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及作家介绍(1971年—1980年|第八期

思菱聊文化 2023-02-18 23:22:01
诺贝尔文学奖

英语: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瑞典语:Nobelpriset i litteratur 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 。

1971 —— 巴勃罗·聂鲁达

巴勃罗·聂鲁达

聂鲁达(Pablo Neruda,1904~1973),智利诗人。主要作品有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西班牙在我心中和代表作《诗歌总集》等。

他的诗歌既继承西班牙民族诗歌的传统,又接受了法国现代派诗歌的影响。

1971年,因《情诗·哀诗·赞诗》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情诗·哀诗·赞诗》内容概述:

不仅在赞美爱情,也在赞美性。作者以更富诗意和节奏感的诗句诠释了男人与女人最自然的关系。

光以其将尽的火焰包裹你。

出神而苍白的哀痛者,如是站着

背对黄昏那绕着你旋转的

古老的螺旋桨。

一语不发,我的女友,

独自在这死亡时辰的孤寂里

而又充满火的活力,

毁灭的白日纯粹的继承者。

一束阳光落在你深色的衣裳。

1972 —— 亨利希 · 伯尔

亨利希 · 伯尔

亨利希 · 伯尔(Heinrich Theodor Böll,1917~1985),德国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正点到达》、《与一位女士的合影》、《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等。

1972年,作品《女士及众生相》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于德国文学的振兴。”

《女士及众生相》概述:

是作者海因里希·伯尔的第一部小说《教堂边缘》的变体延伸,是审视纳粹主义恐怖统治的呼吁,是对战争和政治力量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毫无意义的苦难控诉。正因着猛烈抨击经济繁荣下的道德沦丧,批评社会和宗教机构的专横和虚伪。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1973 —— 帕特里克 · 怀特

帕特里克 · 怀特

帕特里克 · 怀特(Patrick Victor Martindale White,1912~1990),澳大利亚小说家、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人之树》、《风暴眼》等。

1973年,作品《风暴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史诗与心理叙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风暴眼》简介:

《风暴眼》是澳大利亚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奠定了他文学巨匠的地位。小说以亨特太太生命垂危到下葬这一时段内的活动为故事框架,通过她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既叙述了她享乐放荡而又充满不幸的一生。

悉尼,腐朽的豪宅中,年过八旬的伊丽莎白•亨特抗拒着死亡的来临。病榻前,一对受利益的驱使而归来的子女,三个性格各异的护士,一个小丑般的管家,一位正直却懦弱的律师,在这虚伪冷漠的家庭中,上演一出勾心斗角、爱恨交织的悲喜剧。曾经美貌放荡的伊丽莎白,贪婪地攫取一切,伤害着家人与朋友;死亡的临近却让她在半梦半醒中,找到了终其一生都未能寻到的至善境界。就像多年前,伊丽莎白在海岛上经历过的一样,痛苦的风暴会将虚无荒诞的生命荡涤一清,带来纯洁、静谧的风暴眼。

“怀特丰富独特的语言,时而庄严,时而多变,总是涌现着讽刺的辛辣,让这本巨著的每一段都值得细细品味……很难用语言来描绘《风暴眼》的宏伟、睿智,以及对人类迷惘的忠实写照。”

——《纽约时报》

1974 —— 埃温特 · 约翰逊 哈里 埃德蒙 · 马丁逊

埃温特 · 约翰逊 哈里

埃温特 · 约翰逊(Eyvind Johnson,1900~1976)瑞典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乌洛夫的故事》等。

1974年,作品《乌洛夫的故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于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叙述艺术”。

《乌洛夫的故事》简述:

《乌洛夫的故事》是一部自叙体长篇小说,共有4部。

第一部《现在是1914年》描写主人公乌洛夫离开父母去依附叔婶,过着寄人篱下的痛苦生活。为了谋生糊口他不得不靠笨重而危险的体力去充当烧窑童工。

第二部《这里有你的生活》描写他丧父之后进锯木厂当锯木工人。这时的他接触到了社会,亲眼目暗种种社会的不平,但他无法理解这些社会弊端的产生原因,于是他便如饥似渴地阅读社会科学书籍,希冀寻找解决办法。

第三部《切莫回头》描写主人公乌洛夫来到城市,喧嚣繁华的都市生活使他眼花缭乱,他在一家电影院里找到了工作,又同邂逅相遇的姑娘玛丽恋爱,然而好景不长,经济衰退的来临使他失掉了饭碗,纨绔子弟的炫财斗富使他失去了爱情。他在失业和失恋的痛苦交织之中醒悟过来,他不能够过于责备玛丽的爱富厌贫,而是这不公平的社会给他带来种种苦难。他又怀念起自己的故乡和父老旧友,但是要返回到昔日的生活轨道上去已是不可能了。他只有咬紧牙关,勇往直前。

第四部《青春的结束》叙述乌洛夫在认清了自己的遭遇之后,投身社会民主运动。

埃德蒙 · 马丁逊

哈里 · 埃德蒙 · 马丁逊(Harry Martinson,1904~1978)瑞典诗人。主要作品有诗作《现代抒情诗选》、《游牧民族》、《自然》、《海风之路》、《蝉》、《草之山》和代表作《阿尼亚拉》等。

1974年,作品《露珠里的世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1975 —— 埃乌杰尼奥 · 蒙塔莱

埃乌杰尼奥 · 蒙塔莱

埃乌杰尼奥 · 蒙塔莱(Eugenio Montale,1896~198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乌贼骨》、《守岸人的石屋》等。

1975年,作品《生活之恶》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里,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生活之恶》

我时时遭遇生活之恶的侵袭:它犹如喉管扼断的溪流暗自啜泣,犹如炎炎烈日下枯黄萎缩的败叶,又像是鸟儿受到致命打击奄奄一息。我不晓得别的拯救除去清醒的冷漠:它像是一尊雕像正午时分酣睡蒙眬,一朵白云悬挂清明的蓝天,一只大鹰悠悠地翱翔于苍穹。

1976 —— 索尔 · 贝娄

索尔 · 贝娄

索尔 · 贝娄(Saul Bellow,1915~),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奥吉•玛琪历险记》、《赫索格》、《洪堡的礼物》等。

1976年,作品《赫索格》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由于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赫索格》简述:

是美国作家索尔·贝娄的作品。该小说讲述一名20世纪60年代典型的美国犹太知识分子——主人公赫索格困惑于荒诞的现实,陷入了精神危机之中,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人类自身价值和人生意义的追求。他追求至真,试图把握自己命运,并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令人惊讶的执着。索尔·贝娄通过赫索格在精神混乱中的思考和一封封不曾邮寄出去的信件,揭示二战后,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1977 —— 阿莱克桑德雷 · 梅洛

阿莱克桑德雷 · 梅洛

阿莱克桑德雷 · 梅洛(Vicente Pío Aleixandrey Merlo,1898~1984),西班牙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天堂的影子》、《毁灭或爱情》、《终级的诗》、《知识的对白》等。

1977年,作品《天堂的影子》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天堂的影子》

空 气

比大海有过之而无不及,

比之宽广,比之静寂。

轻盈地飞在渺无人迹的高空

也可能有一天会长出外形和表皮,

人们在大地上感到你有人性并无处不在,

但空气本身并不知道曾在人们的胸腔中居住,

空气没有记忆力,但它不朽,

为人类不遗余力。

1978 —— 艾萨克 · 巴什维斯 · 辛格

艾萨克 · 巴什维斯 · 辛格

艾萨克 · 巴什维斯 · 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1904~1991),美国作家。主要作品有《撒旦在戈雷》、《卢布林的魔术师》、《奴隶》等。

1978年,作品《魔术师 · 原野王》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这种既扎根于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魔术师·原野王》简述:

《魔术师·原野王》是由《魔术师》《原始王》和三部短篇小说组成。讲述了一个有思想、充满激情的魔术师亚夏,从误入歧途到改邪归正的故事。该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生活烙印。

那天早上,亚夏·梅热一大早就醒了。他家住小城卢布林,乡亲们直呼其名,四面八方的人只管他叫“卢布林魔法师”。他每次外出跑一趟,回到家总是倒头就睡,仿佛全身的骨头都散了架,在床上迷迷糊糊地一躺就是一两天。妻子埃斯特给他端来小甜饼、年奶和一碟燕麦片,他吃完又昏昏沉沉地打盹了。鹦鹉尖叫;那只名叫约克坦的猴子吱吱呱呱;几只金丝雀叽叽喳喳。但是,亚夏不理睬它们,只是提醒埃斯特别忘了给马儿饮水。其实,他无需吩咐,妻子也会习惯地去水井打水喂马。那是两匹灰色的牝马,一匹叫卡拉,另一匹叫希娃;亚夏还给它们起了绰号,分别叫尘土和灰烬。

1979 —— 奥德修斯 · 埃里蒂斯

奥德修斯 · 埃里蒂斯

奥德修斯 · 埃里蒂斯(Odysseas Elytis,1911~1996),希腊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初生的太阳》、《英雄挽歌》、《理所当然》等。

1979年,作品《英雄挽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英雄挽歌》

对于那些人,黑夜是个更加惨酷的白天

他们把钢铁熔化,把土地嚼碎

他们的上帝散发着硝烟和驴皮味

每一声霹雳都是驰骋天空的死亡

每一声霹雳都是一个笑对死亡的人

——让命运随意怎么说吧,让命运

突然枪没打响,精神沮丧

弹片就径直向太阳中飞射

望远镜,准星,迫击炮,都因恐怖而冻住了

那么容易,像狂风撕裂白布那么容易,像结石刺透肺肝

钢盔滚落到左边……

根部只在土里震颤了片刻

然后烟散了,白昼便怯生生地

前来蛊惑这地狱般的淤泥

可是黑夜升起来,像条被踩的毒蛇

死神在边沿停了些时候

然后用那苍白的爪子深深地抠

他躺倒在烧焦的斗篷上

让微风在寂静的头发间流连

一根无心的嫩枝搭着他的左耳

他像一所庭院,但是鸟儿已突然飞走

他像一支歌曲在黑暗中钳口无言

他像一座天使的时钟刚刚停摆

当眼睫毛说着“孩子们,再见”

而惊愕即变成石头一片

他躺倒在烧焦的斗篷上

周围的岁月黑暗而凄冷

与瘦狗们一起向可怕的沉默发出吠声

而那些再次变得像石鸽的钟点

都来注意地倾听

但是笑声被烧掉,土地被震聋

也无人听到那最后的尖叫

整个世界随着那尖叫顿时虚空

在那五棵小松树下面

没有其他像蜡烛般的东西

他躺在烧焦的斗篷上

头盔空着,血染污泥,

身旁是打掉了半截的胳臂

他那双眉中间

有口苦味的小井,致命的印记

那儿记忆已经冻结

在那黑红色的小井里

不要细看啊,不要细看那地方那儿生命已经沧丧

不要细说啊,不要细说是怎么

梦的轻烟是怎么上升的

因为就是这样,那一顷刻,一顷刻

就这样啊,一顷刻将另一顷刻抛弃

而永恒的太阳就这样从世界走开了

1980 —— 切斯拉夫 · 米沃什

切斯拉夫 · 米沃什

切斯拉夫 · 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冰封的日子》、《三个季节》、《冬日钟声》、《白昼之光》、《日出日落之处》;日记《猎人的一年》;论著《被奴役的心灵》;小说《夺权》等。

1980年,作品《拆散的笔记簿》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拆散的笔记薄

因梦想而在这个世上受苦,就像一条河流。因云和树的倒影不是云和树而受苦,你爱过,希望过,但没结果。你追求过而且几乎抓住,但世界比你更快,现在你终于见到你的幻影。眼泪,眼泪 !但是我们后来才哭,在光天化日之下,决不在这时候。

本期推荐书籍:《情诗·哀诗·赞诗》、《生活之恶》、《天堂的影子》、《英雄挽歌》、《冬日钟声》。

这期有你喜欢的作家和作品吗,让我们在浩瀚的书海中来一场奇遇。欢迎大家讨论评价。

- END -

图片制作丨MLZ南国故里

编辑丨MLZ南国故里

内容丨MLZ南国故里

0 阅读:13

思菱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