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又会是什么局面?

殷红如似血 2025-01-08 10:03:12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到来。

时代的洪流裹挟而来,机遇与危机齐头并进。

中国共产党走到今天的顶天立地,靠的是总能审时度势,制定出一套合宜的策略,并敢于付诸实施。

尤其在变局中,正确的策略就是定海神针,稳住了方寸,成败兴衰便有了几分掌握。

说到变局,不得不提80多年前的西安事变。

内忧外患间,这场风波骤然席卷,意义之大,难以用寻常言语评述。

在那复杂莫测的局势下,共产党究竟是如何“力挽狂澜于既倒”?

如果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中国又会是什么局面?

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九一八事变,东北在铁蹄下沦陷;华北事变,民族存亡风雨飘摇!

蒋介石却高举“攘外必先安内”的旗帜,继续对内压制,宁肯放任外敌猖獗,也要优先剿灭抗日救亡的红军。

他下令张学良领东北军,杨虎城带第十七路军,围攻陕北的红军。

外敌虎视眈眈,内乱愈演愈烈,似乎天地间已无退路可走。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历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新的使命:联合一切抗日力量,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抵御外敌。

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上,面对日寇日益加紧的侵略,中央果断调整策略,洞察国内各阶级关系的微妙变化,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正是在这时,共产党人深谙时势,抓住了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关键人物展开统战工作,努力说服他们放下内战的屠刀,转而共同抗日。

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极其高明。

红军与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之间终于达成共识: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三方约定,各自坚守原防,互不侵犯,互派代表,紧密联系。

这是一场深谋远虑的历史布局。

风雨欲来,未必人人都能看清方向,但共产党人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盏明灯,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石。

1936年9月的秋风渐凉,中共中央定下“逼蒋抗日”的大计。

蒋介石依旧固执己见,迟迟不肯向外敌亮剑,倒是内战打得热火朝天。

12月12日凌晨,华清池畔的蒋介石却万万想不到,张学良的东北军包围了他,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则封锁了西安全城。

震动天下的西安事变,猛然劈开了这沉沉的局势。

当天,张学良、杨虎城等18位将领共同署名,发出一纸《对时局通电》。

他们深知国难当头,蒋介石再不转变,山河或将不保。

于是,这场“逼蒋抗日”的事变开始了。

通电提出了“停止内战”“释放政治犯”等八项抗日主张。

事态愈发紧迫,12月17日下午,周恩来带着中共中央的重托抵达西安。

会见了张学良、杨虎城后,三方很快达成了和平解决的共识。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标志着时局的转折点。

国民党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如同灰尘一般被粉碎,而中共中央“逼蒋抗日”的方针也渐次实现。

内战的火焰终于熄灭,国内局势初现和平曙光。

自此,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在抗日的前提下逐渐成为大势,哪怕蒋介石心中百般不愿,也已无力逆天而行。

西安事变后的部署

西安事变爆发后,天地陡变,局势紧绷。

中共中央、张学良、杨虎城三方,紧紧维持着“三位一体”的军事格局。

南京“讨伐派”不甘示弱,调兵遣将,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中央军委早已洞悉蒋介石的图谋,制定了灵活的防御战略。

红军主力南下,行动如电,既战又和,步步为营。

一边是刀光剑影的军事斗争,一边是高深莫测的政治谈判,三方的团结将蒋介石牢牢困住。

无奈之下,蒋介石和南京政府不得不妥协,接受西安的抗日救国主张。

蒋介石回到南京后,思量再三,还是不肯轻易善罢甘休。

于是他祭出了压制与分化的老套路,欲借此瓦解东北军与西北军的团结。

中共中央早有防备,与张学良、杨虎城联手,齐步应对,红军与东北军、西北军一同进退,坚定抗争,将内战的阴霾挡在了门外。

蒋介石扣押张学良后,企图通过搅乱西安方面的指挥体系,挑起东北军内部的矛盾。

虽然他一面放出“以政治谈判为主”的烟幕,一面却在军事上步步紧逼。

制定作战计划,重新调遣中央军入潼关,五大集团军从四面八方齐头并进,一场声势浩大的进攻已箭在弦上。

与此同时,南方的红军游击区也未能幸免,蒋介石妄图通过南北夹击,以武力压制,再次击垮西北地区的抗日力量,企图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心头大患。

值此风雨欲来、黑云压城之际,局势更显紧迫。

张学良离陕未返,东北军群龙无首,仿佛乱麻一团,难免惊慌失措;而杨虎城终究乏力统揽全局,第十七路军也现分裂之兆。

眼见如此混乱,中国共产党沉着应对,不急不慌。

中共中央一语破的,深谙南京国民政府的分化之策,随即确定了“全局重心在于巩固张学良、杨虎城两军团结”的方针。

于是,红军、东北军与西北军三方犹如三足鼎立,坚决维护“三位一体”的军事格局,誓死捍卫团结。

面对来势汹汹的潼关进犯之敌,中央军委迅速拟定周详的作战计划。

关中平原,起伏连绵的山川地势正好如天赐良机,红军将防御阵形布成“鳝鱼篓子”的样子,似那密不透风的鱼篓,巧妙地让敌军前进有路,退却无门。

西安一线的红军则进退自如,战可立功,和亦从容。

局部包围之策正是中共中央的应对良方,用以对抗敌军的全面包围,遏制蒋介石的军事压迫。

红军步步为营,坚决保卫西北的胜利,逐步扩大统一战线,推动局势朝有利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还未雨绸缪,暗中酝酿着战略反击的方案。

敌人的狼子野心不过是想掌控陇海线,将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与红军逼迫到西北的贫瘠之地,特别是红军,困于陕北一隅,便于他日逐个击破。

毛主席洞察秋毫,提出了精妙的对策。

倘若敌人开战,红军主力不必恋战内线,而应借机出商洛,转入豫西,占领京汉、陇海两大铁路交通要道,挥师南下,直击敌人腹地。

渭北则留少数部队与友军缠斗,以游击战与运动战牵制敌军,扰其心神。

如此一来,内外线相互呼应,既守且攻,红军如同游鱼般灵活穿插,绕至敌后,击其软肋,使蒋介石的后方形同虚设,顾此失彼,断了其补给线,也打乱其战略布局。

根据这一方针,红十五军团率先行动,直扑商县,开路先锋之势让敌军惊慌失措。

蒋介石见此情形,立刻改变策略,仓促转守为攻,急忙部署以防红军南突。

此时,战局已悄然向对共产党有利的方向倾斜,南京政府虽心怀不甘,却也不得不为未来的政治谈判预留更有利的筹码。

1937年1月5日,东北军、西北军的将领们公开谴责蒋介石,质问他为何再次调兵入潼关,打破了局势的平衡。

他们强烈表态,若和平抗日的愿望无法达成,那便只能奋起抵抗,并要求张学良速回西安主事。

西安城内,四十多万军民齐聚一堂,举行声势浩大的群众大会,坚决反对南京政府挑动新的内战。

杨虎城迅速调派武装干部,奔赴各县,整编民团,分发武器,调集粮草,准备动员战斗。

他下令取消国民党党部、肃反会、政训处等一系列反共机构,解散别动队,停止一切反共活动。

西安方面的强硬态度,让一向咄咄逼人的蒋介石此时也不得不收敛几分,尽管心有不甘,但眼见政治筹码不足,他也不敢轻举妄动。

蒋介石在此节骨眼上重申,“政治解决”才是正道,前方各军没有明确的攻击命令,绝不可擅动;而这一命令,又必须经过中央决定方能生效。

这分明是一副“打不得也打不赢”的虚张声势,正中共产党下怀。

中国共产党看穿蒋介石的虚实,明确表示,和平,乃我党根本主张,但须有保障。

和平需要的是实力和准备,不是空谈。

因此,红军依旧按原定计划,继续向陕南进军。

南京方面眼见局势愈发紧张,试图通过谈判缓解僵局。

他们提出,只要红军肯退出陕南,便可以商议红军的给养与资助。

甚至派人去西安劝杨虎城服从中央,妄图以“利诱”换取妥协。

中共中央审时度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决定放弃红军主力出陕南的计划,以表明我党坚决支持和平解决西北问题的诚意。

此举无疑是一个漂亮的回合,不仅显示了共产党极高的战略眼光,也为避免内战再添砝码。

潜在的内战危机,就此被遏制在萌芽状态。

西北局势在中共、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共同努力下,将内战的火种及时扑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倘若没有发生西安事变,中国的局面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假使西安事变从未爆发,那可能有如下景象发生:

蒋介石自以为稳操胜券,调遣东北军、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以及中央军,将红军围困于陕北,想一举剿灭。

然而,天下事从来就没有那么简单,蒋介石打的算盘再精妙,也未必能万无一失。

在围攻过程中,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这两支心怀不同的队伍,未免会生出异心,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兵力会哗变倒戈,甚至干脆投奔红军。

于是,蒋介石大军与红军在陕北陷入苦战,战事胶着,烽烟四起。

红军固然是灵活善战,机动如疾风,但终究兵力单薄,寡不敌众。

在这样的局势下,红军极有可能选择突围。

那时,陕北东北方向的山川河谷将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红军大军沿着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的边界,重新演绎一场比二万五千里更为惊险的长征。

蒋介石在前方拼命剿共,后方却未必安宁。

广西的李宗仁、山西的阎锡山、四川的刘湘、山东的韩复榘等各路军阀,也许正摩拳擦掌,等待着时机。

后院失火是迟早的事,蒋介石不仅要应对红军的顽强反抗,还要面对多方军阀的夹击,他的军队可能陷入多面作战、腹背受敌的困境。

与此同时,红军在这场“第二次长征”中虽艰难跋涉,苦撑待变,却不会轻易倒下。

时间的钟摆悄然划过,六个月的血雨腥风中,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

日寇铁蹄踏入中华大地,蒋介石也终将被迫举起抗日的大旗,剿共之事便不得不暂时搁置。

他被困于两难之中,不得不与红军以及各路军阀展开谈判,全面结束内战,转而一致对外。

再退万步而言,倘若蒋介石竟然侥幸全歼了陕北红军,那么,南方红军、东北红军,乃至各地红军又岂会安分守己?

风起云涌间,新的战火必将再次点燃。

所谓“全歼红军”,不过是蒋介石心中的一场梦,梦中纵使胜利,他却也未曾想过,日后还会有败走台湾的那一幕。

假设的历史,既无根基,也无方向。

历史也从来没有假设。

即便没有西安事变,蒋介石又能如何?

他固然可以咬牙切齿,妄图消灭陕北的红军,但红军的星星之火已遍布大江南北。

不是仅凭一场围剿,便能将其一举扑灭。

当时的红军,岂止是陕北一隅?

在南方,项英、陈毅所率的红军游击队正穿梭在密林之间,巧妙周旋,最终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新四军。

而海南岛的山峦密布中,冯白驹领导下的红军琼崖纵队,正是那片土地上不灭的烽火。

而东北的雪地里,杨靖宇、赵尚志等人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顶风冒雪,与日寇死战不休。

鄂豫皖地区,也还有高敬亭麾下的红军部队雄踞一方,坚韧抗争。

这些力量,正如一根根青藤,扎根大地,任凭风吹雨打,却始终无法连根拔起。

倘若,蒋介石真能歼灭陕北红军,其他各地的红军依然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再退一万步说,假使蒋介石灭了南方、海南、东北、鄂豫皖各地的红军,可中国广袤农村的土地问题与吃饭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红军依然会如野火般重新燃起。

即便各地的红军暂时被打散,红军的政工人员依旧能在其他省份的农村转战,号召打土豪、分田地。

贫苦农民见有地可分,焉能不纷纷加入?

这,便是中国革命的顽强生命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便是这个道理。

那些将共产党的成功归咎于某个孤立的历史事件的人,未免荒唐得可笑。

历史自有其铁一般的逻辑,岂会依仗某个单一的契机。

每一事件都是前因后果的必然,一环扣一环,最终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

山河奔流,前路曲折,终归大海浩荡。

参考资料:

西安事变: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 当代兵团

中国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危机应对策略研究 郑凡

3 阅读:434
殷红如似血

殷红如似血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