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收到我妈发的1000压岁钱,我连夜赶回,推开门后泪崩了

晓美说故事 2025-02-04 21:25:49

我叫李程远,今年32岁,出生在湖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里条件不好,我是家里唯一的孩子。

父亲在我十五岁时因病去世,母亲一手把我拉扯大。她没有什么文化,靠种地和打零工供我读书。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省会城市长沙工作,如今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运营。

薪资还行,算得上勉强立足城市,但成家却一直是我回避的话题——工作忙、压力大,加上母亲这几年身体不好,我总觉得自己没有精力去维系一段感情。

母亲今年57岁,身体比以前差了很多,常年做农活留下了腰腿病,前几年又查出了糖尿病,日子过得不轻松。

她住在老家,平时我每隔几个月会回去看她,但这几年工作越来越忙,回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尤其是过年。

去年,我因为年底加班没能回去,今年本来也打算初五再回去,但除夕那天晚上发生的事情让我改变了主意。

昨天是除夕,长沙这边的年味并不浓,街道冷冷清清。

我白天忙了一天的工作,晚上跟几个同事吃了顿年夜饭,准备回去继续加班。母亲给我打了个电话,问我吃了什么,工作忙不忙。

我敷衍了几句,说公司有事,过几天再回去看她。

电话那头,她沉默了一会儿,只说:“好,工作重要,别累着自己。”挂了电话,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晚上九点多,我正坐在电脑前改方案,突然收到母亲发来的微信。她发了一个红包,1000块钱。红包还附了一句话:“程远,新年快乐,妈给你的压岁钱,记得买点好吃的。”

我愣住了。说实话,从我上大学开始,母亲就再也没有给过我压岁钱了,反倒是每年我给她发红包。

今年年初我刚转了两万块给她,说是给她看病用,但她只收了一半,剩下的硬生生让我退回去了。

母亲的微信操作并不熟练,平时发个语音都要好半天,这次却给我发了红包。我知道,这1000块钱对她意味着什么。

我点开红包,泪眼模糊了。脑海里突然浮现出小时候过年的场景。那时候家里穷,母亲总是省吃俭用给我买新衣服,过年还要给我发压岁钱。

她总说:“这是规矩,哪怕再穷,也不能亏了孩子。”

可现在,她已经快60岁了,还在想着给我这个30多岁的人发压岁钱。

我心里五味杂陈。摸了摸兜里的烟,点了一根,却怎么也抽不下去。那一刻,我突然很想回家,想看看她,想陪她吃顿年夜饭。于是,我关了电脑,匆匆收拾了几件衣服,开车连夜往老家赶。

高速路上车不多,但夜晚的路很漫长。我开着车,脑子里却全是回忆。

小时候,我们家特别穷,父亲身体不好,挣不了多少钱,家里的担子全压在母亲身上。

她每天早出晚归,春天种地,夏天做农活,秋天收稻谷,冬天就在镇上的小饭馆里打零工。

那时候我不懂事,总觉得母亲是个“吝啬鬼”,从来不给我零花钱。但有一次,她去镇上卖菜,回来时给我带了一本崭新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说是奖励我上次考了全班第一。

那一刻,我才知道,她的“吝啬”背后藏着多少对我的疼爱。

后来我考上了县里的重点高中,学费高,开销大。为了供我读书,母亲什么都干过,甚至去建筑工地搬砖。

她的手上常年都是老茧,冬天冻得裂口子,但她从来不喊苦。

我记得有一回她病得厉害,还坚持去地里干活。

我让她别去了,她却说:“地里的活不做,咱就没饭吃。”她是那种生来倔强的人,不服输,也不肯求人。这样的性格,既让我心疼,也让我愧疚。

大学毕业后,我留在了长沙,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但母亲却依旧过着清苦的日子。她总觉得我在城里花销大,每次我给她钱,她都舍不得花,反而省下来给我。

去年冬天,她还亲手给我织了一件毛衣,说是怕我冻着。我穿上那件毛衣,心里暖得发酸。

想到这些,我忽然有些迫不及待,想快点回到家,看看她现在的样子。

我到家的时候,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老家的夜格外安静,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叫,村子里却一点灯光都没有。我推开大门,院子里黑漆漆的,母亲的房间亮着一盏昏黄的灯。

我走过去,轻轻推开房门。母亲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桌上放着几盘菜:一盘炒鸡蛋,一盘腊肉,一盘青菜,还有一碗汤。旁边的椅子上放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显然是她给我准备的。

看到这一幕,我的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叫了几声“妈”,她缓缓抬起头,看到我时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了笑容:“程远,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初五才回来吗?”

我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抱住了她。她拍了拍我的背,笑着说:“大男人了,还跟小时候一样爱撒娇。”

母亲拉着我坐下,说:“饭菜都凉了,我去给你热热。”

她起身进了厨房,忙活了半天,把饭菜重新端上桌。我吃着那些简单却温暖的菜,心里五味杂陈。

母亲坐在旁边,絮絮叨叨地问我工作怎么样,身体怎么样。我一边回答,一边看着她满是皱纹的脸,心里突然有个念头:以后一定要让她搬来长沙,和我一起住。

吃完饭,母亲让我早点睡,说明天还要走亲戚。我躺在小时候的床上,听着外面传来的爆竹声,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一早,我陪母亲去镇上买了些年货,又去给父亲上了坟。

一路上,她不停地叮嘱我:“工作虽然重要,但也要注意身体。你一个人在外面,妈最担心的就是你吃不好、睡不好。”

我点点头,心里却在想:我总说工作忙,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人,这不是我该有的孝顺。

这次回来,我和母亲聊了许多。我告诉她,等忙完这段时间,就带她去长沙做个全面检查,然后好好调养身体。她开始不愿意,说老家挺好的,但我坚持,她才勉强答应。

这几天的陪伴让我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从来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不能总以“忙”为借口忽略他们。母亲为我付出了太多,现在是我回报她的时候了。

故事的结尾并没有什么波澜起伏,但却是我心里最真实的感受。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总觉得父母会一直在,总觉得以后有时间再陪他们。可事实上,他们的时间比我们想象的要少得多。

今年,我决定无论多忙,都要多回家看看。因为家,不只是一个地方,更是一种牵挂。

0 阅读:0
晓美说故事

晓美说故事

用心写好每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