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朋友来询问远志,说自己家里的老人自从半年前发现自己得了糖尿病之后,谨小慎微,不该吃的一律是碰都不碰,服药更是积极主动,从不落下一顿。半年过去了,血糖是控制住了,可人却是越来越瘦,成天无精打采的,胃口也是越发的变差。怎么降个血糖,最后反倒成了营养不良?
糖尿病是西医的说法,西医认为,我们体内的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是胰岛素不敏感而导致我们体内蛋白质、脂肪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其中,以血糖升高为主要标志。
所以,想要控制糖尿病,并不是一味的控糖,而是要把体内的代谢紊乱给纠正过来。
在古时候,没有血糖的概念,更没有胰岛素的说法,古人便称之为“消渴疾”。司马相如正是有史记载的消渴疾第一人,《史记》中就有记载,“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
而之所以把糖尿病称为消渴疾,主要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时常会有口渴的症状。这种口渴不同于普通的口渴,往往喝多少的水都不解渴。中医则认为,这主要是因为,你的身体缺的不是水,而是津液啊!
然而,津液在中医认知中,隶属于阴的范畴,是故,糖尿病大都属于阴虚。
有一个中成药,是滋阴的好手,它就是久负盛名的金匮肾气丸,其原方出自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金匮肾气丸:地黄、山药、酒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桂枝、附子、牛膝、盐车前子。
地黄,在古时候也叫地髓。
古人认为,地黄尽得大地的精髓,故而名之。
而地黄的药性也正是如此,地黄主入肾经,而肾位于人体的下焦,正如深深埋在土里的地黄一样。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地黄把肾精补足,以充实一身之阴液。
熟地
山药色白,入肺经,加之,山药为气阴双补之药材。因此,山药最善滋补的则是肺中的气机和阴液。
中医认为,肺主通调水道。山药充实了肺中的气机和阴液,肺脏自然有力道把一身的水道输布的有条不紊。
此外,肺主金,肾主水。举个简单的例子,肺金就像是天上的雨,而肾水则是潺潺不息的河流,雨水充足,落到河里,就能充实河流。中医则称之为金水相生。
山药
酒萸肉,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山茱萸。
山茱萸是为数不多的阴阳双补的要药。
大家可以去看,很多滋阴或是温阳的方子里都会加用一些药性相反的药材,即滋阴的方子里会加用一些温阳的药材,温阳的方子里也会加用一些滋阴的药材。中医认为,阴和阳不仅仅是对立的,还是互根互用的。因此,滋阴的方子里加用一些温阳的药材,滋阴的效果就会更佳,反之亦然。中医称之为阳中求阴。
此外,山茱萸的药性偏涩,具有收敛的作用。因此,山茱萸放在这里还可固涩住地黄、山药滋补的阴液。
至于将山茱萸酒制,则是为了让药性更入肝经血分。
山茱萸
我们讲,滋补的药材药性大都黏腻,黏腻的药性就容易阻碍脾胃的健运,容易生热化湿,因此,这里又用上了茯苓、泽泻和牡丹皮。
茯苓和泽泻主要是负责祛除湿邪的,它们味甘淡,尤善利水,可将体内的湿邪通过小便的方式排出体内。
茯苓
泽泻
不仅如此,泽泻和牡丹皮又是寒性的药材,可清泄身体中的郁火,须知,郁热乃生湿化痰的源头,把内热清泄掉了,也就阻断了痰湿的源头。
牡丹皮
我们讲,之所以血糖升高,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内分泌紊乱,导致身体内的血糖没有被充分利用,所以才会出现我们文章一开头所说的,人出现萎靡不振的症状。
桂枝、附子是辛热的药材,中医认为,阳气主温熙、推动。是故,桂枝、附子把阳气补足,让滋补的津液充分为人体所运用。
桂枝
附子
中医有句话,叫作因虚致瘀。说的是血虚久了,就容易出现瘀滞的问题。这就好比一条小河,没有了源源不断的流动性,河里的泥沙俱下,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出现淤堵的问题。
所以,大家可以去看,长期的糖尿病患者就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诸如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等,而这些并发症往往都是久病入络,血管中产生了瘀滞所致。
因此,这里用上了牛膝。
牛膝,主入肝经血分,功善活血化瘀。把经络里的血瘀一点一滴的化散掉,糖尿病的并发症就能得到改善。
牛膝
最后用上的盐车前子也是利尿祛湿的,而盐炙之后的车前子更入肾经,把肾中的湿与热以小便的形式排出,给邪以出路。
车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