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谢贤生
编辑|t
引言自从《孙子兵法》出世以来,世界上的兵法、战术就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类型的战术,例如有名的游击战、歼灭战、阵地战等等战术,令人眼花缭乱,但又不得不佩服这每一种战术里面所蕴含的大道理。

(《孙子兵法》)
今天,小编就来各位来深入了解一种陆军战术:伏击战,探究伏击战几乎是屡屡得手,而敌人为什么不先进行事先调查、搜查的原因!
一、美军风险巨大的反伏击战首先,在解答为什么敌人不进行事先调查,甚至进行一波反伏击战之前,小编先来讲解一个例子。
在上世纪的六七十年代,美国入侵越南,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越南战争。在1966年的时候,北越人民军得到消息,在7月9日,美军的一支运输队将从安综出发到达明盛一地,而且美军的护卫兵力很少,可以打一波伏击战!

(越战)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人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就派遣了大量的士兵提前在中途美军的必经路线等待,看着眼前那些嚼着口香糖,吹口哨,大笑的美国士兵,越南人觉得这一仗肯定能赢!
伏击的计划按照越军预定的时间打响,但越军没料到,那些美军不但没有惊慌,反而配合默契,后续的兵力越打越多,在10分钟后,已经有一个步兵连和两个装甲骑兵连投入战斗,甚至大后方的美军基地都投射了大量的炮弹!

(越南人民军)
最终,越军苦战两小时,发现自己不仅没能够截获这批物资,反而被美军包围,在付出大量代价之后才逃出生天!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觉得,打反伏击战其实很容易,就算美军没有直接上山搜寻潜在的敌人,但仍旧打了一波漂亮的反击战,但其实,这种战术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美军就得提前泄露车队的行动时间和途径路线,并且在可能设伏的关卡部署兵力,但并不能完全杜绝危险!
而且这是以运输车队为诱饵,一旦后方的支援不及时,那这些人和物资毫无悬念会被越军抢占!

(越战美军)
所以一般来说,反伏击战是非常危险的,而在行军过程之中,想要让士兵去附近的山里搜查不仅危险,还非常浪费时间!
二、不探查的原因正所谓“兵贵神速”,军队害怕埋伏可以派遣小队在附近的山地里面搜索,查看有无潜在的危险,但这样一来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而且成效还不理想。
当那些小队发现敌人踪迹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传出讯号,等到敌人来袭的时候为时已晚,而如果敌人有意打骚扰战,那么整个部队更是烦不胜烦。

(德国闪电战)
在生活中,也有体现这样情况的俗话:“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天天防贼的道理”。
所以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部队行军都会提前探查路线,并且清楚掉其中可能的障碍,同时探查危险。而当真正行军的时候,部队往往是以速度为第一要素的,就算遭到了伏击,最多也就与敌人展开战斗,这样才是最高效率的做法。
“千日防贼,不如一日做贼。”这句话其实更能体现那些被打伏击战的队伍,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防备可能发生的危险,不如从根本上消除这些危险的可能性。

(中国军人主动出击)
在军事战略中,这意味着通过积极的行动和攻击,使敌人无法或不敢进行埋伏,从而确保自己的安全和成功。
除了上述的这些因素,伏击战非常复杂也是敌人不敢、不愿上前探索的原因之一,以我八路军的例子来说,我军就曾经打过很多复杂类型的伏击战,例如连环伏击、迂回设伏等,常常是打得日军措手不及,就算他们有所防备也无任何作用!
三、伏击战在八路军中的运用在1937年的10月份,当日军占领石家庄之后,他们派遣大军一路进犯太原,疯狂掠夺山西的煤炭资源,而孱弱的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在这种情况下,我八路军在刘伯承的率领下上前迎击!

(八路军战士)
事前,我军经过调查,发现日军第二十团的迂回军团将向太原开进,其中的辎重部队将经过七亘村、平定一带,所以我军提前在这里设下了埋伏。
刘伯承师长依靠地形的优势,制定出连环伏击的战术,准备将这股日军一口一口地吃掉!
在26日凌晨的时候,我军就突然向这群日军发动袭击,在两个多小时之后几乎全歼敌人!
按照常理来说,一般伏击过一次的地点,以后肯定是不能再继续使用了,但是刘伯承不同,他胆大心细,认为敌人也是这样想的,而且当前运输的通道只有这一条,他猜测下一次日军还是继续会经过这里!

(刘伯承)
当然,为了防止敌人发现隐藏的八路军战士,刘伯承让一部分的八路军佯装撤退离开,让敌人以为八路军已经走了,此处非常安全,等到28日,日军还是派遣少数的兵力护卫辎重,没过多久历史再次重演,这些日军被击毙了百余人,辎重也几乎都被我军抢走!
这就是刘伯承的连环伏击,就算日军有所准备,也是猝不及防的!
而迂回设伏的伏击战也是我八路军伏击战的一大亮点,在1938年的2月份,当时的八路军和日军正面相遇,但此时双方兵力差距巨大,为了保护地方百姓和政府的安全,左权将军直言:打!

(左权)
在朱德同意之后,他设置了两道防线,战争的伊始,我军就不断投掷手榴弹,以一个连的兵力,硬生生地挡住了3000余人的日本军,甚至将这些日本军打跑!
按理来说,敌败应趁胜追击,但左权却直接撤退,等到日军准备强行渡河的时候,左权一行人又来到了他们的面前,使得敌人寸步未进!
左权使用的迂回伏击不仅能抵挡住敌人,甚至还能杀敌!他利用身边的3个连兵力不断采取迂回战术伏击敌人的辎重部队,歼灭了200余人,还抢夺了大量的辎重物资!

(伏击战)
在迂回伏击这种战术下,就算日军不断派遣人员探索四周,几乎都没有任何作用!
结语总的来说,伏击战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敌人难以预料和防备,而且伏击战采取了巧妙的战术和策略,使敌人陷入被动。
而事前调查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也是敌人不采取行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釜底抽薪,反入圈套:一次失敗的伏擊戰告訴我們什麼.中国军网,2020-08-12
八路军伏击战术高.人民网,2020-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