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

花落无声课程 2024-05-22 21:45:30

教育不应该是培养吗?可是,无一例外,都在筛选、筛选,无情地筛选。其实,老祖宗已经尝试过了,语文一科就筛选出秀才、举人、进士,我们高歌猛进几千年。考上本科的毕竟是少数,可是,学困生非得陪跑吗?不如换换思路。

现在的初中生,竟然需要考10科,于是,初二的时候,把语文学成了鸡肋,生物地理,魔鬼式冲刺,认为语文不难,几个深入学语文的?学困生啥也不爱学,阅读空了许多。

看,期中考试语文阅读,一篇散文,一篇说明文,一些学生有陷阱就跳,尤其不爱学习的,不听,不记,不写,不背,缺少阅读训练,更缺少农村知识的积累。包粽子、做豆腐、制作梨汁、泡茶都考过。

第一:阅读粗糙。豆花原是豆子开的花,在文中,问三次豆花所指,正确答案:

一次指豆花,一次指萤火虫照亮的豆花儿的影子如花;

一次指卤水点化后形成的豆腐脑花;

学生眼看着没细致阅读,找不出答案。

不但找不出答案,还浅层次阅读,直接抄段首句,被表象迷惑,这是错误答案。

豆花一开,盛夏来;

豆花二开,秋风起;

豆花三开,年关到。

这是领起句,根本不是“豆花三开具体指什么”。胡说,敢说,不明白什么叫具体。

第二、答题跳跃。问结合语境,赏析句中加点词“浸染”的表达效果。“夏天的烈日下,豆田被一汪深绿浸染。”答题顺序,解释词语,再说好处。

“浸染”原指液体渗入而染上颜色,这里指盛夏的豆田逐渐变成一片深绿,生动地写出了豆田里豆叶长势的旺盛。多少学生不答词语愿意?多少学生没有关注到逐渐变绿的过程?什么茂盛表述不明。

第三、缺少生活。从三道题的表述可以看出来,尤其主语,更能看出知识缺乏。比如豆花三项所指糊涂:豆子花、豆花影,豆腐脑花。还有,豆子开花,应表述成豆花开了;豆子茂盛应是豆叶茂盛;豆子深绿应是豆田深绿。

阅读题经常考生活,这个符合主题阅读。天文、地理、生物、历史,语文是基础学科,广泛阅读,才能有利于提高,也会学会审题。可是,竟有数学老师一针见血地说,语文讲的都不考。表面看真是,可是,每课的主题必须积累,

明明题并不算难,可是,因为浅阅读,更因为没有生活,把题答得一塌糊涂。为什么不去农村看看呢?去种一回豆子吧,格物致知,比闭门造车强的多啊。

学校有小农场,初一每班级种两块地。我们班种的豆角和红薯。孩子们不会任何事情,从用农具,到买苗,施肥,除草,都是家长辅导,班主任带队,完成了一轮的任务。果实真是绿色食品,特别好吃。可是只锻炼了小组成员。

把年级的后四十名同学,组织成一个特长班好吗?这个班级是活的,把体育特长生,学困的学生,每班后几名,一学期两次调整。对他们既是一次农业实践的教育,更是吃苦训练,农业知识训练。不用去技校,提前端大勺吧!一次语文阅读题带来的启示。

家长没办法改变孩子,但他们认为让学校看着,各班跟着,熏陶着,也许有进步,但不愿意学困生凑到一起。老师也不愿意,谁带这个班?谁当科任?再减小班额至20人呢?学校只愿意筛选比尖子生,殊不知纯一类学生是有天赋的,只有把年级后20名孩子管好了,才是培养,才是成功的教育。

0 阅读:11

花落无声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