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日本上

心影史踪 2020-09-12 06:32:40

早期的日本由许多氏族组成,每个氏族由世袭的祭司族长统治。将近公元1世纪末时,邪马台氏族征服其他氏族,建立了一个松弛的政治和宗教的霸权,其首领是天皇,其氏族之神成为全民族的神

据说一位来自九州的天皇带领人民北迁。这位天皇叫神武天皇。神武自称是太阳女神天照的后裔。虽然神武天皇的历史真实性不得而知,但是日本传统却将他视为日本的第一位天皇。

5世纪时期,中国开始对邻国日本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学者教日本人认写中国字,日本将中国字进行修改,并将它作为自己的官方语言。

大约538年,佛教由朝鲜传入日本它在日本所起的作用与基督教在欧洲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中所起的作用完全相同。学者、教师、工匠和僧侣从大陆渡海而来,随身除了带来新的宗教信仰外,还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他们说服日本宫廷将佛教作为国教。人们把旧寺庙夷为平地,在原地修建新的寺庙。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大化改新。

大约640年,孝德天皇定年号为“大化”,开始改革,按照中国的方式重组政府,废除奴隶制,设立学堂,建立文官制度。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

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实施这些和其他一些变革的目的是加强帝国的权力;与更早时候的氏族结构相比,这些变革的确起到了这样的作用。但实际上,日本天皇还远不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制国家无可争辩的首脑。

世袭贵族强行对这种中国式的重组、行政机构,作出了某些变更。虽然任命官员可能同中国一样要通过考试,任人唯贤,但贵族仍然成功得获得了显要地位和权力。同时,旧贵族还保留着大片的免税土地。这些土地成为国家行政体制外的采邑。

在这期间,藤原家族完善了两头政治,即双重政府体制。他们实际上统治国家,他们为天皇选择皇后,担任行政和军事的高级职务。而天皇则过着奢侈的隐居生活,既不治理朝政,也不与民众接触,他的主要职责是保证他的王朝世世代代有人继承,延续不断。这种双重政府体制始终以日本的形式保持下来,直到19世纪日本的国门被欧洲人打开为止。

在文化领域,日本以同样的方式修改了中国的模式。日本人借用了汉字,但发展了他们自己的书写体系;借鉴了儒家学说,但更改了它的道德标准,调整了它的政治学说,以适应他们的社会结构。在保留其本族的神道教的同时,日本人还接受了佛教,但对之作了修改,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需要。

以唐朝首都长安为模型,日本人首先在奈良,然后在京都建立了帝国新都。但其中的庙宇、楼阁、神龛和花园都具有日本的特征。帝国朝廷成为高度发展的文化和艺术活动的中心。

11世纪,紫式部女士在她的著名小说《源氏物语》中,以轻快的笔调描写了宫廷生活。但这部小说也反映了一个日渐颓废、几乎完全热衷于追求美感和肉欲的社会。这种堕落在下个世纪中变得更为严重,它有助于新的封建时期的到来;在新的封建时期,政权从帝国朝廷转入到勇猛有力的乡村武士的手中。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