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第十五回,曹雪芹借着秦可卿的丧礼,插入了一个“红楼番外篇”,讲述了一位奇女子张金哥小姐的悲剧,故而此回章回名为“王熙凤弄权铁槛寺”,盖因这场悲剧,因王熙凤弄权而起。
有意思的是,曹雪芹写张金哥的悲剧,写得十分隐晦,正所谓“五尺墙头遮不得,留将一半与人看”,正因为遮盖了一半,致使一些论者在分析张金哥的悲剧时,产生了误解的现象。
王熙凤弄权铁槛寺
比如台湾学者欧丽娟女士,在其作《大观红楼》第十章“王熙凤论”中,就针对张金哥的悲剧结局,认为此事与凤姐并无太大关系,她认为:
以张金哥的自尽而言,第十五回写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上了张大财主之女金哥,但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之公子的聘定,因此加以回绝,但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守备家却又误会张家,不但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又偏不许退定礼,张家无端受辱,也赌气偏要退定礼,而形成僵持局面。——《大观红楼》
因此上,欧丽娟女士认为,张金哥悲剧的原因在于:三家的婚姻纠葛充满了误会和赌气,一环接着一环都是由情绪化的不理性所扣结,家长必须承担最大的责任,即使凤姐没有介入,此事也很难善了。
可问题在于,这场婚姻悲剧当真是一场误会吗?
静虚老尼激将凤姐
不红君对此持否定意见,《红楼梦》这本书好就好在没有误会,今天许多影视剧中刻意塑造所谓的误会,以营造情节的跌宕起伏,实则经不起推敲。
譬如红楼第二十六回,林黛玉探访怡红院,被晴雯拒之门外,若按照今天某些编剧的做法,恐怕得营造一大堆误会,或许还要让黛玉、晴雯之间产生点矛盾,可曹雪芹就不这么写,这场矛盾在第二天就被解开了,宝黛两人几句闲聊,就将此事说清,两人欣然将这件事放下,黛玉事后也没有报复晴雯。
林黛玉被拒之门外
同样的,张金哥的悲剧中所谓的“误会”,实则是曹雪芹的春秋笔法,因为向王熙凤讲述事发经过的人,乃是张家委托的静虚老尼,我们来看原著中这位尼姑向凤姐的讲述:
老尼趁机说道:“只因当日我先在长安县内善才庵内出家的时节,那时有个施主姓张,是大财主。他有个女儿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庙里来进香,不想遇见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那李衙内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发人来求亲,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长安守备的公子的聘定。张家若退亲,又怕守备不依,因此说已有了人家。谁知李公子执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儿,张家正无计策,两处为难。不想守备家听了此言,也不管青红皂白,便来作践辱骂,说一个女儿许几家,偏不许退定礼,就打官司告状起来。那张家急了,只得着人上京来寻门路,赌气偏要退定礼。”——第十五回
故事的前半部分是合理的,到了后半部分明显存在漏洞,极有可能是静虚老尼编造的。
张金哥悬梁自缢
守备家不会无缘无故地向张家发难,尤其张家并没有悔婚,两家还是“准亲家”,守备如何认定张家“一女两嫁”?只要稍微登门询问一番,误会就会解开,根本没有发酵的空间。因此静虚老尼只说守备家误会张家,全然不提误在何处。
事实的真相是:张家父母自己想悔婚,相中了长安府府太爷的势力,想把女儿金哥嫁给李衙内,于是前往守备家退婚,守备大怒,执意不退,张家父母便来找门路,想要逼迫守备退婚,这才有了静虚老尼来找王熙凤的后文。
守备之子投河自尽
故而甲戌本第十五回此处,有一段批语写道:守备一闻便问,断无此理。此必是张家惧府尹之势,必先退定礼,守备方不从或有之。此时老尼,只欲与张家完事,故将此言遮饰,以便退亲,受张家之贿也。
对于这则小故事,曹雪芹把细节安排得极为到位。
长安府府尹是地方行政长官,几乎相当于今天的市长级别,守备则为武职,而且曹公特意强调是“原任长安守备”,既是“原任”,则目下当不在其位,故而张家父母贪图势力,想要悔婚。
王熙凤收银三千两
事实上,曹雪芹自己也承认这一点,所以在描写张金哥之死时,写的是:谁知那个张财主虽如此爱势贪财,却养了一个知义多情的女儿。明点张家贪势退婚。
庚辰本此处有批语写道:所谓老鸦窝里出凤凰,此女是在十二钗之外副者。表明张金哥也入了薄命司金陵十二钗,和香菱一样,位于副册。
宁荣两府贾家当年初代也是军功起家,故而书中提到焦大昔年曾跟着宁国公打仗,从死人堆里把太爷背回来,故而静虚老尼才会来求王熙凤,
王熙凤则冒充贾琏,一封书信送给长安节度使云光(亦是军事长官),长官相逼,守备之家也无可奈何,只能退婚,最终导致了张金哥、守备之子的爱情悲剧。
故甲戌本回前批语评价:幼儿小女之死,得情之正气,又为贪痴辈一针灸。凤姐恶迹多端,莫大于此件者,受赃婚以致人命。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因此上,欧丽娟女士在《大观红楼》之“王熙凤论”中,以此案为凤姐平反的观点,当是错误的,缺乏对文本情节的深刻洞察,此等红楼研究大家亦会犯此等错误,可见红楼解读之难,不红君解读红楼以来,也曾再三修正,乃至否定个人之前观点,探索红楼真意,当是一个曲折而又前进的过程,以此语与诸君共勉。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