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1981年3月,宋庆龄起床拿东西时不慎跌倒在地,尽管没有出现骨折的情况,但医生在为她做检查时,却发现宋庆龄患上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宋庆龄经常出现发烧、全身不适的病症,再也无力下床。
两个月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要在人民大会堂,为宋庆龄举行荣誉法学博士的授赠仪式。当时秘书已经针对宋庆龄的身体情况做了两种方案,一是现场播放宋庆龄的讲话录音,二是宋庆龄亲自出席。
在活动的当天下午,宋庆龄坚持要亲自出席。工作人员用轮椅将宋庆龄抬下楼,用较高的面包车一路将宋庆龄送到了人民大会堂的地下室,然后乘坐电梯直接进入会场。
在全体人员提心吊胆中,宋庆龄手持讲稿,用流利的英语精神抖擞地发表了二十分钟讲话。等仪式结束,宋庆龄躺在轮椅上,再也不起来了,这一次隆重的仪式和讲话,已经耗费了宋庆龄的全部体力和精力。
这是宋庆龄此生最后一次公开露面,自此宋庆龄就抱病卧床,陷入了经常性的昏迷之中,靠着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勉强维持着生命体征。
在公开露面十天后,宋庆龄从昏迷中醒来,看到满屋子的医务人员和医疗器械,立刻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好不了了。听着窗外安安静静,宋庆龄问起了花匠安茂成,说自己想听小安唱歌。
安茂成闻讯随手抱起一盆月季花,快步上楼走到宋庆龄的病床前。宋庆龄看到小安抱着自己最喜欢的花,浮肿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还吩咐身边人给小安拿冰淇淋吃。
“怎么……最近没、没听见你、你唱……歌呀?”宋庆龄吃力地问道。安茂成顿时鼻子一酸,冲着宋庆龄点了点头,放下花就走出了卧室。在和其他的领导商量后,安茂成站在楼梯口,轻声唱起了宋庆龄平时喜欢听的歌曲……
三天以后,宋庆龄又一次奇迹般地清醒过来,而且精神头比以往几次都要好。根据人们的经验,这是回光返照。恰好廖承志赶到了宋庆龄的家中,用英语大声地问宋庆龄感觉怎么样。
“你们为我做的一切,我很感谢。”宋庆龄大口喘了几口气,用英语轻声说道:“如果我发生了什么问题……”说到这里,宋庆龄已经无力再说下去,廖承志满含泪水赶忙说:
“请放心,我们将按照你的吩咐去做,一切照你的意思去做。”
5月28日晚上,宋庆龄的病情急转直下,卫生部的领导和专家持续了20多个小时的抢救,终于无效。趁着前来吊唁的中央首长还没抵达,宋庆龄身边的两名保姆抓紧时间,按照宋庆龄生前的嘱咐,为宋庆龄整理仪容,并将一块绣着兰花的小手帕塞进宋庆龄的右手。
一周以后,宋庆龄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第二天上午,以邓颖超为首的中央领导,护送宋庆龄的骨灰回上海,安葬在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尽管当天天气炎热,但墓园里仍挤满了前来送别的各界人士。邓颖超护送骨灰抵达后大为感动,为了不让大家等的太久,拍板决定葬礼提前开始。
就这样,原定于十点整的葬礼提前了五分钟。面对着宋庆龄的遗像,邓颖超不禁流下了泪水,心中默默地说道:
“如果你在场,也一定会同意我这样做的。”
1924年,孙中山受邀北上,途经天津时,邓颖超第一次见到了宋庆龄。不久,孙中山病逝,国民党内右派分子杀害廖仲恺,公然分裂革命。在这紧要关头,宋庆龄挺身而出,促使国民党“二大”如期召开。
在国民党“二大”期间,邓颖超作为中共代表也参与其中。在宋庆龄的号召下,邓颖超等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共同努力,稳固住了国民党基础,推迟了统一战线的破裂。
在大会选举中,宋庆龄当选中央执行委员,邓颖超当选候补委员。国民党“二大”也成为邓颖超和宋庆龄合作共事的开端。
北伐战争以后,邓颖超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人一起领导妇女运动。然而就在北伐进行得如火如荼得时候,蒋介石叛变革命,国共合作最终破裂。宋庆龄先是流亡海外,回国后拒绝参加任何政治活动,坚决与蒋介石得独裁统治作斗争。
而邓颖超则转入隐蔽战线,四年后回到中央苏区,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
在这一段时期,邓颖超和宋庆龄虽然接触不多,但奋斗的目标是一致的,用各自的方式坚持革命斗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邓颖超受中央派遣来到武汉,继续从事妇女统战工作。为了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邓颖超远赴香港会见宋庆龄、何香凝及各界人士。随后两人前往广州,推动华南地区的抗日爱国运动和妇女运动。
在广州妇女团体抗敌工作协会后,邓颖超和宋庆龄一起经过短暂的工作,又因抗战形势的变化而不得不分开。此后三年多的时间,邓颖超和宋庆龄虽然天各一方,但在工作中仍相互支持。
1941年,宋庆龄回到重庆,蒋介石借接待之名,将宋庆龄软禁在宋霭龄的家中,还派人暗中密切监视。期间,邓颖超多次前去看望,想办法躲过特务,和宋庆龄谈论了许多,避免宋庆龄积郁在心。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和周恩来联名致电宋庆龄,请她北上共商国是。宋庆龄复电称自己身体抱恙,不如等上海解放再见面更为稳妥。等到上海解放后,邓颖超立刻被派往上海,亲自接宋庆龄到北平,毛主席率领一众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亲自接站,为宋庆龄接风洗尘。
在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宋庆龄当选副主席,并兼任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尽管国务活动繁忙,但宋庆龄仍一如既往关注妇女儿童工作,经常和担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一起讨论重要问题。
作为妇女运动的先驱和领导者,邓颖超和宋庆龄在各个方面为取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而不懈奋斗。
多年的友谊让邓颖超和宋庆龄在生活上亲如姐妹。由于工作需要,宋庆龄经常需要在全国各地跑,但每次回到北京和离开北京,邓颖超都要亲自迎来送往。宋庆龄虽然身居高位,又年长于邓颖超,但她从不以革命前辈自居,和大家一样尊称邓颖超为“邓大姐”。
作为二十世纪两位最杰出的女性,邓颖超和宋庆龄的身上有着许多令人惊讶的相似之处。
首先,邓颖超和宋庆龄都有一个伟大的丈夫。出于革命的需要,宋庆龄选择了年长自己一倍多的孙中山,而邓颖超在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中,与周总理相识,之后二人相互支持、相互欣赏,最终成了患难与共的革命伴侣。
其次,邓颖超和宋庆龄都是妇女运动的先驱和杰出领导者。宋庆龄从小留学美国,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回国之后投身妇女解放运动之中。而邓颖超则不同,她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从小就体会了旧社会男女地位的不平等,因此在上学之后,邓颖超毅然投入女权运动的热潮。
在1925年前后,邓颖超和宋庆龄走上了领导妇女运动的舞台,同时也开始她们之间的亲密合作。
最后,为了革命事业,邓颖超和宋庆龄都失去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但却不妨碍她们具有一颗伟大的慈母之心,被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为“邓妈妈”和“宋奶奶”。
邓颖超和周总理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他们却将自己作为父母的慈爱之心,给了那些烈士子女,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比一般父母给予他们的感情还要多。在看到沿街乞讨的难童,邓颖超也总是己继想办法抢救他们。
在抗战时期,邓颖超四处奔走,促使战时儿童保育会成立,邓颖超亲自担任常务理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邓颖超就让保育会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分会,一直到抗战结束,保育会共抢救、教育了三万名难童。
而在宋庆龄的一生中,始终将革命斗争和儿童工作紧密相连,把关心儿童和人类命运视为一体。抗战时期,宋庆龄为各地的孤儿院、福利院提供医疗、物资援助,解放后更是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妇女儿童的社会福利事业上。
尽管邓颖超和宋庆龄的出身、背景大不相同,但她们最终都走上了革命道路,成为革命生涯中密切配合的亲密战友,并将自己所有的爱,奉献给了自己所追求的伟大的妇女儿童事业,永远值得后世所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