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分红险,为什么不是首选?

小鱼测 2024-09-08 03:18:58

大鱼原创 第1245篇

选分红险一定绕不开选保险公司。

今天我们来聊分红险一定要选择大公司么,这个话题。

分红险为什么一定要选公司?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回顾下,分红险为什么要选公司,以及选择保险公司的基本逻辑。

我们知道普通型(传统型)保险收益完全确定,并且安全性有国家法律保证,承保公司的选择并不会对最终的保障和收益产生决定性影响,所以不少消费者选择传统型产品时,保险公司的选择可能会放到次要因素。

但分红险的收益会和保险公司本身的盈利情况挂钩,由保底+红利两部分组成,保险公司的盈利主要影响红利未来分配的多少,所以分红险一定是要结合对保险公司未来盈利和分红能力的预判而进行选择的。

盈利和分红从哪来?

保险产品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死差、费差、利差。逻辑是,当前收取保费,未来履约,需要提取准备金。每千元保费提取多少准备金,监管有一套严格精算规定,在保险种类、保险期限等相同的情况下,主要受疾病发生率、死亡发生率、退保率、投资收益率等因素的影响。每经过一定保险责任时期,比如一年后保险公司就要对这些假设与实际发生值进行比较分析。

如果实际发生值等于精算假设,保险公司获得产品开发时的精算假设利润;

如果实际发生值优于精算假设,就会获得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际利润高于精算假设利润;

如果实际发生值不及精算假设,就会出现死差损、费差损、利差损中的一种或几种,实际利润低于精算假设利润。

所以,如果从有利于未来保单实际收益的角度去挑选,那么核心是尽量选择更有可能产生死差益、费差益、利差益的公司。

“大公司”盈利更好,为什么分红险并非首选?

下面我们用大保险公司的一些数据,来分析一下。

“大公司”的标准,因人而异,考虑到顾及范围,“老七家”保险公司必然入选。另外,我又加了两家综合实力比较强和大家相对比较关心的公司,分别是阳光人寿和友邦人寿,这两家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并且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受众基础。

至于分红险,如果从未来收益出发选择产品,不一定首选这些“大公司”,主要原因有3点:

1、红利分配的决定性因素,投资收益率不一定高

我们现在看到的分红险的演示数据,都是只演示了假定投资收益率为4.5%时的利差带来的可分配盈余,按70%分配的红利。

(具体可戳:严监管下的分红险,实现率是否能达预期?)

来源:《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强化人身保险精算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 银保监办发〔2020〕6号

所以,投资收益率水平对实际红利分配至关重要。大部分公司决定分红险利差的分红账户的投资收益率比较难获取,我们可以参考保险公司整体的投资收益率数据。

可以看出,9家保险公司的净资产、年入保费规模都排名市场前茅,但近5年平均综合投资收益率在61家数据完整的保险公司中排名位于第2-51位(泰康第2),只有3家排在前20位。

说明投资收益率这项影响“利差”的关键因素,大公司整体没有绝对优势,投资收益率数值与公司规模不存在绝对相关性。

如果从有能获得更多“利差”红利的维度挑选,可以参考文章:投资收益率前20的公司,分红型增额寿哪款更优?

2、“大公司”的盈利中,有一部分并没有参与分红

利差不太靠得住,死差和费差呢?

各家公司死差和费差不容易直接获取,我们可以从一些相关数据侧面来看。其中一项就是打平收益率。

简单科普一下。‌‌打平收益率‌是衡量‌保险公司实现盈亏平衡点所需的投资收益率的指标,它反映了保险公司整体经营的盈亏平衡点。

打平收益率的计算逻辑基于保险公司利润来源于投资收益和承保收入,将保险公司费用和赔付打包作为支出项,当承保收入低于支出项时,需要投资收益来补偿,打平收益就是公司不亏钱时对投资端的最低要求。

可以简单的理解成,投资收益率达到多少,保险公司能达到盈亏平衡。这个数值越大,说明保险公司需要更高的投资收益率才能赚钱,这个数值越小,说明保费资金的投资端发挥的作用占比越小,其他方面,比如死差、利差、资本金投资等盈利的可能性更大。

2023年的打平收益率从低到高排序,9家“大公司”排名前列(其中新华和阳光近两年波动较大,未参与排名)。

说明9家公司,相对于其他公司更不需要依靠更高的保费资金的投资收益率去盈利,其他口径,比如保单的死差、费差部分的盈利,还有资本金投资获利,已经具备一定优势。

打平收益率数据,还能延申出来2点:

1)“大公司”投资端的目标,不像打平收益率高的公司,不一定需要达到绝对高的收益率,而是保证投资收益率整体稳定即可。

换句话说,“大公司”相对来说不需要绝对高于所有同行的投资收益率,当然对于最大资金体量还维持最高的收益率也比较有难度,基本和大盘子走势一致即可。

保险公司自己可以接受不那么高的投资收益率就维持盈利,因为红利的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利差,等待分红的消费者能接受么?

老牌公司中,分红险的业务占比还相对很高,因为上一个预定利率2.5%的时代,分红险占据市场的主流地位,13年间累计了不少分红险保单。

分红险未限高之前,几家“大公司”的利润也已出现比较明显的下滑。这也是这两年投资端收益率一旦收窄,监管对大公司分红险限高更加严格的原因,因为如果仍保持原来的分红实现率,就将吞噬一部分其他项目的盈利。

2)打平收益率低反应出费差、死差盈利多,但耐人寻味的是,几乎所有“大公司”都不分费差部分,只有阳光人寿的在售分红险是3差分红,有几家保险公司甚至只分配利差红利。

也就是说,对保险公司盈利贡献比较高的死差和费差部分,可能根本没有参与保单的分红。这部分实际影响有多大,我们借助下一组数据来看:

根据《慧保天下》对各类别保险公司利润来源的贡献和贡献度统计,资产规模大于5000亿组和上市组中,固定费用率贡献率、销售费用率贡献率占比最高,而我们统计的9家公司都分别位于这两个组别中。

其中,对利润贡献最多的销售费用,也就是费差,却恰好不在除阳光之外的“大公司”的红利分配来源中。

总结一下,说人话就是,“大公司”费差盈利虽多,但和分给你的红利没啥关系。

3、保底和演示数据本身,不一定具备优势

回到最终消费者能拿到的实际收益,其实是由 保底+红利演示×分红实现率 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的,前面我们分析的利差、死差、费差,都是对“分红实现率”这一项的影响。最终的收益,还和由产品精算定价决定的保底部分、红利演示数据相关,而这两个数值不用预测未来,消费者在投保前看到的计划书上就可以获取。

拿增额寿险举例,比较有代表性的阳光、太平、友邦3家公司的分红型增额寿产品,保底和演示的IRR相比中小公司产品,阳光排名靠前,其他两家公司没有太大优势。说明“大公司”在产品定价方面,本身是不一定具备明显优势的。

当然以上都是从未来收益层面进行的分析,从情感层面如果只信任几家老牌大公司,在这些公司里去选择也完全没有问题,遵循科学的选购逻辑即可。

总结

1、“大公司”的投资收益率表现不绝对领先,所以利差带来的红利预期不一定优于中小公司。如果一定在几家“大公司”里选择分红险,建议关注投资收益率较高的泰康人寿、太平人寿、人保寿险。一旦未来分红险限高令放开,这些公司更容易获得比较好的分红实现率。

也说下个人观点,虽然今年限高令下,各家“大公司”30-50%的分红实现率并不好看,但纵观前10多年的数据,投资收益率高的时代,一些“大公司”们大部分也曾认认真真的在分红,所以未来分红实现率走势如何,还要看行业整体的投资收益率能否回暖,带动政策松绑。这方面的判断乐观or悲观,因人而异,个人倾向限高只是暂时的。

2、资产规模5000亿以上组、上市公司组的“大公司”,费差、死差对利润的贡献占比更大。但遗憾的是费差几乎不参与这些公司分红险的红利分配,有些公司死差也未参与,这个维度来选择,9家大公司中,3差分红的阳光人寿相对最优,2差分红的太平、太平洋、新华等公司也可以考虑。“报行合一”的背景下,预计费差部分也会在未来有扩大的趋势。另外,中小公司的分红险红利来源更多样,更灵活,但也要仔细辨别。

3、分红险选择公司,是为了预判未来的分红实现率,而消费者实际的收益还和产品本身的定价绝对相关。除了考虑公司未来的盈利和分红能力外,也别忘了再看产品本身。类似于普通型产品间的对比,增额寿对比产品的现金价值、年金险对比未来的领取、现金价值、身故责任等,产品的基本盘也是分红险选择公司之外,最简单但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

分红险选择涉及很多细节,我们也做了很多多维度研究,虽然分红实现率无法做出100%先决判断,但从公司规模、过往历史、产品构成、财务报表能窥探一些关键信息,提升分红险优质决策的概率。为此我们也做了一些数据收集和研究,有购买意向,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或 扫码 咨询。

相关链接:

分红实现率50%/70%/180%,真实收益率到底有多少?

风格迥异的4类分红增额寿险,挑选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分红险,利率限高,还能买么?| 浅析平安、光大永明分红实现率暴跌原因

End.

声明:大鱼测评的得分基于自身研发的测评系统而来,文章内容为大鱼测评原创,不代表任何其他机构观点。保险配置需根据自身需求、条件谨慎抉择,大鱼测评仅作为参考,不构成任何直接投保建议,仅此说明。

▼关注公众号:大鱼测评

0 阅读:0

小鱼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