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中的《道德经》(连载

杨章林文化 2024-04-11 00:16:26

——慎终如始

六十四章(原文)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事物安定时容易加以保持,问题未露征兆时容易对付,东西还脆弱时容易被化解,事物还细微时容易被消散,做事情要做在还没有发生问题之前,治变乱也要治还没有酿成混乱之前。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小小的萌芽;巍峨高大的土台,筑起于堆积的泥土;千里漫长的远行,开始于脚底下的第一步。谁率意妄为,谁就会把事情搞坏;谁勉强把持,谁就会丧失一切。因此,圣人不妄为,所以不会把事情搞坏;不把持,所以不会遭到损失。大凡人们做事,经常是在接近成功之时而陷于失败的。如果在事情结束时也能像刚开始时那样保持慎重,那么就不会弄糟事情。因此,圣人的欲望就是没有欲望,他从不重视尊贵稀有罕见的物品;圣人的学问就是没有学问,用来设法弥补一般人所常犯的过失。以此去辅助万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勉强去干预”。(译文引自出版的“经典”)

好高骛远、想入非非,就一定会被生活的海洋所淹没

智者的这篇文章,篇幅相对较长,内容看上去大家都比较熟悉,但是真要切实地琢磨出先哲的创作思维,并且把它条理清晰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内容解析:安定的环境生存很容易,对于将要发生的事情要早作安排,做到有备无患。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解决,这样容易得多。根基一定要扎实稳固,发展方向一定要选对,有始有终非常重要。同时,也不能有非分之想,只有脚踏实地,尊重客观实际,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大致分为七个层次。

一、从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进行概括性的论述

1、“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安定的日子容易生存,预先知道发生的事情便于早作准备。

2、“其脆易泮,其微易散”:在事物弱小的时候容易培养教育,不良行为习惯要防微杜渐。不能因为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3、“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注重培养良好的生存习惯,防患于未然。

二、以树木、建筑、走路为例,具体讲述所有的结果都起于“微小”,要重视它们的起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粗壮的树木都是由嫩芽长成的,高大的建筑都是一砖一瓦盖成的,千里之遥的路,也要一步一步完成。

三、从反面讲述,做事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一定会失败。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违背客观规律,肆意妄为,肯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四、从正面讲述,有长远的规划就会成功。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因此,有先见之明的人们,不会违背客观规律肆意妄为,所以,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五、人们为什么会失败。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不慎终也”:人们在做事的过程中,经常半途而废,就是因为不能始终如一。

六、人们为什么会成功。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如果都能始终如一,那么就不会失败。

七、最后强调,成功的人们是这样做的。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所以有远见卓识的人不会有非分之想,不去贪恋不属于自己的财物;在日常的知识积累中,不要重蹈别人的“覆辙”。遵循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不要肆意妄为。

小议:

文言文讲究直译,什么是直译呢?字面意思就是直接翻译。作用应该是让读者通过你的翻译,直接地读懂作者的意思。遗憾的是,我们的不少译者,打着直译旗帜,干着让读者找不着北的事。

《道德经》的解读,根本用不着引经据典。

0 阅读:0
杨章林文化

杨章林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