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的《王羲之轶事卷》像一场跨越时空的笔尖对谈。当松雪道人的行草墨迹流淌于纸端,王羲之的传奇故事便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化作笔锋的跳跃与墨色的呼吸。卷中“竹扇题字”一节的运笔尤为精妙:书写“王右军”三字时,赵孟頫以尖锋起笔,提按间暗合王羲之当年挥毫的洒脱,枯笔飞白处似能听见老妪竹扇售罄时的惊喜低呼。
这种“以书释典”的创作,实则是赵孟頫对晋唐笔法的深度解构。他在“张翼仿书”段落中,故意让墨色从饱满渐转枯涩,仿佛重现王羲之察觉字迹非己出时的错愕与叹息。
而“换鹅写经”部分的结字突然舒展,线条如白鹅曲颈般优雅,既是对王羲之爱鹅典故的致敬,亦是对“书画同源”理念的无声诠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灯光下,这幅长卷的题跋墨色已沉淀七百年,却仍能窥见赵孟頫临池时腕底的风雷——那是复古派宗师与书圣隔空击掌的余响。
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删。
临走前,“艺术圈”这些值得一读的美文还请您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