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禩如果当了皇帝,四爷、十三爷会不会落得革爵囚禁的下场?

梦里花落懂秋意 2025-01-04 15:26:45

雍正四年正月初五日,胤禩、胤禟被革去黄带子,不久雍正又下旨将其改名“阿其那”、“塞思黑”,予以终生圈禁。至此,由康熙晚年皇子争储引发的兄弟相残进入高潮阶段。

后人对雍正打压兄弟和宗室王公的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他过于刻薄,有失亲亲之道。那么御史假设一下:如果胤禩继承皇位,四爷和十三爷的结局又会如何?是不是也会落到革爵囚禁至死的结局呢?

胤禩具备做皇帝的资格,甚至有可能比雍正更合适

康熙皇帝一废太子之前,胤禩在康熙心目中的地位很高,朝中大臣对胤禩的评价也远高于雍正。不管是才华、能力还是人际关系,胤禩都是公认的“贤王”。

胤禩的不足之处在于出身低,他的母妃卫氏是内务府辛者库贱籍,且生前获得的最高名份仅为妃,这与雍正生母乌雅氏相差甚远。

很不幸,康熙本人对汉文化十分推崇,尤其注重嫡庶之分,这也是他立元妃之子胤礽为太子的初衷。可以说,在出身方面,胤禩的劣势十分明显。

先天不足可以通过后天来弥补,胤禩也意识到自己的短板,所以他从懂事的那天起就比其他皇子更加努力,从而养成了敏而好学、礼贤下士的行事作风。

关于胤禩的才华能力,早在康熙晚年就有体现,康熙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这也使得胤禩长期参与朝政,甚至康熙携太子外出时,常以胤禩主持朝廷政务。

雍正对胤禩的评价也很客观说:“胤禩为人聪明强干,才具优裕,朕深知其能办大事”,他还不讳言认为胤禩的能力与自己相当。

有才华、有能力的胤禩之所以没有成为康熙的接班人,其根源就是胤禩的威望太高,一废太子之后,朝野内外大臣都极力推荐立胤禩为太子。

如此万众一心,让康熙内心极为忌惮,胤禩本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高人气反而成了争储路上的一个绊脚石。康熙担心胤禩一旦成为太子后,就会对他的皇权形成重大的威胁。

所以康熙帝不得已才出尔反尔,乾纲独断否决了胤禩继承资格,并在此后的很长时间内,不断给胤禩穿小鞋,迫使胤禩彻底退出储位之争。

之所以要说这么多与偏离文章主题的内容,就是要阐述一个观点:胤禩不是没有资格和能力做皇帝,也不是做不好皇帝,而是康熙铁了心不让他做。

胤禩如果继位政治气氛会更加平和

胤禩在朝中以贤王著称,不否认这里面存在拉拢、收买的成分,但是骨子里胤禩就是一个亲切随和、处事体贴的人。

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四子胤禵为什么死心塌地追随胤禩,其本质就是认可他的人品。此外宗室王公也愿意与胤禩交往,就连康熙的哥哥裕亲王福全临终时也叮嘱康熙,说胤禩之才德远胜当今太子。

胤禩如果当了皇帝,可谓是众望所归,朝野内外反对基本上没有太多反对的声音。在这种大前提下,更犯不着与亲兄弟撕破脸,落下一个刻薄寡恩的骂名。

大概率胤禩即位后,会施恩昔日的对手四哥,以及支持胤禛争储的十三弟。何以见得呢?道理很简单,胤禛的政治资本和朝中的人气,都不足以对皇权形成威胁,且胤禛的能力与自己不相上下,完全可以成为新朝的得力助手。

十三爷素以侠义著称,他本人的品格是高尚的、对皇帝也是绝对忠诚的。不出意外,十三爷在胤禩即位后,会获得一个较高的爵位,不一定是亲王,至少混个郡王不成问题。

雍正以残酷手段打压兄弟,说到底就是他的底气不足,宗室王公和异姓贵族支持他的人不多。加上雍正本人不够仁慈,他只能以皇权为手段进行压制。

胤禩不会得罪天下的读书人

胤禩做皇子的时候,不仅与宗室贵胄关系亲近,而且与江南的读书人来往密切,在读书人的心目中有很好的口碑。当时很多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都与胤禩有来往,比如何焯、方苞等都是廉亲王府的常客。

此外从康熙中期以来,胤禩经常被委任一些修书的事务,曾担任过武英殿撰修。这些工作使得胤禩与读书人建立了很好的关系,在士子心中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自古以来国家的根本就是读书人,历朝历代的皇帝最怕的也是读书人,皇帝做得好或是不好,仁慈还是残暴,往往都是通过读书人手中那支笔传至后世的。

可想而知,胤禩一旦当了皇帝,一定会继续维持他在读书人心目中的高大形象。而要是对兄弟采取残酷打压,那么就会被认为此前的虚怀若谷、礼贤下士,完全是为了争储而装出来的,虚伪、狡诈的面目一旦被揭穿代价将是十分巨大的。

历史没有假设,事实证明雍正在位十三年兢兢业业、勇于革新,扭转了康熙晚年以来吏治腐败的局面,为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于胤禩会不会是一个好皇帝,只能止步于无尽的想象之中。

1 阅读:343

评论列表

小鱼饵

小鱼饵

1
2025-01-07 20:51

成王败寇 没啥好说的

梦里花落懂秋意

梦里花落懂秋意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