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安然公司从默默无闻到迅速崛起成为美国第二大能源公司,却又以一种极其震撼且不光彩的方式轰然倒塌,其背后的故事充满了贪婪、欺诈与权力的纠葛。
011985 年,美国安隆公司收购休斯顿天然气公司,由此诞生了安然的前身。
令人诧异的是,被收购方的总裁肯尼斯竟反客为主,掌控合并后新公司大权,还将公司更名为安然。
此后直至破产,肯尼斯稳坐董事长之位,成为安然丑闻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与布什家族关系匪浅,布什家族以石油发迹,根基在德州,而安然总部位于休斯顿这一石油之都。早在里根执政、老布什主管能源工作时,肯尼斯就与布什家族往来密切,小布什甚至亲昵地称他为 “Kenny boy”。
2000 年小布什竞选总统,肯尼斯派出私人飞机助力,小布什当选后,外界一度传言肯尼斯将出任能源部长,安然股价也随之飙升至历史最高的 90 美元每股。
安然的腾飞,离不开当时美国盛行的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上世纪 80 年代起,该机制在上市公司中广泛普及。以安然为例,为推动股价上扬,董事会给予高管丰厚期权激励。如给肯尼斯的期权合同,使其能在未来以特定价格买入大量股票,若股价上涨,便可从中谋取巨额收益。
1998 - 2001 年短短四年,肯尼斯从股票期权和限售股套现 3 亿美元,同期薪水加奖金仅 1800 万美元。期权激励本意是将高管与公司利益捆绑,然而当它成为薪酬主要来源,高管们为追求股价高涨,不惜冒险投资高风险项目,一旦项目失利,为稳住股价、逃避责任,便走上造假之路。
安然初始主营业务是管道运输,盈利稳定却缺乏成长性,股价难有起色。
里根政府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能源行业监管放松,油价管制放开,肯尼斯瞅准机会,于 1986 年进军原油期货市场。
起初获利颇丰,但年末审计却发现期货交易部做假账私吞利润,肯尼斯因不舍利润,不仅未惩处,还纵容其继续,结果次年因杠杆失控,险些破产。
1989 年,肯尼斯求助麦肯锡,结识哈佛高材生斯基林。
斯基林提议利用能源管制松动、价格波动之机,开拓天然气衍生品业务,打造类似美林、高盛的金融公司。肯尼斯慧眼识珠,高薪挖来斯基林,成立安然资本,开启业务转型。
斯基林不负所望,推动天然气银行业务成为核心业务,安然摇身一变成为全美最大天然气交易商,还从能源管道公司转型为金融公司,净利润与股价齐飞,斯基林也声名鹊起,1996 年被提拔为 CEO,同样手握巨额期权。
02在斯基林领导下,安然疯狂扩张。
一方面投资海外能源市场,足迹遍布多国,却频频受挫,如在印度投资电厂血本无归,在英国收购水业亏损惨重;另一方面进军宽带等新领域,蹭互联网泡沫热度,提出超前却不靠谱的 “宽带交易所” 概念,股民盲目追捧,股价暴涨,实则业务亏损不断,黑洞渐大。
此时,财务造假大师法斯托登场,他担任 CFO 后,祭出三大造假手法。
其一为资产证券化,以 LGM 私募基金为例,通过复杂协议安排,掩盖宽带项目亏损,最终因巨额计提亏损引发投资人信任危机;其二是以市值计价衍生品合约,借助游说证监会获得操纵利润大权,随意更改合约账面价值;其三是关联交易虚增收入,成立数千家子公司,构建金字塔式结构,通过内部倒手交易虚构巨额利润。
在造假支撑下,1996 - 2000 年,安然财报净利润逐年增长、超市场预期,股价从 15 美元涨至顶峰 90.75 美元。
期间虽有美林证券分析师质疑,却遭法斯托施压被炒鱿鱼。安然在美国政商两界人脉深厚,为众多议员提供竞选资金,更是小布什的大金主,华尔街金融机构也与之深度捆绑。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安然自编自导的财务骗局破绽百出。
其闹出的加州电力危机成为导火索,最终债务压顶,在 2001 年宣告破产。
这一事件不仅让安然数千员工失业、投资者血本无归,更引发美国乃至全球对公司治理、财务监管的深刻反思,成为商业史上一块醒目的警示碑,时刻提醒着世人资本若背离诚信,必将走向毁灭深渊。
文本来源@春阳笔记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