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百将传,北宋,李继隆

心影史踪 2023-04-14 11:42:25

李继隆,字霸图。上党人,是枢密副使李处耘的长子,李继隆幼年时在伯父李处畴家生活。成年后,李继隆因父亲的功劳被荫补为供奉官。父亲李处耘被贬淄州,李继隆也被削职为民。适逢长春节,李继隆与其母入贡,被官复原职。

乾德年间,后蜀虽平,但蜀地在经历全师雄之乱后,仍然"寇盗犹梗",李继隆于是被任命为果州、阆州监军兼巡检。 他的母亲吴氏见到爱子将要远征,不免担心,于是找来一些当年丈夫的老部下辅佐李继隆。李继隆一口回绝道:"此次出行,孩儿自有一番成就,怎么需要这些人,希望您不要担心这些。"吴氏欣慰之余,让李继隆出行。

恰逢征伐江南,李继隆率领三百士卒守卫邵州,仅有大刀盾牌。蛮贼数千人在长沙以南布阵,截住他们的道路。李继隆率领士卒奋力作战,贼军大败而逃。李继隆手脚都被毒箭射中,获得良药才得以痊愈,所辖士兵死伤的有三分之一。太祖听说了他的勇敢因而器重他。

开宝七年,宋军攻南唐时,李继隆又跟随李符管理荆湖漕运,供应征南各军。南唐军因为宋军不善于水战,经常派出水师切断运粮通道,李继隆多次与他们作战,屡屡击败他们,最终粮食全部安全送达。

太祖发现了李继隆的才能,又追念其父的功勋,想要加以提拔,于是对李继隆说:"南唐都城江宁府平定后,你要拿着捷报来,朕会厚赏你。开宝九年二月,李继隆因平南唐之功,被任命为庄宅副使。 后随太祖驾临洛阳,被改授为御营前后巡检使。

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宋太宗赵光义先派大将潘美等挥师北上,围攻北汉都城太原,赵光义于二月率军亲征,李继隆担任四面提举都监,一如既往"奋以先登,勇常冠军"宋军在在白马岭之战中击退了支援北汉的辽军,北汉灭亡。

赵光义企图乘战胜的余威,一举夺取幽云地区。同年五月,宋太宗还师至镇州即转兵北上。李继隆与郭守文领先锋军击破辽军数千人。宋军推进很快。六月,大军至幽州城南,包围幽州时,李继隆又与郭守文担任先锋,败辽军于湖翟。 此时,因太宗的失误,宋军在高粱河之战中受契丹名将耶律休哥的反击,遭遇惨败,宋军各路人马都慌忙败退,只有李继隆所属部队且战且退,安全撤离,耶律休哥看后大吃一惊。

战后,李继隆因功被命为镇州都监。太宗为防备契丹乘胜南侵,授诸将阵图,命令他们,如果契丹来犯,须按图布阵,交代完之后,他才自金台屯南返,七月二十八日还至东京。

辽军随后转入反攻,辽国派耶律休哥和大将韩匡嗣带领大军直抵满城。宋军按照太宗的部署分为八阵对峙,但有人提出八阵的部署力量过于分散,应该改为二阵,大将崔翰恐怕违反太宗的命令不好交待,犹豫不决。当时身为监军的李继隆当场表示"事有应变,安可预定,设获违诏之罪,请独当也"。宋军于是做了违背太宗意图的正确变阵。一场大战过后。辽军惨败,被斩首万级、俘三万,宋军杀敌约八万人。

太平兴国七年,辽景宗亲率三路大军南下,李继隆随潘美迎战于雁门。潘美以曹光实为先锋,击溃了辽军。李继隆和潘美乘胜追击,攻破了辽军二十五寨,斩首三千余级,俘获万人,一直追击到辽国境内的灵丘才返回。

雍熙二年,党项首领李继迁叛乱,太宗命李继隆率军攻打李继迁。李继隆从银州以北出兵,打败悉利各族,李继迁狼狈逃走。宋军追击败军数十里,斩首三千余级,俘获蕃汉老幼一千余人,杀死代州刺史折罗。战后,李继隆被加封为环州团练使并护高阳关屯兵。雍熙三年,太宗发动第二次幽州战役。李继隆跟从曹彬征伐幽州,箭射中左大腿,血流到脚跟,仍俘获辽军显贵大臣一人。因太宗与曹彬的错误,宋军惨败,各路人马伤亡惨重。但李继隆部"军成列,虏不敢击",有秩序的撤到了宋境,驻于定州。当时有数万败兵溃散到定州,形势混乱,李继隆按照太宗指示,从容的安置败兵,受到太宗的表彰,被改授为侍卫马军都虞候、武州防御使。端拱元年,李继隆获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保顺节度使。九月,又被任命为定州都部署。

端拱二年,耶律休哥再率三万铁骑南侵,宋朝内部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人建议放弃威虏军。李继隆表示反对,他召集镇、定、高阳关精锐万人,毅然出发运粮,归途中渡过徐河后,遭到耶律休哥追击。李继隆密令大将尹继伦偷偷进至辽军后背。凌晨,尹继伦乘耶律休哥不备,突袭辽军,辽军正在用餐,不及防备,顿时陷入混乱。尹继伦杀入辽军大营,差点砍断了耶律休哥的手臂,使其狼狈逃窜。但辽军毕竟人多,很快组织反击,尹继伦渐渐支持不住,连连败退。此刻李继隆和大将王杲、范廷召领兵杀到增援。徐河战后,宋辽战争形势为之一振,此后十年,辽军不敢再次大举进攻。宋真宗即位后,改命李继隆领镇安军节度使、检校太傅。一月后被召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解去兵权,回到镇安军任职。景德二年二月李继隆逝世,享年五十六岁。宋真宗亲自前往李继隆家中吊祭,身穿丧服发哀。为他辍朝五日,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武"。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