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采用第一人称讲述这个故事,部分情节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感谢您的倾情阅读!)
常年在医院门口接送病人,有时甚至是逝者的遗体。
本以为自己练就了铁石心肠。去年经历的一件事情,还是刺痛了我内心最脆弱敏感的,不肯示人的一面,久久不能释怀。
我是宋轶程,93年我考入了省城的一所部属中专学校。
我成了家族的骄傲,全村第一个中专生。我也不负众望,毕业后留在了省城的一家国企工厂。
本以为自己有了“铁饭碗”,余下的日子就是稳定收入,娶妻生子,孝敬双亲。
然,
人的一生,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飞黄腾达,什么时候会走麦城。
经历了中专的高光时刻,我也要承受住下岗的灰暗岁月。

1999年,刚刚工作两年的我,单位不景气,下岗了。
大姨家的表哥,和我同岁。初中毕业出去打工,如今买了一辆小客车,从县城到村里跑起了客运。
已经小有积蓄。
表哥叫董知恩,他是大姨在一个深秋的早晨,在玉米地头捡来到孩子。
下岗了,不能和家里说,只能自己扛。
父母会承受不了,乡亲们的唾沫星子也会把我淹死。
表哥我们两个从小要好,有什么心里话,都彼此互诉,互相支持。
下岗的事情表哥知道后,和我商议后,他卖了自己的小客车,我拿出自己这两年的积蓄,买了两辆二手面包车。
表哥和我在省城石家庄的各大医院做起了接送病人的生意,有时是把奄奄一息的病人送回老家,叶落归根。

不同的情况,我们是用不同的车。
这么多年过去,原来的二手面包车换成了现在的GL8。
省城的医院,聚集了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
顶尖的医疗设备,顶尖的专家团队。
省内各个地市的病人,都是提前预约,拿着片子来这里找专家,做手术。
因此,各大医院床位都非常紧张。为了节省费用,病人也是做完手术,达到出院标准就会出院回家休养。
出院的病人身体还很虚弱,我和表哥在车上设置了输液架,氧气袋,一些急用药品。
有需要的病人,我们就用担架把病人抬上车,一路护送回家。
也有一些临危的病人,别的车辆不愿意拉他们,我们把他们护送回家,叶落归根。
两辆车,我和表哥顾不过来的时候,就会临时找朋友过来帮忙。
一天基本只能跑一个来回,遇到路途近的,能够送两个病人。
我和表哥都是农村出来的,知道村里人赚钱不容易。除了过桥费,高速费,最初一次也就赚个百八十。
最近几年,送一个病人也就赚个三四百。
真心话,我们的收费真的不高。
因此,我们的生意比较多,也经常被同行排挤。

每天一大早,我和表哥把车停在医院附近的小区。然后去医院的住院楼和保洁人员“斗智斗勇”——发帖小广告。
装作病人家属,到各个病房寻找需要用车的病人。
如果你心情不好,到医院看看,你就释怀了。
这里有来自全省各地的老百姓来看病,心酸的事情见的实在是太多。
这天,我在省二院遇到一个来自沧州的病人。五十多岁的夫妻二人,比我大不了几岁,丈夫需要做手术。
二人衣着朴素,眼神怯怯的,一看就是村里来的,
我说明了来意,刚刚把名片给了大姐。
“不需要!”
男人突然开口,说的我一愣。
没想到他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大姐一脸愁容,犹豫不决。
既然被拒绝了,我也没有必要再说什么。

转身去了别的病房。
晚上快要十一点了,我的电话响了,我知道可能有生意上门了。
按下接听键,是一个女人的声音。
“你好,还记得你下午去我们病房吗?俺男人说不需要的那个,”
我想起了下午在肝胆科病房直接被拒的那个男人。
“我想问一下,去沧州要多少钱?”女人继续问到。
我问了她具体的地址,快速的用手机导航了一下,最短的距离三百公里。
“1500,”我说。
对方没了声音,一会儿才说到:“这么贵吗?”
“大姐,这个价格真的是良心价,除了过桥过路费,油费,我们剩不了多少。”我和她解释着。
“好吧,我再想想,需要了给你打电话。”大姐说。
做我们这行,很多人认为是乘人之危,漫天要价,赚的昧心钱。
我和和表哥赚的也就是一点辛苦钱,从不赚昧心钱。
这也是遭到排挤的原因。
第二天一早,我又来到了大姐的病房。

刚到病房门口,我看到了大姐把自己带的煎饼撕碎放在一次性的餐盒里,倒了点开水,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一点咸菜也没有。
我仿佛看到了上中学时的自己。
住校,周日从家里带上干粮和炒面,还有一大罐子妈妈腌的咸菜。这就是我一周的口粮,开水沏炒面,干馍馍,咸菜。
心里为之一酸,眼睛湿润了。
进了门,大姐被我的再次到来吓住了,很害怕的样子。
躺在病床上的男子,显然还记得我。
“告诉你了,不需要,怎么又来了!”男人愤怒的说。
女人放下餐盒,推着我一起走出了病房。

她是昨晚在男人睡着之后偷偷给我打的电话,做完手术,坐火车回去实在是不方便。她一个女人,怎么弄的动这个大男人。
大姐说:“我也问了,你们这个价格确实不贵。只是我们老两口真的困难,手术还没做,这几天的检查费,已经让老头着急上火了。说不做手术了,自生自灭算了。”
安慰了一下大姐,让她回病房照顾大哥。
我从护士那里了解到,这两个老人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后来去福利院领养了一个男孩,二人视为珍宝,好吃的,好玩的,尽力满足他。
男人在外打工,把腰伤了。干不了重活儿,只能给人看大门。
收养的孩子被惯的的无法无天,不爱学习,比吃比穿,对老两口十分不满意。初中上了一年,就去混社会了。
大哥和大姐也无可奈何。
养子二十出头,说要娶媳妇,需要用钱。
夫妻二人没有钱,只好把自己的三间瓦房卖了。夫妻二人没有安身之处,村长把村里荒废多年的破房子给了他俩。
养子带着卖房子的钱,消失的无影无踪。

村里给夫妻二人办了低保,申请了各种补贴。
“真的感谢ZF, 感谢D,有这么好的ZC。不然,我们是做不起手术的,只能等死了。”大姐说。
我和表哥说了夫妻二人的遭遇,表哥义愤填膺。
“天底下那有这样的白眼狼,养你一次,怎么能做出这样禽兽不如的事情。”
“你把电话号码给我,我免费送他们!”
表哥正说着,我的电话响了,是大姐打来的。
“师傅啊,我男人下午做完手术,医生说后天能出院。你看能不能给我便宜一点。”
“需要往楼上送吗,有什么特殊要求吗?”我佯装不知。
“不需要,不需要,我们住平房。”大姐急切的答到。
“这样呢,你给1200吧。”我说。
表哥狠狠的瞪了我一眼。
“哦,我们走便道,可能有点颠啊,这样省了过桥费,收你900,不能再少了。”我胡乱的编个理由。

“好,好,好,太谢谢你了。后天我们一早就走。”大姐高兴的说。
挂了电话,表哥说,这趟活儿不收钱,费用他出。
我知道表哥的心思,他是大姨捡来的孩子,他对这种收养的孩子不孝顺,特别的气愤。
我说,多少收点意思意思吧,要不大姐心里面也过不去啊。
表哥说,收五百,不能再多了。
两天后,我和表哥把大姐和她男人接上,一路高速,送到了沧州。
乡亲们都来帮忙,大家把男人抬到床上,根本不用我们动手。
大姐把900块钱塞到我手里。
临走前,表哥把六百块钱放到了大姐家窗台的砖头下面。

车子上了高速,表哥给大姐打电话,让她把砖头下的钱收起来,电话那头传来了大姐的抽泣声。
只收了三百块钱,表哥这次满意了,心安了。
做我们这行的,如果每次都这么心软,我们只能喝西北风了。
转头看看坐在副驾驶的表哥,踏实的睡着了,起了鼾声。
让我感动的不止是夫妻二人的遭遇,还有表哥的真性情,真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