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年周总理得知孙科遭遇后邀其回国,孙科摇头叹息:我身不由己啊

历史的丰碑 2023-10-23 16:56:19

1956年3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一位英国人,这个英国人叫马坤,他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贴身保镖。

这一次他前来北京,是周总理希望可以通过他来将两岸和平统一的意愿传递给台湾。

在这次交谈过程中,周总理问起了孙中山先生独子孙科的情况。在得到对方的处境以后,周总理当下就说道:我们不可以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亡于国外,中国政府依然欢迎孙科先生返回祖国。”

1891年,孙科出生在一个小村庄内,获得儿子的孙中山先生自然是欢喜无比。

孙中山本就是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儿子自然也不差。

在孙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各种西方名著,这也让他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甚至超过了对中国历史的了解。

因为自身的努力加上本就有点天赋,他在学业上获得了很大成功。等他中学毕业后,就考入了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学习。

并取得了学士学位,没多久孙科又去往了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1919年回到祖国的孙科,就开始在父亲孙中山身边做事。在父子相处过程中,孙中山发现儿子孙科久居海外,他对国内的情况很不了解。

也就在这个时候,廖仲恺与胡汉民向孙中山先生提出,可以让孙科担任广州市市长以增加阅历。

按说作为父亲的孙中山是应该答应这一举荐的,但孙中山还是以孙科缺乏经验,无法胜任高位职务,拒绝了这个提议。

可是在很多国民党元老的大力支持下,孙科最后还是担任起了广州市市长。

对孙科而言,这个职位是他期盼已久的独当一面机会。他渴望着实现自己的抱负。

孙科充满热情地投入到了城市建设中,他希望可以为这座原本默默无闻的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展现出广州前所未有的潜能。

虽说孙科有着丰富的才干和超凡的治理能力,可这些也都只停留在书本上,他没有深入基层的经历,这也让他缺乏做事的耐力,以及去忍受艰苦的环境。

有次孙中山让孙科负责筹措军饷,用于集结军队与共产党一同攻打广州的军阀陈炯明。

可是孙科以自己没有经验为由,就匆匆打发了孙中山派来的胡汉民,拒绝了这一次的任务。

胡汉民看到他如此无礼而且做事还没担当,就将孙科的话原封不动的转述给孙中山。

听到消息的孙中山勃然大怒,立即就将孙科喊来。要清楚胡汉民可非是寻常人,他是国民党内的大佬,是地位仅次于孙中山的几人之一。

孙科如此随意地对待胡汉民,这如何不让孙中山生气?

刚入办公室,孙中山就拿起旁边的手枪,准备好好收拾孙科一番。好在胡汉民及时劝阻,这才将孙中山的怒气平息了下来。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从侧面展示了孙科内心深处骄纵的少爷脾气。这也为其日后的立场不坚定,做事左右摇摆埋下了伏笔。

尽管说孙科身上有着许多缺点与不足,可他身上毕竟是流淌着孙中山先生的血,他继承了父亲许多的政治观念。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唯一的儿子,对于这个儿子,孙中山有着极严的要求,他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孙先生就告诉他要多读一些名著,对于记父亲的教诲孙科牢记于心,他也把这个优秀的习惯保持了一生。

孙中山的政治观念也影响到了孙科。在孙科担任国民政府广州市长期间,他就曾制定了《土地登记及征税条例》,这是把城市税收作为主要税种,同时采取征收“土地增价税”的方式,用以减少商业投机。

这样的想法,实际上就是来源于他的父亲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政治理想。除此以外,孙科还编撰了《都市规划论》等书籍,这对早期中国的城市建设的有着一定的影响。

孙中山先生年轻的时候曾经周游列国,他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铁路建设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

于是孙先生就提出“巫宜造铁路,守以重兵,仿古人屯田之法”。之后,孙中山又不断对清廷、北洋政府、中华民国政府提出铁路建设的重要性。

然而孙中山先生的种种设想都未能实施,后来他的儿子孙科担任起了南京国民政府首任铁路部长,继承了父亲的遗愿,开始统筹起了全国铁路建设工作。

针对当时军阀割据、铁路管理混乱的情况,孙科提出了“管理统一”、“会计独立”的理念,同时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筹钱建设新的铁路路线。

可以这样讲,孙科与他的父亲一样,对国家的未来有着很大的期待。

然而,他的理想与施政理念逐渐与蒋介石出现了偏差,尽管如此,二人依旧可以相处极好,就比方说副总统的竞选。

1948年,国民党召开了第一届国民大会,这时候开始竞选起了总统和副总统,对于总统位置,蒋介石视其为唾手可得,同时他又想控制副总统的选举结果。

对他来讲,最无法忍受的是让素来与他不对付的桂系李宗仁当选。然而偏偏李宗仁异常积极,其势头也是非常之强。这时候蒋介石想到了孙科。

本来孙科是没有竞选副总统的,在他想来这是一个虚位,并无实权,为了副总统放弃立法院院长,有些得不偿失了。

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派宋美龄来到了孙科家,孙科当下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没多久宋美龄便再次登门,这次她许多孙科当选副总统后,依然可以兼任立法院院长,同时他参选经费也由蒋介石全盘负担。

如此一来,孙科再没了拒绝的托词,尽管说这时候的孙科依然有些犹豫不决,可随着蒋介石亲自登门,他再无法拒绝了。

这一时期是蒋介石与孙科的蜜月期,不久伴随着前线频频战事失利,二人关系也出现了微妙变化。

在1948年到1949年,孙科担任行政院长,这是他人生最高光的时刻。他在这时还参加了当时的国共谈判。

在国共谈判开始时候,国民党内部就陷入了复杂的三方博弈关系里。蒋介石、李宗仁、孙科,几人都在争夺着与中共和谈的主导权。

这一次孙科,提出了“光荣的和平”的观念,要求蒋介石下野,并且由行政院来接管和谈工作。

为了可以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孙科常常与其他国民党要员,如于右任、张群、张治中等沟通,就在这时候有人就建议蒋介石“休息”,自然遭到了蒋介石本人的愤怒拒绝。

然而形势发展超出了众人预料,11月,淮海战场上,解放军歼灭国民党18个整编师。

不得已下蒋介石选择了让步,他在11月26日同意孙科出任行政院长,主持国共和谈。

可蒋介石哪里是真心和谈,他在做出让步的同时,也在暗中集军队在意图夹击前线的解放军。

这也导致蒋介石与孙科二人的矛盾愈演愈烈。

也就在这个时候李宗仁、白祟禧这些军方代表出现,逼迫蒋介石下台。于是孙科与李宗仁等人形成了事实上联合的局面。

1949年元月蒋介石宣布引退。

可是在此期间孙科未能顺时应势,他也正一片反对声中无奈辞职。

他在下台以后,面临的是是继续与蒋介石为伍,还是另谋他途。最后他选择了辞去行政院院长职务。

1949年3月16日孙科前去奉化会晤蒋介石,随后他又赶赴广州,5月抵达香港。

这是孙科几十年宦海生涯后,首次尝试到“无官一身轻”的滋味,他想坐拥书城,韬光养晦。可是也因为种种原因,在香港的她过的也不轻松。

毕竟这里不是久留之地,孙科睁眼望去,世界如此之大,自己的立足之地又在哪里呢?台湾还是海外?

据说,他在香港时候,地下党员曾与他联系过,希望他可以留下来,不要去台湾。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孙科没选择如此,

《马超俊回忆录》中记载,1949年12月,蒋介石乘坐由成都飞台北的飞机,没有邀请孙科同行。第二年,蒋介石发起“国民党改造”运动,这一次他依然没有正式邀请孙科,也仅仅是让秘书长洪兰友告知孙科一声,这些都足以说明蒋介石的态度他与孙科,已是分道扬镳。

对于蒋介石的为人,孙科与其共事多年,早已看透,他也不愿再为起卖命了。他想让自己的后半生可以过得自由些,最后他做出决定,与其到台湾看蒋介石脸色行事,还不如和他彻底了断,远走高飞。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跟着蒋介石去台湾的那些位国民党要员过得并没有想象中的自在,去往台湾的他们被闲置起来都算的上是最好的结局了,比如说白崇禧、薛岳,即便是以前蒋介石嫡系的陈立夫、胡宗南等人,到晚年的时候也过的没有想象中的好。可是去往海外的孙科,他的日子似乎也过得不怎么样。

在香港住了一段时间后,孙科便决定前往法国投奔自己的好友。因为当时的她连机票都买不起,无奈下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再四处筹集一番后,才算是将钱给凑够。

他在法国的这个朋友在巴黎郊外买了一套别墅,有多余的三四间房子,可以暂时供他居住。可是对方也要生活。

之后的孙科又到了欧洲其他的地方,他先是去了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在这些国家里,他身上的“高贵”依旧没有小时,他下榻的地方非高级酒店他绝对不入住。

在欧洲,异国他乡的风景,以及丰盛的事物,逐渐的将他从政的疲惫洗刷得一干二净。

1952年,孙科带着家人去往了美国居住。在美国,孙科居住在了洛杉矶郊区的一个寓所之中,那里是一座旧平房,坐落于洛杉矶远郊外一处高达一百多米的小山之上。

此时的孙科没有多少私产,他的生活也变得艰难了起来。在这里,孙科没有固定的收入,靠着子几位子女的接济,他这才可以勉强度过那十多个清苦之年。

为可以节省开支,孙科还得自己种菜、烹饪。当时的孙科已经患上了失眠症和高血压,此外他的十二指肠炎也日益严重。

这时候的他即便是面包、米饭、水果都不可以吃,只能喝些脱脂牛奶。

身在台湾的蒋介石得知了孙科他的遭遇后,并未多说什么。可是,大陆方面却是不同,依然记着孙科。

1956年,周总理接见了远道而来的英国客人马坤。马坤曾经是孙中山先生的保镖,与孙科也有着很深的情谊。

在马坤来到北京后,周总理就嘱咐他道,务必要与国民党高层保持密切的联系,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去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

在这次谈话的过程中,两人还提起了孙科的遭遇。

当周总理听闻消息后,当下就表态说:“我们不可以让孙中山先生的儿子长期流落在国外,中国政府始终欢迎孙科返回祖国。”

没过多久,周总理便代表中央就向孙科发出了邀请,希望他可以回到国内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收到消息的孙科,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他想起了过往的种种,最后轻叹一声:“现在的我也是身不由己,再没办法回去了。”

显然此时的孙科已对政治疲惫,他再不想走上仕途了。

在美国的这段时间,孙科不再过问政治,与外界断绝了所有的联系,他的日子过的尽管有些清贫,可也算的上是悠然自在。

然而孙科还是没有忍住寂寞,他再一次有了回乡的念头。

1962年10月16日,这天是孙科的71岁生日,也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向孙科表达了自己的善意,还专门托人给孙科送来礼物。

这一次孙科与台湾方面进行了接触,双方也决定以“纪念国父诞辰一百周年为由”,届时孙科回返台湾。

之所以蒋介石会邀请孙科回到台湾,他的真实目的就是为了彰显国民党政权的合法性,他是想利用孙科的声威,去壮大自己的实力。

这时候的孙科做起了去往台湾的各项准备。同时他也积极与台湾联系,并且他在,美国成立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以此来扩大国民党的影响力。

1965年,在做完各项准备以后,孙科登上了去往台湾的飞机。当飞机降落在台湾松山机场后的第一时间,蒋经国就带着台湾大大小小的两千多名官员为他举行了隆准的欢迎仪式,场面之大,也是不禁让孙科潸然泪下。

在美国的时候,孙科基本与世隔绝,不问政治,对于大陆也没有未发表过什么过激言论,但是到台湾以后,他不再沉默融入其间,以此来洗刷自己对国民党的“不忠”,同时表示与与国民党始终休戚与共的心迹。

到台后的孙科,为了满足政治上的需要,有时他竟会在公共场合不断诋毁中国共产党。

他说:“三民主义是全世界所公认的良好的主张,世界各国都在遵循着他,可是只有大陆上的共党违背了人民的意愿,这也导致了天怒人怨。”

回到台湾的第二天,蒋介石就接见了孙科。当时蒋介石紧紧握住孙科的手,对他讲道:“你回来了就好,以后有时间了可以去周围走一走看一看,去见见那些以前的老朋友,也可以散散心。”

听到蒋介石的话,孙科当即就向蒋介石表态道:往后,我愿在蒋公领导下努力工作。”

在台湾,因为孙科的特殊身份,他被各式各样的人物邀请,曾参与各种活动,他的行程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而他则是在任何场合发言,全都是老调重弹。

孙科的这一番“表演”,最后也获得了蒋介石的青睐,就在他回到台湾后的第二年,他就被蒋介石提名为“考试院院长”一职。

1973年8月,孙科忽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就来到了医院治疗,经过医生的诊断后,他被确诊为患上了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衰竭。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后,孙科就在台湾一家医院离开了人世。那一年他82岁。

当孙科去世后,蒋介石立即让严家淦、蒋经国主持成立了治丧委员会,并为其颁发了治丧令。

在孙科的追悼会上,蒋介石对他评价道为“革命元勋”。

对于孙科这样的近代史人物来讲,盖棺也未必能够定论。

纵观他这一生,实际上也是近代中国寻求国家发展道路的一个缩影,他空有着“国父”独子的光环,可是对中国的国情却是一无所知,更无法满足国家的现实需要。

因此,每到历史关头,他总会出现摇摆不定,处处充满了矛盾与纠结的情形。

1 阅读:142
历史的丰碑

历史的丰碑

有些人我们要永远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