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读书打卡#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从下游成本的角度来说。
汽车作为快消品中的极致,与手机一样,也需要换代
以奥迪A6为例,从1999年推出第一代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经推出了5代。平均4年一次换代

注意,同一车型平台的换代车型的EPS开发投入成本,只有首次EPS开发投入成本的16%,因此,对于整车厂来说,其不会更倾向于延续之前的EPS,选择同一个供应商,不会随意更换
最后,我们再通过“应收账款”来看看耐世特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情况:
2015到2017年,耐世特应收账款为:5.70亿美元、5.90亿美元、6.11亿美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23.20%、21.89%、20.50%,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58.66天、54.33天、55.72天。其中90天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为:96.08%。

对比来看,另外几家汽车零件厂商的应收账款情况:
浙江世宝应收账款为:3.26亿元、3.99亿元、5.13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17.29%、19.22%、24.37%,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40.64天、114.82天、142.16天。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98.12%

万向钱潮应收账款为:20.39亿元、20.16亿元,19.1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 15.99%、17.51%、16.6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66.92天、67.67天、63.46天。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97.46%
德尔股份应收账款为:1.46亿元、2.02亿元、6.46亿元,占总资产的比重为:7.74%、10.28%、15.1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74.52天、100.47天、60.08天。一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96.79%。
对比来看,耐世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短,显示其话语权较其他玩家更强一些

研究到这里,我们已经能够大致梳理清楚耐世特这门生意的投入资本逻辑——一年营收254亿,其中:
6%用花在了研发上;
4%花在了固定资产折旧上;

近80%花在成本、各项费用上;
最终剩下9%,作为利润。
但梳理到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没有解决

在目前基石车型(前文列举)销量下滑,导致本案2017年营收增速仅为1.21%,而下一个风口ADAS又还未大规模开启,眼下的耐世特到底该怎么办?
如何将挖深护城河,为未来的业绩做准备?
预知后续,且听下回分解

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