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逃往台湾时飞机超重,宁愿带2箱黄金也不带随从,结局如何

少开史文 2025-02-26 17:21:40

这绝对是体现阎锡山贪财最明显的一件事了。

1949年12月9号那天,阎锡山和陈立夫这些国民党的大佬们急着坐飞机逃到台湾去。可问题是,飞机超载了。大家伙儿的眼睛都盯上了阎锡山,为啥?因为他带了俩沉甸甸的大箱子,里面装的全是黄金。大家都等着看他咋办呢,结果阎锡山的决定让人大跌眼镜。你猜怎么着?他宁可让自己的家人和手下下飞机,也不肯丢下那两箱金子。

那时候,阎锡山解释说,他的全部家当都搁在山西了,手头就剩这两箱金子,还得靠它们养活手下和家里人。可就连他身边的人都不买他的账。阎锡山见山西快守不住了,早就悄悄往外头运金银财宝了。毕竟,他在山西扎根了38年,人称“山西王”呢。

他在那些军阀里头,是出了名地爱钱也会捞钱。被徐帅赶跑那会儿,他差点把山西的财政给搬空了,这事儿陈立夫他们心里明镜似的。后来听说阎锡山从山西弄了不少钱到上海,他们还专门找上门去,想捞点好处。结果阎锡山不买账,两边差点没打起来。最后,那些钱都被阎锡山的小舅子徐士珙悄悄运到日本去了。

现在阎锡山的一言一行,让飞机上的众人都看不起他。一到台湾,陈立夫就气呼呼地向蒋介石大吐苦水,还添了不少猛料,因为他们心里都清楚,蒋介石和阎锡山向来不对付。

阎锡山和蒋介石之间,到底有啥纠葛呢?

阎锡山追随孙中山,比蒋介石要早得多,但他可不是冲着革命去的,主要是为了自己那点小九九。所以,一瞅见袁世凯势力大了,他立马就转投袁世凯那边了。因为这样,袁世凯还挺看重他,让他回老家做了山西督军。打那以后,山西这块地界,就被阎锡山牢牢抓在手里,一管就是好几十年。

从阎锡山的行为举止里能瞧出来,这家伙就是个为了权力谁强就跟谁的家伙。一开始他站队袁世凯,想让袁世凯当皇上,等袁世凯垮了,他又转头抱段祺瑞的大腿。就靠着他这种见风使舵的手段,他把山西的军事和政治大权都牢牢抓在了自己手里。

后来,山西就成了他的地盘,就连后来的蒋介石也对他束手无策。

说到他和老蒋为啥不对付,原因挺明显。老蒋啊,一门心思想把全国的军队都攥在手里。阎锡山哪是那么容易就范的人?他先是把冯玉祥给扣了,想给老蒋点颜色瞧瞧,这么一来,他自己也就坐上了仅次于老蒋的第二号交椅。后来,他还多次琢磨着要让老蒋下台呢。

抗战那会儿,阎锡山一门心思想要稳住自己的位子。他就像那墙头草,风吹两边倒,不管是蒋介石、共产党,还是日本人,都在他心里掂量来掂量去。最后,他琢磨着跟共产党联手抗日。因为他不买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那套账,再加上之前两人结下的梁子,蒋介石一直把阎锡山当成心头大患。

阎锡山心里对蒋介石那人摸得透透的,明白自己去了台湾,日子肯定不好过。

阎锡山最后到底咋样了呢?

阎锡山到了台湾后,日子肯定不好过。虽说那时他是行政院的一把手,为了跟老蒋一起反攻,他也弄了些政策。但他啊,说到底就是蒋介石手里的一枚棋子,老蒋心里根本不信任他,怎么可能让他长期占着那个位子呢。到了1950年头上,蒋介石觉得时机到了,打算把他踢开,于是决定重组行政院。

那时候,阎锡山虽然还挂着行政院长的名头,但实际上已经没啥实权了。他得应付因为机构变动带来的各方压力,心里也清楚这是蒋介石在逼他主动下台。没办法,阎锡山只好辞去了行政院长的职位,找了个安静的地方躲起来隐居。

他心里其实是想离开台湾的,因为他的孩子们大多都定居在美国。但蒋介石对他不太放心,不让他走。所以,到了晚年,他只能过着穷困又孤单的日子。

他为啥当时带那么多钱,后来又变得那么穷呢?主要是因为他得养活一大堆子女和亲戚,还有之前在山西跟着他的那些部下。

1960年的时候,阎锡山在台湾离世了。

0 阅读:24
少开史文

少开史文

分享原创内容,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