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子玉
本质来说,父死子继的继承秩序是治世的标配,对于乱世就必须得打破规则实事求是让最有能力稳定秩序的人上位。宋太祖时代由于乱世的基因还在左右天下局势,所以他就必须得打破规则在赵氏江山和儿子之间选择江山。
建隆二年(961),宋太祖任命皇弟光义为开封府尹,开宝六年(973),又封光义为晋王。
实际上,太祖此时已经确立了光义储君的地位,因为,按照五代的传统,同时佩戴亲王和开封府尹标签的人就是实际上的储君:
天成二年(927)二月,唐明宗李嗣源任命儿子李从厚为河南尹,兼判六军诸卫事;广顺三年(953),周太祖郭威任命养子柴荣为开封府尹,并封其为晋王;后来,光义在立儿子赵恒为太子之前也是先让其以亲王的身份担任开封府尹,为将其正式立为皇太子做铺垫。
可见,以亲王尹京作为储君不仅是五代的传统,也是宋初的游戏规则,在正式的册封皇太子的制度被恢复之前,这就是当时大家默认的玩法。
也就是说,大宋朝廷上到太祖、下到百官已经接受了光义储君的身份,这也是光义后来以皇弟的身份上位之后,没有人反对的原因,因为光义自有他上位的法理。
至于太祖为什么放弃儿子而选弟弟则又是因为宋初特殊的环境。五代是军人的专场,凡是皇帝就必须得具备这样的条件:年长、有能力、有威望、有军功、有自己的核心班底...
如果不具备以上“参数”,那么分分钟就会遭遇藩镇的冲击,被取而代之,朱友贞、李从厚、刘承祐就是因为不具备以上条件从而被被藩镇所颠覆。就是匡胤自己上位也是从后周幼帝柴宗训手里夺取的江山。
为什么后晋宰相冯道会违背石敬瑭生前的意愿放弃其幼子石重睿将石敬瑭的侄子齐王石重贵扶上帝位,就是因为,石重睿完全不具备储君的条件,迟早被颠覆,为了后晋王朝的稳定,还不如直接立有年龄优势、有能力、有军功的石重贵为帝。
就这,石重贵依然无法降服强藩刘知远。直到石重贵被契丹所灭,刘知远的河东势力始终都游离在后晋庙堂的权力体系之外。
至于藩镇为什么屡屡冲击朝廷中枢,一个是外重内轻的现实造成的,藩镇在拥有武力优势的情况下想自己上位,再一个就是,军人想将他们钟意的人选推上皇位以代表他们的利益,后唐军人为什么将李从珂推上帝位就是为了让其代表他们的利益。
后周禁军为什么给赵匡胤披上黄袍,也是想让匡胤代表他们的利益。
权力和利益是藩镇、军人屡屡颠覆皇权的原始动力。
虽然匡胤在上位之后打出了一套组合拳进行削藩,但在天下还未一统的情况下其削藩并不彻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匡胤只是将禁军将领下放到地方做节度使而已,将禁军的领导权下调为实力较弱的地方军。
杯酒释兵权解决的只是禁军将领的权力问题图源/剧照
由于地方节度使依然具备一定的实力,由于藩镇冲击朝廷的惯性依然存在,所以大宋的储君就必须得具备这样的条件:有能力、有威望、有地位、有核心班底...
反观赵宋皇室,只有皇弟光义符合以上条件。光义年长,曾经深度参与赵宋创业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一定的威望,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验证,更重要的是,光义在为晋王、开封府尹的过程中打造了一套能量相当强悍的班底,是那种足以威胁太祖皇权的存在。
本质来说,光义已经野蛮生长为大宋的强藩,只是他这个强藩在京师而已。和太祖一样,光义是扎根京师威慑天下,区别只是,太祖当年的基本盘是朝廷禁军,光义的基本盘是文武官僚,都是威胁皇权的存在。
匡胤当年可以凭借朝廷禁军冲击后周的皇权,光义一样可以凭借自己在京师的强大势能冲击大宋的皇权。
也就是说,太祖百年之后,大宋皇权的威胁有两方势力:地方节度使,尤其是分布在边地有武力优势的藩镇;宗室赵光义。
而太祖的儿子德昭和德芳在太祖驾崩时虽然都已经成年(德昭26岁、德芳18岁),但根本就不具备驾驭皇权的实力和威望。
既然匡胤的儿子不符合做储君的条件,那还不如按照“国赖长君”的原则将弟弟光义推上前台。
怎么说呢,就是光义后来上位对于驾驭皇权这件事依然是战战兢兢,他为什么在攻灭北汉之后急着去打契丹,准备收复幽云十六州,就是想迅速积累军功以更好地驾驭大宋的文武官僚。
所以,对于一张白纸的德昭和德芳就更无力驾驭帝国机器,藩镇分分钟可能就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另选一个代言人。
就算藩镇没有想法,匡胤也不能保证弟弟光义没有想法,因为,光义的第一身份属性是强藩,第二才是皇弟,人的一切行为本质上都是由其最主要的身份属性决定的。
光义的势力到底有多强悍?
党进有一次在巡视京师时发现街上有人遛鹰,于是就要求其人将鹰放生,但当他得知鹰的主人是晋王时马上就虚了,不仅一脸媚态,还主动自掏腰包,给鹰改善伙食。
要知道,这可是京师,天子脚下,党进也算是太祖的人,他都是如此低姿态,只能说明光义的权力已经对京师形成了全覆盖,也难怪匡胤想通过迁都摆脱晋王势力呢。
光义发展个人势力分别有这样几种手段:以权术和利益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大力结交太祖的旧部,将其拉到自己门下,比如楚昭辅和卢多逊等人;在宫中布下眼线,比如宦官王继恩;暗中招纳亡命之徒;以各种手段结交禁军将领...
据史书记载,光义光是幕僚就有六十六人之多。
光义在汴京经营了一个庞大势力图源/剧照
光义势力之强悍还可以通过另一件事情来说明。太祖驾崩之后,宋皇后有意让德芳继位,于是让宦官王继恩去通知德芳进宫,但早就被光义收买的王继恩转身就进了光义的府中。
至于宋皇后为什么会放弃年长的德昭而选德芳,则是为了控制德芳,分享皇权。由此可见,当时的任何一股势力对幼主模式都是轻视的态度。
当宋皇后发现进宫的是光义之后,大惊:“我们母子的性命就交给官家了。”
官家是宋人对皇帝的称呼,宋皇后在看到光义之后是一点发挥的余地都没有,被迫接受现实。只能说,除了太祖,已经没有人能挡住光义上位。
总结起来就是,光义身上皇弟、晋王、开封府尹、强藩的标签让他在实力层面足以碾压任何人,即使是在实力层面公平竞争,上位的也一定是光义。
而光义这个强藩却是太祖一手培养起来的。
没办法,在削藩的过程中匡胤必须将宗室扶起来以支撑、配合自己的集权行动,但代价却是,宗室在这个过程中也野蛮生长为强藩。
对于光义这个强藩,匡胤也想将其削掉,因此才有了迁都的议题。一个是想通过迁都以山河之胜解决冗兵、冗费的问题,提前为后代排除隐患,一个是想利用分配权摆脱晋王势力的束缚打造自己的基本盘,同时培养儿子以保证大宋的皇权按照父死子继的正常秩序来传承。
此前,太祖任命光义为开封府尹并爵封晋王是特殊情况下的特殊做法,当削藩、集权、统一这些事基本完成之后他当然想让儿子来继承皇位。而洛阳就完全可以作为儿子的练兵场,助力其培养自己的基本盘。
也就是说,太祖要打造以儿子坐镇京师洛阳来对抗开封晋王集团的局面。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就是匡胤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办这些事。
但结果却是,光义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顺利上位直接以“在德不在险”的说法否定了太祖迁都的想法。由此可见,光义的权势已经大到足以绑架皇权的地步。
到了这一步,匡胤想传位给儿子的想法已经基本不可能,因为,即使他传位给儿子,光义也会明抢,就算光义不抢,他手下的人也会裹挟着让他发动政变强势上位。
历史上这样的案例多了,前有唐太宗李世民,后有宋太祖赵匡胤,世民和匡胤有没有问鼎的意志暂且不谈,但他们却必须得代表集团的利益,而想要代表集团的利益,最好的办法就是登上帝位。
同样,光义背后也是一群急于扩张权力和利益的人。
所以,匡胤儿子继位,光义发动政变强势上位几乎就是注定的事。五代的历史惯性会推着光义走这一步。
可以说,开宝九年(976),光义已经完成了问鼎皇权的一切积累,没人再能撼动其地位,他通往皇权唯一的阻碍就只剩下哥哥匡胤。按照这个逻辑来推断,太祖之死很可能就是光义一手所为。
太祖很可能死于光义之手图源/剧照
那太祖为什么不做掉光义呢?
因为,在外臣强大的情况下皇帝一般的做法都是重用宗室,以宗王来制衡外臣。如今,天下还未一统,削藩工作还不够彻底,匡胤将宗室的力量抽掉,只能是自掘坟墓。
就算德昭或者德芳继位,他们也得需要宗室的力量来制衡外臣。
所以,匡胤的晚年就陷入一种死局中,既想做掉光义这个强藩,但又不得不重用光义,关键是此时他还不好动光义。
如果以儿子为储君,那么他身后的大宋必然会发生兵变,不是藩镇颠覆大宋,就是晋王光义上位。
太祖既想要大宋国祚的千秋万代,又想要皇位在自己的直系子孙中传承,结果是到死都没确定储君人选。
由于储君的人选不明确,光义就按照五代的传统以亲王、开封府尹的身份继承皇位。
大宋在这次权力更迭中之所以没爆发地震,一个是光义的实力使然,一个是人们对五代的传统表示认可。可以说,匡胤在世时,大宋的官僚群体在事实上已经认可了光义储君的地位。
但这却给宗室的悲剧埋下了伏笔。由于光义即位缺乏法理依据,所以他就必须得物理消灭潜在的威胁对象,于是就有了太祖儿子德昭、德芳,弟弟廷美的横死。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宋军在幽云的败局也是由皇权矛盾造成的,因为,光义为了证明自己急于想拿军功。
如果太祖能够明确储君人选,也许这一切都可以避免。但匡胤唯一不能确定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寿命。
他之所以没有明确储君人选就是给自己留了变通的空间:如果自己的时间还很长,那就倾力培养儿子,让儿子接手皇权;如果时间不够,那就让弟弟光义上。
前者是为了保证大宋的皇权在自己子孙手里传递,后者是为了维护大宋的赵氏基因,避免大宋成为历史上的后宋王朝。
实事求是地说,如果匡胤的生命足够长,他还是可以凭借皇权的威势逐步瓦解晋王集团,培养儿子,让儿子来继位。
但结果大家都知道,匡胤拿了一个遽然驾崩的剧本,身后全是谜。
不管怎么说,光义的上位毕竟避免了大宋成为历史上的后宋王朝,使皇权在赵氏血脉中传递,长君继位也进一步避免了内乱,完成了大宋的一统局面。
这也许就是光义即位的正面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