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这首诗,总有人说是反诗,实在不敢认同。
一个人如果有造反之心,起码在造反之前,会有响应的动作。比如,招兵买马,和京城里的大臣来往,收买皇帝近侍,屯粮草造兵器 ……但是你看宋江,一个在县城里吃得开的小吏,仅此而已,你说这样的人,能去造反吗?
联系这首诗上面两句: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再来看看,你也会明白,宋江没有造反之心。
第一句“心在山东身在吴。如果光从字面意思来看,好像是说宋江心思在别的地方,好像是说宋江有造反之心。但这话如果是在曹营的关羽,或者身在曹营的徐庶说,(对于曹操而言)可以说他们有不臣之心,不够忠心,还想着旧主,想着离开,想着造反。问题是,宋江又不是在别人的势力范围,他一直在大宋范围啊,他怎么反?反了去辽国吗?
所以,如果你懂诗词,就会知道这话就一种意思,我虽然身体在山东这个小地方,只是做个小吏;但是我的心思可一直想着朝廷,想着能做个大官,实现远大的抱负啊。
再看下面这一句:飘蓬江海谩嗟吁。什么叫飘蓬江海?不就是类似文天祥的那句”身世浮沉雨打萍“吗?这是宋江感慨,自己的命运不好,命途多舛,如同大江大海之中,漂着的蓬草一样,起起伏伏,起起落落,一切都由风浪摆布,自己无法做主自己的人生。
就因为无法自主人生,所以他会“谩嗟吁”,这是表示很长时间(持续状态)的叹气,说自己决定不了人生,只能悲伤感慨,空自长叹。
这两句话连起来,意思就是 :我宋江虽然在山东,做一个小吏,只能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可是我的心思却一直在朝廷,我有能力做大事,为朝廷更好的效力。可是,我现在就像大海中的蓬草一样,身世浮沉,命运悲惨,自己都决定不了人生,非但没能实现抱负,甚至成了囚徒,真是令人无限悲伤。
了解这两句话,再看第三、四两句就好理解了。
他年,我如果实现凌云一样的壮志(做了大官,为朝廷排忧解难,甚至封侯拜相),我一定会嘲笑,黄巢的所作所为,不配称大丈夫。何谓大丈夫?那就是要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不是像黄巢那样,明明是大唐的臣民,却要去造反。
这么理解一下,是不是顺了?宋江要真要有造反之心,怎么会“敢笑黄巢不丈夫”呢?他应该是“敢道黄巢真丈夫”啊。
所以,这首诗,从头到尾都在说,宋江并不是要造反,他就是想做大官,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有能力的人。
宋江就像是辛弃疾,明明有壮志,有能力,有热情,想着为朝廷解忧,但就是实现不了这个志向,你说搁谁谁不憋屈?
前面那首《西江月》,也是这个意思。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这四句话,意思非常非常明显了。宋江自喻猛虎,但这头猛虎明明很厉害,却只能卧在荒山,利爪利齿无法去捕捉野兽,施展不开手脚。他自认为有权谋,有能力,却施展不了平生的壮志,很难受,所以是“忍受”。
当然,我知道,有人会骂宋江想做大官。每次看到骂宋江做大官的人,我特别好奇,宋江想做大官怎么了?他是为了能替朝廷做事,又不是为了贪污受贿,这有什么问题?要这么看,难道说辛弃疾也要被骂吗?
退一步说,就算宋江没有壮志,就是想单纯做大官,又有什么问题?那个时代,很多人不都这样吗?今天还有很多人想着考公,做大官呢,有什么问问题?
再往前看,宋江写这首诗之前,他的心思是这样的。
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睹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
你看,宋江想的是“他日身荣”,不是他日造反成功称帝。
再联系之前,宋江宁死不愿意去上梁山,父亲也告诫他不可落草梁山,好好改造,将来还是好男儿。怎么能说宋江有造反之心,写的是反诗呢?
再到后来,黄文炳诬陷宋江之后,戴宗问宋江有没有写过什么,宋江怎么说的?
宋江道:“醉后狂言,忘记了,谁人记得!”
喝多了酒,说了狂言,自己都不记得了,仅此而已。可是,黄文炳为了立功,巴结蔡家,硬是诬陷宋江写反诗,不是可笑吗?
一个没有势力,没有招兵买马,没有屯兵备粮的人,你说他造反?放在哪个朝代,不是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