆脱这样的定性。
金子美铃的父亲这段历史,显然对于中国人来说太过刺眼,所以在另一些介绍金子美铃的简历中,就竭力模糊这一段经历,说金子美铃的父亲死于生病,更像是一种有意的遮遮掩掩。
而金子美铃的一些诗也能读到意在言外的意思。下面是金子美铃所写的《如果我是男孩》:
如果我是男孩,
我要把世界上的海当作我的家,
我要成为那传说中的海盗。
把船儿涂成大海的颜色,
架起天空色的船帆,
无论走到哪儿,都不让别人发现。
我要游遍广阔的海洋,
如果看到强国的船只,
我会骄傲地对它说:
“让我给你些海水尝尝吧。”
如果遇到弱国的船只,
我会温柔地对它说:
“伙伴们,一个一个地来,
告诉我你们国家的故事吧。”
可是,这样的恶作剧,
只有空闲的时候才能做,
我最重要的工作,
是把传说中的宝藏。
全部送回“古老”的国度,
去寻找那可恶的坏船。
当我找到那只坏船后,
我会非常巧妙地战胜它
然后把宝藏全部夺回来
隐身衣、魔法灯、
会唱歌的树、七里靴…
我把它们装满船舱,
扬起蓝色的风帆,
在广阔的蓝天之下,
在宁静的海面上,
驶向远方。
如果我是男孩,
我,真的想去。
这种夺回别人家宝藏的想法,对于一个中国儿童来说,会不会产生这样的诗意?
金子美铃的童谣《一个接一个》收入小学教材,如果一个孩子被好奇心激发,去追踪这个作者的人生经历与悲惨往事,我们该如何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与回答?这样的诗歌,真的适合中国的儿童阅读吗?
很明显是个精日分子,中国五千年文化大把诗人,为什么用日本人的诗作封面?日本人侵中国铁一般的事实,想慢慢洗白吗?
中国那么多诗词居然需要小日子过的不错的人的诗[笑着哭]滑天下之大稽
自己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积淀,非要学别人短短几百年的东西,这不是坑自己人吗?!!汉奸!!!
人教版主编是怎么想的
从小我们也读过白居易,知道凿壁偷光,背过锄禾日当午,如果孩子们感兴趣去了解这些人的故事和其他作品我们要怎么办?这比了解一个日本诗人容易而且更快?——有些时候,有警惕性是对的,但有的时候,不要过多联想。有没有人因为三岛由纪夫支持军国主义而把他的作品也禁了。
孩子这学期刚好学了这篇 一个接一个 还要求背诵 我第一次听孩子念这篇文章就有负面的感觉 有很大的无奈在里面 还想着怎么有这样的诗歌给孩子学 原来被渗透了…………
要现在小孩动不动就自杀呢,这都学了些什么?冰心的诗不好吗?这些编书的人,真的没没安好心!太可怕了
处心积虑啊,钱给的值
这篇一个接一个,之前看到课文的时候就觉得不喜欢,让人觉得挺不舒服的,但也不清楚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了,就是没有朝气,充满负能量和颓废感。
你们好搞笑哦,拿人钱财不得干活?也不看看咱姓中还是姓日,八格!
二鬼子比鬼子还可怕
我在家长群里说一个接一个这有问题还被怼了,啧啧,说充满童趣健康向上,还有教育意义,这个意义在哪儿,是晚睡晚起不上课吗[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真正健康向上的怕是没看过[得瑟][得瑟]
把积极向上的文章去掉而换上了这个,让这么小的孩子就对生活充满悲观和失望的情绪,这就是教材改革的目标吗?那些编辑是瞎了还是聋了?
杀人的心都有了,跳房子这个文章当初我辅导孩子时,要孩子背诵,对里面内容就感觉怪怪的,果不其然!其心可诛,其人可灭
日本工业管理可以!但文化绝对反对!选日文的肯定媚日而已!清除!
上纲上线,没觉得这首诗有什么问题。
全世界的诗词都比不过中国,为什么语文又称国语教材上是外国文化?
媚日
感觉这样的童谣一个个都像口水诗,以前小学课本里的比较有教育意义,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做支撑,现在课本里都是什么东西
之前困惑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多心里脆弱或其它原因导致自杀的,大家都把这个现象归结为学习压力大,家长教育方式有问题,学校的心理辅导不够,接触了不良信息等等,现在看来,孩子从小学这么压抑的内容,潜移默化的让他们的承受能力降低了!再来点外界刺激,真的容易崩溃!
温儒敏真的是毁了一代人呀!我女儿经常流露一些消极思想,我一直困惑是哪里来的,看到对这篇诗歌的分析,有点明白了?
这个诗本身没看出什么问题
五年级上册语文 也有一篇日本人的文章,四季之美,作者淸少纳言,主编 温儒敏 。
不用去追踪 就这篇文章就负面十足 当时孩子学到这一课还解释了很久 大面积否定家长 学校老师 末了给个很无奈的肯定 当时还和语文老师聊了现在课本里怎么会是这样的文章 老师也觉得学生微妙的变化 但又只能表示无奈
如果我以后有小孩,如果是这种教材,这学不上也罢自己教
小鸟在前面带路,小时候的歌曲啊,多好啊,为什么删除
问题是现在怎么处理,孩子还用着这套书呢
几千年文化传承,诗词歌赋千千万万,当代作家数不胜数,难道就选不出好的诗文????二战侵华血仇至今未报,先列尸骨尤在,却教我们的孩子去学强盗后代的诗文,居心何在??????
日精不少!把它们一个个揪出来,曝晒的同时也反思一下自己的大意吧!对一个好侵略的民族,我们不应该放松警惕!那是对自己有害的!
小学的没有必要去接触外国文化,纯粹教国学,这样才能才扬中国文化。
看日本奥运会开幕就知道日本文化不能随便引进,早期电视剧剧和动漫还是有点正能量,因为那时候正是他们经济大发展,人们都积极向上的多!
调查一下就知道这些人的小孩几乎没有读公立学校的,所以祸害的只是公立学校
什么臭毛病,诗人自杀他的诗就不能学了?那海子三毛的诗也不能看了是吧,杜甫是连病带饿死的,是不是太负能量也不能看了
精日精美分子以及描绘性和自杀的儿童作家都应该被封杀
朱自清老爸翻越月台都被喷违反交通规则的那个专家,请你告诉我,这个日本人的诗说不想上学,又宣传了什么!
我家这学就学了这个,考造句,要是……就……,她的句子就是要是不上学就好了,老师打了问好,她还不服气说书上就是这么写的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日本教育文化和思想就不应该出现在中华教育的书籍上,要出现也应该出现在勿忘国耻记录上
日本的你搞进来干啥呢?
童谣里写“要是不上学就好了“,明目张胆教唆小孩子不上学
为啥用小日子的文化,我只问这么多。
人教社各种敌特过来文化腐蚀祖国的花朵的,这次一定得连根拔起,否则后患无穷
我就说嘛,现在的课本怎么没有那股劲
中国几千年中出现了那么多优秀的诗人和诗词,难道不能从这些篇章中去选吗?非得要用一个日本三流诗人的作品?
小鬼子企图用充满小鬼子浓厚阴间的气息,来封印祸害我中华儿童朝气蓬勃成长的阳刚之气,实属阴毒啊!【充满小鬼子阴间气息的文章不移除,必对我华夏儿童成长不利!不破不立!】
虽然金子美铃自杀了,但是她的诗充满童趣。爱国并不代表我们的孩子不能接触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呀。像高尔基的小说,凡尔纳的小说,保罗艾克略的……,只要能给孩子们带来积极意义、正能量的优秀的作品,都值得阅读,也能拓宽孩子们的眼界。改句顾城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探索世界。
这篇文章写的不错
小孩读这篇文章还没想太多,看到日本两字服了!
一个接一个这首诗的确我在教孩子读的时候就觉得这篇选的非常不好,负面情绪很大对小孩有影响,当时想啥水平咋选这个啊啊啊啊?!
曹先生作品《芦花鞋》文笔十分精妙,尤其那句:"不是一般的好看,而是特别的好看!"寥寥数语,一双堪称艺术品的精致的芦花鞋形象跃然纸上,让人印象深刻。如此神来之笔,足可与我国著名语言大师岳云鹏先生比肩媲美!"我的天~~~哪!"不过我还是要替宋丹丹老师给你补上一句:怎么能叫特别的好看呢?那是相当的好看啊!
以为拿了美金,看来拿了日元。
作为语文老师,上这一课,除了认字写字,真不懂这表达啥意思?而且孩子们也不傻,道理早就明白了
文学不分国界
完了我家正好在上这本书
孝教材收录一个日本童谣,各种或明或暗的经费对于个人来说是巨大的,对国家和民族来说不可接受!
其实学这一课的时候我并没有多想,但是却担心孩子理解歪了,并稍微做点引导,踩影子确实好玩。但是太晚了就该回家睡觉了,晚上一群孩子在外面不安全,也许梦里还有更好玩的呢。玩是人的天性,大人也想玩,但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睡醒了有的是时间。上课铃响了就应该去上课的,老师也是马上放下手机带同学们一起上课的,老师讲的有些故事也确实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下课了玩,放学了还能玩。周末更是有大把的时间玩。
完蛋了
日本占我中华之心未死!警惕!警惕!
毒教材不处理好,国家危已。难怪现在崇洋媚外的越来越多,别忘了苏联是怎么解体的,历史在不断的重复上演。
真没看出这首有什么问题,挺真实的呀。我也很痛恨淫曹贼和吴,吕二鬼子。但也不愿看到这件事无限扩大化。我们恨的是那些用心险恶的人,并不是全世界。
严查
孩子不需要,$血腥资本植奴哲学需要呀!
真是无语了,孩子都学这个了,恨不得砍了这些人
这个课文有什么问题?充满童真和童趣,真实的小孩子就是这样的想法呀!哪里看出来有什么阴暗面了,不要为了吐槽而吐槽好吗?
这已经不是教育部的事了,希望国安司法介入。
我也看不懂这一课说的是什么鬼,以为我文化不行[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最可怕的是这首歌要全部背诵。我孩子还说不好的一样,好的没有。
人到中晚年,人生的格局应该处于战略收缩阶段却因为原因种种而不甘心的时候,可以读一读这些别样智慧的诗。但是学生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积极向上的东西多一点更好,早早的偃旗息鼓应该说不合时宜。
非常不适合中国孩子!!!中国小孩应该从学弟子规和三字经开始。弟子规和三字经是中国人行事准则的一个大纲,能激发孩子的自学和钻研的性格!
这首诗本身我觉得很贴近学生事迹,写的确实就是孩子们生活中正在遇到的事,不能一杆子打死,你说她其他的文学作品悲观厌世,我也觉得举的例子不太好,但是就像一个导演的作品有优秀片有大烂片,不能因为有烂片就否认他的一切作品,就本身而言,我觉得这首诗没问题
处处都说要正能量,但是孩子们从小学的就是阴间文学,,,
突然间,我国多了一个叫淫民版社
会编教材的人真多[点赞]署名都署不过来。 以后都不要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海子活着时,私生活一团糟,又是杀了妻子后再自杀。
没人管系列。上头关系复杂不好查[得瑟]
文化入侵真可怕
文化汉奸何其多
老师要求小孩背书。我录视频,他一边读我一边想,这都是什么鬼?!!!!我记得我小学一二年级有公鸡公鸡真美丽,乌鸦喝水之类等很有童趣的课文,那有这种东一耙西一锄的玩意?絮我文化低不懂欣赏这些所谓诗歌[流鼻涕]
有什么不合适的,孔融还有父母无恩论
仔细读一下,这首诗有一点积极向上的地方吗,那种退缩,妥协,妥协之后的自我安慰真的适合交教给孩子吗?等孩子们一次次妥协之后,得不到他预期的结果,孩子们会走向何处
中国很多经典的散文诗为何用日本的?最近几年精日分子都这么疯狂吗?
这个什么一个接一个怎么啦?小孩学这个不是朗朗上口,
泱泱五千年,从古诗到现代诗,各种题材应有尽有。难道真的要忘记先贤,忘记自己的文化,崇尚别国文化是很可怕。
这特么是有多亲日呀!说句心里话,金子美铃的诗属于那种忧郁的伤感的,对于成年人的诗人来谦,也许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是绝对不适合孩子们去学,孩子们需要的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他们的心就是春日亮丽的阳光,清澈明朗,容不得半点阴霾。人教版那些疯子,真特么太狠了,怎么舍得向这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下手!
孩子一年级 每次读这篇课文的时候 总感觉有淡淡的无奈和悲伤 然后告诉我 我多想不上学啊……
唉,不严打严查狠杀一批,什么时候跪地开门都不用惊讶了
个人觉得孩子学习并没有错,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外国文学也有好的,说来说去不是文化的差异,也不是崇洋媚外,而是为什么能把负能量的东西带到课本
诗歌内容其实没问题的。我是语文老师,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在生活中真实存在,我教育孩子遇到负面情绪换一个角度思考,往往能带给人快乐,如果你能这样转换,你就是一个乐观的人,乐观的人最优秀!
严查
病了不知有医生治吗?
中国上下五千年不够学的吗?
锄奸还得看人民群众!!
天哪!《一个接一个》这篇文章老师让背,还仿写例句!!
古之不因人废言,说来容易做来难。
鲁迅,朱自清,冰心都去哪里了?
和平演变都到这个进度了
没病吧没病吧?这内容哪里不行了?照这么说已经不在的作者都不能用作品是吧?
我能说吗?小时候还学过郭沫若的诗和文章呢??还学过孔融呢。你还看一生。就事论事就行
合适啊,怎么不合适?你看看他们对最可爱的人是怎么评价的?你就觉得是多么的合适。还是保留现在的版本,继续下去。代代相传。[笑着哭][笑着哭]
孩子刚六年级毕业,怎么办,受毒害这么多年了,唉[笑着哭]
我打算马上买一整套苏教版带娃在家自学,把人教版误导了五年的三观给矫正回来
换教材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