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谢人杰
新造车汹涌,ICT搅局,几乎每天一款新车的盛世下,中国车市似乎失去了恒定的价值。这个过程中,曾经独树一帜的合资企业慢了下来,甚至滑落至主流视野边缘。
但也有逆势飘红的例外。“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战中,一汽丰田交出了一份意料之中的答卷:3月销售新车71,025台,同比增长22.3%;整个一季度,累计销售新车172,461台,同比增长9.6%。这是继连续两年成为正增长主流合资车企之后,再次创造的新增长记录。

当外界质疑“合资时代是否终结”时,这家深耕中国市场21年的企业,用产品、营销、品牌的三重革新,唱响了一部传统巨头精进的大戏。
产品亮色:“全能生”的进攻哲学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0%的2024年,一汽丰田给出了一个反常识的答案——不做“偏科生”,而要成为“油电同进、全域全能”的尖子生。
从搭载第五代THS混动的卡罗拉双擎,到采用Multi-stage HEV多级混动的皇冠陆放,一汽丰田的驱动技术图谱覆盖燃油、混动、插混、纯电、氢能五大领域。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策略,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权。

电动化势不可挡。3月,一汽丰田电动化车型销售36,248台,占比达51%;纵观整个合资行业,一汽丰田的电动化速度都不慢。
高端化水到渠成。TNGA-K平台以上高端化车型销售36,667台,占比51.6%;在传统豪华品牌普遍走入发展瓶颈之时,一汽丰田品牌向上的势头尤其亮眼。
更重要的是,一汽丰田的产品不是“单点突进”,而是全系绽放。普拉多凭借全新的VX旗舰版切入豪华越野市场;格瑞维亚以62%的同比增速抢夺高端MPV份额;RAV4荣放18,437台的月销量,则展现了主流SUV市场的统治力……不止是某一款产品强,而是不同细分市场、多款产品一起强。
营销亮色:从价格战到价值战
当行业陷入“降价-减配-投诉”的恶性循环,一汽丰田的营销创新揭示了另一种可能——将用户资产转化为竞争壁垒。
今年3月,一汽丰田重磅推出“时光焕新计划”,这项首创的“车龄增值补贴”机制,本质是将车辆残值证券化。以13年车龄的卡罗拉置换皇冠陆放为例,用户可获得3万元综合补贴,相当于年均2300元的资产增值回报,远超同期银行定存收益。通过将QDR品质优势(高品质、高耐久性、高可靠性)转化为金融工具,一汽丰田构建起“用车越久、回报越高”的用户忠诚度体系。

如果说“时光焕新计划”,重构了汽车金融逻辑。那么以卡罗拉双擎直销模式,则终结价格博弈。8.98万元的全国统一价背后,是一套精密的成本模型。这种“全周期成本可视化”策略,让用户清晰看见隐形成本,重建了价格信任。

在“一次性交易”思维盛行的当下,一汽丰田坚持深耕服务长尾:全国600家网点提供48分钟快速保养,纯牌零件供应体系较行业快30%,二手车认证体系将残值率提升5个百分点。这些“看不见的基础设施”,拓宽了服务生态的护城河。
品牌亮色:长期主义的胜利
当新势力因AEB失灵、电池自燃等问题频上热搜,一汽丰田用二十年如一日的“保守”,通过安全品质的“笨功夫”,诠释了另一种竞争力。
在天津生产基地,每一台发动机需经过2000余项检测,关键零部件耐久测试标准超出行业30%。这种“过度投入”换来的是用户口碑:2024年J.D. Power车辆可靠性研究显示,一汽丰田百车问题数仅为154,较行业均值低20%。

面对行业狂飙的高阶智驾,一汽丰田选择“渐进式创新”:Toyota Pilot系统采用“双冗余”设计,毫米波雷达与视觉感知互为备份;Toyota Space智慧座舱保留实体按键比例达40%,避免触控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这种“不求首发,但求可靠”的策略,在人人喊智驾、家家都高阶的氛围下,显得格外的冷静可贵。

《2024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揭示了一组对比:三年车龄的皇冠陆放残值率为72.15%,而某新势力同级车型仅为48.3%。这意味着选择一汽丰田的用户,在五年使用周期中可减少约7万元资产折旧损失,相当于每年获得1.4万元的隐性收益,以超高保值率成就了硬通货价值。
结语:穿越周期的密码

一汽丰田的逆势增长,本质上是一场“体系能力”的胜利。当行业沉迷于配置内卷时,它选择夯实制造根基;当对手追逐流量噱头时,它专注用户资产增值;当市场偏执于某种动力驱动时,它坚持多能源并行。
这种战略定力,源自对汽车产业本质的深刻认知:无论技术如何迭代,安全、可靠、保值始终是用户的核心诉求。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很多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耀眼的明星。但其中大多数都逃不过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命运。时代变化太快,我们愈发推崇能够穿越周期恒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