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一过,每年最为溽热的时节来临。高温加上阵雨的双重暴击,给有车一族带来了诸多难题:燥热天气让人急躁,甚至诱发“路怒症”;路面湿滑导致车行缓慢,拥堵司空见惯;恶劣天气造成视线受阻,交通事故多发……在此情况下,进一步确保行车安全,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课题。
但事实上,一些车主仍对行车安全缺乏科学认知,尤其是某些“老司机”对驾驶技术过度自信。对此,中汽测评技术专家为公众带来一系列安全提示。
小心行得万里路,小习惯降低大风险
有数据统计,雨天驾车的交通事故比平常高出5倍。而在所有交通事故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比高达96%。由此可见,人是最好的“安全配置”,具备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良好驾乘习惯,是对自身安全的最大保障。
雨水天气,车身周围的光线变得昏暗,再加上雨水冲刷与车窗雾气交相作用,这些都严重地阻碍了驾乘视线,增加了出行安全的风险。所以,拥有良好驾乘习惯的出行者,准备出发前,一定会先检查车辆的雨刷器、雾灯和前后窗除雾装置能否正常使用。
看似不经意的三个小习惯,却能让车主在行车时看清车前后路况,有效预防意外的发生。
看准安全车,AEB是重要考点
甄别使用安全车辆,尤其是选取安全性能高、辅助驾驶功能齐全的车辆,更是从源头为生命保驾护航。提及辅助驾驶,AEB则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功能,在不同时速行驶下,它可以智能分析出与前方行人或车辆是否存在碰撞风险,并自动发出预警甚至制动。
今年是C-NCAP在中国实施的第15周年。这十五年来,在C-NCAP推动下,ESC、AEB等主动安全功能配置率逐步提升。如今实施的2018版C-NCAP规程中,便包含AEB在内的主动安全测试项目。参与测试的车型,必须在包含AEB测试在内的主动安全评价项目中达到一定分数,才有可能获得高星级安全评价结果,保驾护航中国汽车消费者安全出行。
据悉,即将于明年1月正式实施的2021版新规程中,C-NCAP还将进一步加强车辆安全辅助系统方面的测试,新增车道偏离报警、盲区监测等多项内容。在15周年之际,C-NCAP也将开启系列活动,深化大众对汽车安全的认知,助力汽车安全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护航用户的驾乘安全。
毫厘之间见真章,湿地制动尤为关键
雨天交通事故频发的一大诱因,便是湿滑的路面。
有数据统计,同款车型、同等时速下,湿滑路面的制动距离至少要比干地制动距离延长10%。而制动距离每增加一厘米,都会加大行车安全的风险。毫不夸张地说,雨天行车,主要考验车辆的便是其湿地制动性能。驾驶一台湿地制动距离短、驾驶性能高的车辆,或成为异常天气下保命的关键。
那么,如何评判一款车型的湿地制动性能呢?中汽测评旗下的另一大项目——中国汽车消费者研究与评价规程CCRT自2018年发布以来,一直将湿地制动作为汽车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客观模拟消费者的实际用车场景,测试车辆在湿滑路面从时速80km/h制动降速至20km/h,以此测试湿地制动距离。以消费者常用的紧凑型轿车为例,CCRT截至目前已完成的此类车型测评结果中,80-20km/h湿地制动距离平均成绩为29.2米,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在选购使用车辆时,出于驾乘安全考量,至少要选取比平均湿地制动距离更短的车型,并在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谨慎驾驶。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一言以蔽之,雨天安全出行,与驾乘人员的安全意识习惯、安全车辆的选取和使用息息相关。中汽测评也将与交通参与者一道,继续以技术与科普结合的方式,护航公众购车和用车安全,共同守护一路上“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