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揽100亿!拿捏玄学的迪桑特,被体制内买疯了!

棠棣说社会 2025-01-28 18:36:35

中国运动巨头换位!安踏再次超越耐克,稳坐中国运动市场第一。

1月8日,安踏集团公布了2024年运营情况,数据显示:公司全年营收增长明显,而迪桑特在内的所有其他品牌,更是实现了40-45%的增长。

提到迪桑特,很多人对它的了解还不深,但其实这是“安踏太子”丁少翔的得意布局之一。

迪桑特自2016年被安踏收购并引入中国市场后,便开启了一段高速发展的传奇之旅。

8年时间,销售额由当初的0.2亿元,到现在突破100亿元,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有望成为继FILA之后,又一个堪称安踏收购的成功典范。

如今,越来越多的中产男人,被这个“三箭头”硬控了。

迪桑特其实来源于日本,距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20世纪90年代,迪桑特进入中国,虽然在一线城市开了多家门店,但始终没有激起浪花。

2016年,安踏掌门人丁世忠的大儿子丁少翔,从英国留学归来后,去了日本进一步学习公司管理,为接班家族企业做准备。

也是这一年,安踏花费1.5亿元,与日本迪桑特达成一致,成立“迪桑特中国”,接手迪桑特在中国业务。

安踏拥有54%的股权,成为迪桑特第一大股东,并获得迪桑特在中国的独家经营、设计、销售及分销权。

进入中国后,迪桑特的具体事宜,丁世忠交给儿子丁少翔负责。

丁少翔接手之时,迪桑特在中国的销售额仅为0.2亿元,如何把迪桑特做大做强,成为他面临的首要问题。

2016年8月,丁少翔接手后的第一家迪桑特专柜,在长春开业,试运营2个月后,丁少翔就发现一个大问题。

迪桑特在中国没有生产线,全部由外国进口,交付日期很难保障。

据迪桑特内部人说:在需要产品的时候,我们的店铺却是空的。

丁少翔意识到,迪桑特想要在中国持续发展下去,一定要自产自足。

随后,有安踏做靠山的迪桑特,很快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生产线,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

而迪桑特的零售门店,也由2016年的6家,扩张到现在的200家左右,因为品牌定位中高端,所以门店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在近几年服装行业一路唱衰的大环境中,迪桑特能从中脱颖而出,得益于其清晰的定位。

迪桑特的目标用户是精英运动人群,定位高端。

据记者调查显示,迪桑特天猫旗舰店,店铺内的整体价格区间在1000-7000元,在售的羽绒服价位,普遍在2000-4000元左右。

被东北人称为行走的电褥子,这种鹅绒长款过膝羽绒服,券后价为3820元,远低于国产头部高端羽绒服。

凭借价格优势,和鲜明的格调,迪桑特牢牢锁住了中产阶级。

作为生意人的周吉表示,近几年买衣服,去得最多的专柜,就是迪桑特。

在他看来,迪桑特不仅有适合商务场合的商务装,也有适合运动的运动风,价格中等靠上,穿出去不掉价,而且和始祖鸟相比,迪桑特专柜多,现货也充足。

可见迪桑特早已成为中产人士的不二之选。

有意思的是,丁少翔的哥哥丁思榕接手的另一个品牌可隆,发展势头同样迅猛。

两个品牌,都靠玄学拿捏体制内的中年男士。

可隆向上的箭头logo,被称为“步步高升”,而迪桑特向下的箭头logo,则被解读为“心系群众,向下扎根”。

不仅如此,随着近几年滑雪运动爆火,也把以滑雪服起家的迪桑特,再次推到大众面前。

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之后,人们对于冰雪运动的喜爱,实现持续上涨态势。

两年时间,冰雪运动人数已达3.13亿人,仅2023年冬季,冰雪运动的参与者就达到2.64亿人。

通过这些数字,可见人们对滑雪运动的热情。

想滑雪,与之相应的装备一定不能少,而迪桑特正好符合人们的需求,在北京冬奥会后,迪桑特的销售额就实现47%左右的增长。

虽说迪桑特的主要销售渠道是线下,但它的线上销售成绩也不差。

据招商证券研报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迪桑特线上GMV实现12.67亿元,同比增长127.6%。

随着营业额一路高速上涨,迪桑特2024年有望突破100亿元营收,成为百亿运动品牌。

迪桑特在中国难逢对手,但在本土日本,却并不显眼。

过去几年,迪桑特在日韩两国的营收额,每年增速仅有个位数,且接近饱和,而中国市场同比暴涨91.8%。

看到中国市场一片大好,作为日本迪桑特最大股东的伊藤忠,决定改变经营策略。开始把日本迪桑特进行私有化,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

去年8月,伊藤忠公开表示,收购日本迪桑特,而这次的收购费用高达1826日元(约合89.47亿元人民币)。

如果这次收购顺利进行,那么作为迪桑特的第二大股东安踏,预估至少有10亿元落袋为安。

伊藤忠认为,私有化有助于向迪桑特倾斜资源,以及加大投资。

同时他还发布声明说:以后也会与安踏集团,保持一个良性的竞争关系。

据知情人士透露,私有化收购,并不影响安踏对中国迪桑特市场的操盘。

背靠安踏这棵大树,相信迪桑特的发展并不会太差。

如今越来越红火的迪桑特,并不满足于国内发展,它还一直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据内部人员透露:迪桑特已经在东南亚开出专柜,接下来也会陆续在新加坡等地,开出更多门店。

迪桑特的腾飞离不开安踏,如今,安踏稳霸国内运动市场首位,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成了它的羽翼。

从都市时尚运动风的 FILA,到专注户外探险等专业领域的萨洛蒙、始祖鸟等品牌,全方位地覆盖了消费者多样化的运动需求,构建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运动品牌帝国。

如今的安踏,凭借迅猛的发展势头,重塑了中国运动市场的格局,仅2024年上半年,安踏就实现了13.8%的增长,超过耐克中国50多亿人民币。

除了安踏,李宁在2024年表现同样亮眼,业绩再创新高。

中国运动品市场,从几年前耐克阿迪的主场,到现在安踏独步天下,最大的改变,是国货崛起。

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制造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球。

-END-

素材来源:

21世纪商业评论:《安踏少帅执掌,迪桑特坐望百亿》

澎湃新闻:《被寄予厚望的迪桑特,迎峰而上》

36氪:《用「顶峰精神」吹响集结号,迪桑特的冰雪时代》

作者:时间

编辑:柳叶叨叨

0 阅读:4
棠棣说社会

棠棣说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