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翠喜案:一场引发清末政潮的官员桃色风波

白驹说 2023-09-19 14:06:56

△沧桑破败的紫禁城(AI上色)

01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七日,北京颐和园仁寿殿。

一声清脆的咣当声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

几秒钟前,老太后慈禧一把将手中的白玉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溅了太监李莲英一裤子茶水。

见状,随侍的太监宫女们哗啦啦一齐伏在地上,将脑袋埋了起来。台阶下的几位朝臣也赶忙躬身行了一礼。

此时的慈禧正在大发雷霆。她手里攥着一份奏折,勃然大怒道:“把载振这个小兔崽子给我立刻带过来!”

眼见老太后气头上要出大事,大学士孙家鼐连忙上前一步,劝阻道:“事实之有无尚未可预定,遽加严谴,恐非体恤亲贵之道。”

慈禧听完,略微平复了下自己的情绪,面色也有所好转。随后对着载沣和孙家鼐忿忿道:“你们俩给我查,一定要彻查到底!“

”话说这两位调查官员的来头可不简单。醇亲王载沣,光绪之弟,溥仪之父,帝国未来的摄政王;另一位则是文渊阁大学士孙家鼐,当朝一品,曾经的光绪帝师。

到底是何等大事惹得老太后火冒三丈,竟出动这样的国级干部来彻查此事?

△慈禧在颐和园仁寿殿

02

二十世纪初的大清朝已是一副烂摊子。在挨完八国联军的一顿胖揍后,鼻青脸肿的古老帝国已经到了不得不变革的地步。就连老顽慈禧也深知,再不推行新政改革,清廷只剩死路一条,自己死后也没脸见自己的丈夫咸丰皇帝。

新政,意味着权力的又一次洗牌。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也拉开了新政改革的序幕。朝廷决定改革东北官制,新设黑龙江、吉林、奉天三省,因此增设一名总督、三名巡抚。

突然多了四个封疆大吏的空缺,朝堂一下子炸开了锅。无论清流或浊流、满臣或汉官,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而光绪三十三年的朝局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庆邸当国,项城遥执朝政。

庆邸指的是庆亲王奕劻,作为首席军机大臣,他是慈禧最为信任的宗室大臣。项城则是时人对袁世凯的称呼,因为袁是河南项城人。此时的袁世凯任职直隶总督,更是帝国最强战力——北洋六镇新军的实际话事人。

△庆亲王奕劻

这两位分别代表中央和地方最高权力的掌控者,出于共同利益结成朋党、沆瀣一气,实际把持着帝国的权柄,联合打压朝中其他势力。

尤其是庆亲王奕劻以及其子载振,为人资质平庸,位居中枢鲜有政绩,却又利欲熏心,敛财成性,专干卖官鬻爵的勾当。正因如此,许多朝臣都将行贿奕劻父子视为自己仕途升迁的捷径。

对于东三省督抚的人选,袁世凯也是颇为在意的。已经实际掌控中国北方的他已经对权力有了更大的想法。这次,袁世凯意图通过安插亲信将自己的触手伸到东三省。

而要办成这件事,袁世凯自然想到了老搭档奕劻父子。

03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二十六日,天津火车站。钦差大臣载振奉慈禧之命前往东三省视察政务,因换乘途径天津。

△载振(还是有点颜值的)

时任天津巡警总管的段芝贵一早便在车站恭候,段芝贵是袁世凯的亲信,早在载振离京前就接到袁世凯的通知,令他好生款待载振,于是,段芝贵安排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热热闹闹地将载振迎入了天津城。

晚上,自然免不了为载振接风洗尘。一番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之后,众人皆已微醉。此时,段芝贵看出载振意犹未尽,便领着载振前往天津大观园戏院看戏。

大观园内,今日的戏码是《花田八错》。红色的大幕缓缓打开,京胡锣鼓声开始响起,一名花旦踏着碎步走上台来,体态婀娜,身姿曼妙,宛如黄莺般的唱腔一声声钻入载振的耳中。

此刻的载振早已心猿意马,两眼呆呆地望着台上,目光只能跟着花旦的裙摆转动,竟是痴了。只听他口中喃喃道:“这是何人?”

段芝贵赶忙回答:“此女乃是津门梨园头牌杨翠喜。”

△津门头牌杨翠喜

一曲唱罢,段芝贵特意唤来杨翠喜,近看如花似玉的美人,载振更是欢喜。

段芝贵望了望流连忘返的载振,眼珠子滴溜一转,已酝酿出一个升官发财的好对策。

04

载振一离开天津,精通钻营之道的段芝贵便迫不及待地找到天津富商王益孙,授意他花费1.2万两白银为杨翠喜赎身。

另外,段芝贵知道光打点儿子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他老子。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于是,他一咬牙向天津商会会长王竹林借得巨资10万两白银,以给奕劻祝寿为名,将重金、美女以及其他贺礼一并送入庆王府。

果然,在钞能力和美女的作用下,奕劻和载振撸起袖子亲自下场为段芝贵推磨。再加上袁世凯也不失时机地推荐段芝贵出任黑龙江巡抚,一番运作之下,1907年4月20日,朝廷正式加封段芝贵为黑龙江巡抚。

△段芝贵,被戏称为民国第一皮条客

段芝贵终于得偿所愿,但他万万没想到,此举立刻引来了全国的唇枪舌剑。

原因很简单,你们吃相太难看了!

段芝贵此人并无科举功名,且当时只是一名四品道员,平日政绩亦乏善可陈。此番破格提拔为二品巡抚,连升三级跃居封疆大吏,其中的奥妙早已传得沸沸扬扬、尽人皆知。

4月30日,京报便刊发题为《特别贿赂之骇闻》的头条揭露此事,举国震惊。

此情此景,载振、段芝贵等人内心颇为紧张,但心想有当朝第一权贵罩着,又有哪个不要命的敢来拔奕劻的虎须。

还真有不要命的。

作为清流的御史赵启霖对此等荒唐之事忍无可忍,遂洋洋洒洒写下弹章,其中怒斥道:“段芝贵以无功可记,无才可录,并未曾引见之道员,专恃夤缘,骤跻巡抚,诚可谓无廉耻;在奕劻、载振父子,以亲贵之位,蒙倚畀之专,惟知广受贿遗,置时艰于不问,置大计于不顾,犹可谓无心肝!”

弹章飞入颐和园,至此掀起了一场晚清政坛风暴。

05

庆亲王府。

奕劻父子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堂内踱来踱去。

自从慈禧下令调查后,段芝贵已被撤职候审,而以瞿鸿禨、岑春煊为首的清流派政敌们岑也利用这次机会,开始大举弹劾奕劻。面对危机,奕劻也曾当面奏请慈禧,希望能亲自查办此案,但也没有得到老太后的恩准。

眼看载沣和孙家鼐即将启程前往天津查案,奕劻父子更是焦急万分。正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下人来报袁世凯差人求见。

袁世凯亲信一入堂便对奕劻父子施礼道:“王爷和贝子不必担忧,天津那边总督大人已安排妥帖。”

原来,事情败露后袁世凯就开始了善后工作。

他先是派人指示王益孙伪造了一份赎买杨翠喜做侍女的文书,后又遣人威逼王竹林销毁10万两的欠条,并严令王竹林否认此事。此次差人来京也是为了将杨翠喜从庆王府偷运回天津。

载振和杨小姐好不容易才得以在王府“太古里”花园手牵手散步,没几日便被棒打鸳鸯,不得不劳燕分飞。

△庆王府一角

待袁世凯将所有痕迹抹得一干二净后,调查组才抵达天津,开始顺着袁世凯的剧本逐一核查,自然没能查出半点奕劻父子贪赃枉法的证据。

孙家鼐在赴津调查前就曾对人说过:“如此行认真彻底清查,未免投鼠忌器,若以敷衍了事,不惟有负委任。”而同为皇族的载沣自然也是不希望奕劻垮台的。因此,对于这样的调查结果,载沣和孙家鼐大松了一口气,两位办案大臣欣然回京复命。

当慈禧读完载沣和孙家鼐联名呈上的调查报告后,当场便满意地采信了调查结果,并严令此案今后毋庸再议。随后更是少不了对奕劻的一顿宽慰,把庆亲王感动得当场痛哭流涕。

当然,事情闹得世人皆知,慈禧自然不会轻饶了“诬告者”赵启霖。赵启霖最终被清廷以“于亲贵重臣名节所关,并不详加查访,辄以毫无根据之词率行入奏,任意污蔑”为由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载振为藏娇,千载一时名大振。”

朝廷可以草草结案,但社会舆论可没那么容易糊弄过去。经过全国各大报纸数月以来的连载报道,奕劻父子名声扫地,满清宗室形象也大为受损。

△当时北京某报对杨翠喜案的报道

奕劻明白,此时如果再不做点什么,庆王府的招牌和前途可能就得砸在父子二人手里了。于是,他说服载振主动辞去一切职务,以堵住世人悠悠之口。一招“弃车保帅”,只为保住自己的朝廷地位。

慈禧也清楚奕劻的用意,便心照不宣,准了载振的辞呈,并勉励载振:“现在时事多艰,尔年富力强,正当力图报效,应随时留心政治,以资驱策,而有厚望。”

06

一场载振和杨翠喜的“花田错”,成了政敌攻击奕劻和袁世凯的把柄,搞得二人颇为狼狈。待他俩事后缓过劲来,当然是要找回场子的。

随后以奕劻和袁世凯为首的浊流派向清流派发起狂风骤雨般的反击,先后扳倒了瞿鸿禨和岑春煊,清流派大败亏输。

而慈禧和满族宗室也觉察到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汉族官僚集团正试图谋取更大的权力,于是开始刻意削弱他们的实权。几年后,袁世凯便被载沣罢黜,而“皇族内阁”也基本将汉官排除在中央权力中枢之外。

在汉族官僚集团日渐离心离德的情况下,无数奕劻这样的满清权贵们依旧不思进取、文恬武嬉,为了自身蝇头小利,孜孜不倦地在大清帝国风雨飘摇的根基上挖呀挖。

就这样,仅过了四年,辛亥革命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而来,大清王朝这座千疮百孔的腐朽大厦骤然倾覆。

END

2 阅读:115

白驹说

简介:坚持讲述真实、有趣的原创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