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池史——广东饶平(黄冈城)篇

吴钩斩古今 2024-10-30 09:32:44

黄冈,因古时遍地黄土而得名。南宋淳祐初汀州、赣州、梅州三地的匪寇张思明、卜益等冲突饶源、北溪、湖寮等处,朝廷有意置寨屯兵。

康熙饶平县志中的黄冈城图

淳祐三年(1243年),潮州知州郑良臣设选址黄冈置寨。次年监察御史李遇调任潮州知州,以石块包砌黄冈寨,并增设军房屯兵百名。

乾隆潮州府志中的黄冈城图

南宋末,文天祥在潮州举兵抗元之际曾作《题黄冈寺次吴履斋韵》:“长江几千里,万折必归东。南浦惊新雁,庐山隔晚风。人行荒树外,秋在断芜中。何日洗兵马,车书四海同。”

1932年国民政府陆军部测绘黄冈城

明洪武三年(1370年)以黄冈为闽广之交,山海之会,流贼往来啸聚劫掠,士宦商旅多受其害,设黄冈巡检司。

50年代饶平县黄冈城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因倭寇时常袭扰沿海各地,居民余廷仁等呈请当道筑城防御倭寇。潮州知府郭春震(为黄冈城隍神)督导筑城,内外皆瓮以石,周长一千二百余丈,开设城门四座。

筑城共计花费白银七千余两,官府出三成,民间出七成。

黄冈城大致范围示意

次年于黄冈城设海防馆。嘉靖四十年(1561年),增设通判一名,并移潮州右营镇守黄冈城。

清顺治初,饶镇总兵吴六奇重建黄冈城,城墙周长被缩减至六百五十丈,但却将城垣加厚加固。

二战末美军航空测绘黄冈城周边地形

康熙三年(1664年),因实行海禁迁界,黄冈城遭拆毁。

到康熙十一年(1672年),潮州知府宋徵壁于展界后重建黄冈城。

康熙重建黄冈镇城碑

乾隆年间,潮镇黄冈协有左右两营,共计官兵一千一百六十七员,马一百十六匹。

黄冈城西门匾额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5月22日,同盟会在黄冈镇发起的反清起义,一度占领黄冈城。后潮州总兵黄金福带兵镇压,起义失败。

前文已经提到,饶平自建县后百年间,疆域历经拆分,到民国时原县城三饶的位置已经不利于统辖全县,故而1953年1月饶平县治由三饶镇迁至黄冈镇。

0 阅读:0
吴钩斩古今

吴钩斩古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