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发变白,除了跟遗传和年龄有关系以外,还和身体里的“营养账本”脱不了干系。
尤其是几种关键维生素,少了它们,毛囊就像断了粮的小兵,打不出黑色素的“墨”,白发自然就冒出来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好好聊聊:哪5种维生素,能让你的头发活得更“黑”、更亮、更有生命力?

你以为白发是岁月的锅?现在连中学生都开始“抢跑”了。
现代生活节奏快,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三板斧下来,别说头发,连肝都想罢工。更何况,头发的“黑”靠的是黑色素细胞的产能,而它们最怕的,就是营养不良和氧化打击。再加上某些维生素的缺乏,黑色素生成链条一断,头发失去“染料”,自然就“褪色”了。
那么问题来了——头发到底缺哪几样营养?咱们慢慢聊。

先说个常识:黑色素不是凭空冒出来的,它是身体通过一套复杂的酶反应“制造”出来的,而这个过程,维生素B12可是大功臣。
B12参与DNA合成、红细胞形成,还能帮助体内的酪氨酸转化成黑色素的原材料。缺了它,黑色素工厂就像断电的流水线,啥也产不出来。

生活实例:
有位常年吃素的阿姨来找我看白发问题,检查发现她的B12严重缺乏。因为B12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里,纯素食者最容易“断供”。补了两个月B12后,她的白发不再“疯长”,头发光泽也回来了不少。
日常补法:
动物肝脏:比如猪肝、牛肝,每周吃一次;
鸡蛋、奶制品:早餐来个煎蛋+牛奶,稳稳的;
必要时补剂:尤其是纯素人群,补剂是必须的。

黑色素的制造离不开酪氨酸,而要把酪氨酸变成真正的黑色素,得靠一系列酶的帮忙,这里头,维生素B6就是那个“开工按钮”。
缺B6,酪氨酸只能“躺平”,黑色素产量大打折扣,头发当然说白就白。
一个冷知识:
你知道吗?有研究发现,长期缺乏B6的人群中,白发出现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食物推荐:
香蕉:补B6,还能改善心情;
鲑鱼、金枪鱼:海洋鱼类的B族维生素含量高;
坚果、全麦面包:适合作为日常零食或主食替代。

维生素D,大家都知道它管骨骼,其实它对毛囊也有大作用。
一项《柳叶刀》上的研究指出,维生素D缺乏会导致毛囊黑色素干细胞提前凋亡,简单说就是“黑发种子”死得早,头发没得选,只能白。
阳光是最好的“补药”,但现代人天天在办公室里泡着,很多人一查维D,低得让医生都皱眉。
补充建议:
每天晒太阳15分钟:手臂和小腿直接接触阳光;
吃点深海鱼、蛋黄、奶酪;
必要时补充维D3滴剂:尤其是北方冬季,阳光稀缺。

黑色素细胞最怕啥?氧化!
就像新鲜苹果切开后放在空气中会变黄一样,黑色素细胞也会“被氧化”。而维生素E,就是那个“抗氧化屏障”。
一个形象比喻:维E就像头发的“防晒霜”,没有它,黑色素一晒就“散架”。
日常吃法:
植物油(如葵花籽油、橄榄油);
坚果类(杏仁、核桃);
鳄梨、菠菜:绿叶菜是维E的宝藏来源。

很多人觉得维生素C只是“感冒药”,其实它在头发健康上也有一席之地。
维C的作用之一是促进铁的吸收,而铁是黑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素的重要催化剂。缺了铁,黑色素根本“产不出货”,维C就像那个帮你把铁从“仓库”抬到“车间”的搬运工。

小贴士:
吃富含铁的食物时,配上点维C:比如吃牛排时来杯橙汁,铁吸收率能提升一倍以上;
新鲜水果别削太早,维C遇光易氧化,现切现吃最好。

1.“洗发水的错”?——真相是:洗再贵的洗发水也救不了营养缺口
很多人长白发后第一反应是换洗发水,其实洗发水顶多清洁头皮,真要“养黑发”,得从内部调理。
2.“熬夜不会长白发”?——错!
长期作息紊乱会扰乱褪黑素和皮质醇分泌,影响黑色素细胞活性。不信你看,熬夜党白发率直线上升!
3.“白发多拔一根长十根”?——拔白发不会传染,但也别拔!
虽然这说法不够科学,但频繁拔发确实会伤到毛囊,甚至导致局部毛发永久性脱落。

在中医里,白发多与“肾虚”“血虚”有关。
古人说:“发为血之余”,头发的盛衰反映的是全身气血状态。比如:
肾气不足:头发早白、脱发;
肝郁气滞:情绪不畅,毛发无华;
脾胃虚弱:营养输送不给力,头发“饿瘦了”。
调理白发,中医常从肾入手,配合养血补气,如何首乌、黑芝麻、女贞子等,最好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服用。

说实话:能改善,但不是万能。
如果你的白发是因为营养缺乏、压力过大、生活方式糟糕导致的,那么调好营养、补足维生素、调整作息,头发真的有变黑的可能。但如果是遗传型的白发,效果可能就有限。
但至少,你能让“白发大军”不再扩张。

头发是健康的“晴雨表”,白发往往是身体在偷偷报警。
别等到白发满头,才想起来好好吃饭、睡觉和补营养。黑发不是靠染发剂染出来的,它靠的是你每天对身体的“投资”。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参考文献:
[1]刘晓明,李霞.维生素B12缺乏与早发性白发的相关研究[J].中国营养学报,2023,45(03):210-215.
[2]陈建国,李文静.维生素D与毛发色素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皮肤科杂志,2022,55(10):789-793.
[3]张丽娜,王晓峰.营养素对毛发色素合成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02):15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