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支撑不起曾国藩的帝业

子玉史院吖 2024-11-14 16:06:11

文 / 子玉

任何一个王朝以地方军作为战争的主力都得面对地方势力坐大的风险,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是如此,东晋、南宋也是如此。在攻克天京城平定太平军之后,清廷也必须面对湘军崛起的现实。但在八旗和绿营依然具备数量优势而朝廷又有政治强人的情况下,湘军还是无法将黄袍披在曾国藩身上。

咸丰十一年(1861)七月十七日,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终年三十一岁。随后,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发动了辛酉政变攫取了大清的核心权力,天下局势一时是波谲云诡。

讲真,太后垂帘,亲王主政,这在清朝历史上绝对是破天荒的事,再加上太平军大闹江南,西方列强也凭借火器优势不断从大清肌体上割肉,此时,是个人都会对局势产生担忧情绪。

作为平定太平军主力的湘系自然也对局势高度关注,在女主走上前台之后也对未来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据左宗棠晚年回忆,在1861年的下半年,湘系内部曾经秘密谋划过针对清廷的倒戈行动,由湘系自己上台左右天下命运。

这就同时暴露出了两个问题:湘军在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迅速崛起,已经具备了叫板朝廷的实力;湘系早就谋划过针对清廷的倒戈行动。

先说实力层面。通过镇压太平军,湘军是倍数级扩张,且极富朝气,在被战争倒逼着练兵的过程中,湘军已经成长为当时最精锐的部队,具备叫板八旗和绿营的实力。

同时,湘系官员也是对东南地区全面渗透的节奏,逐步将东南发展为湘军的根据地。通过扳倒樊燮和成功营救左宗棠,湘系又在政治层面验证了其能力。最重要的是,湘系在营救左宗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

也就是说,湘系是在军事、政治层面同时崛起,且极其团结,他们完全有叫板清廷的实力。

至于他们为何要在此时谋划倒戈清廷的行动则是因为,湘系觉得,幼帝和女主不仅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更不能掌舵在汪洋中艰难前行的大清帝国。

这种事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关陇集团觉得北周静帝宇文阐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又不能完成兼并南朝混一天下的历史重任,于是就果断推举杨坚上台;后周的禁军群体觉得幼帝柴宗训不能代表他们的利益并完成统一天下的重任,于是就推举赵匡胤上台。

个人利益和天下安危是中坚力量实施改朝换代的动力。关陇集团、后周禁军、湘军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相同的。

区别只是,关陇集团、后周禁军是绝对的实力派,而湘军却不是一家独大,要想操盘改朝换代的大事,还存在巨大的风险。

当然,湘军将士也是怕在打败太平军之后被清廷解散,白忙活一场,或者拿到一个兔死狗烹的剧本,所以才有取而代之的想法。

总之,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倒戈清廷的基因已经在湘军内部种下了。

为了说服湘系的领头羊曾国藩,左宗棠就托胡林翼给曾国藩带去了一副对联:神所依凭,将在得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我们不必怀疑左宗棠的忠心,在文襄公的眼中,国家才是第一位的,这从他后来的一系列行为中就能看出来。之所以会有如此举动,还是对清廷的执政能力表示怀疑,想让湘系来应对这多事之秋的复杂局面。

曾国藩打开对联,大脑瞬间就被四个字占领:改朝换代,当时就愣在了原地。一直在观察曾国藩的胡林翼此时也赶紧亮明了自己的态度:“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很显然,湘系内部已经达成统一意见,此时只是来通知曾国藩罢了。

湘系当时已经达成了共识

图源/剧照

紧接着,湘军大将彭玉麟又给曾国藩送来了一封秘信:“东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

军人就是军人,果然比左、胡两人还要直接。

当然,这也直接暴露了湘系内部文武两派对于倒戈的看法:左宗棠和胡林翼是倾向于让湘系代替清廷;彭玉麟是支持曾国藩割据东南。

看似都是倒戈行为,其实造成的结果会截然不同。如果湘系颠覆了清廷,那么就可以自己主导天下命运。但要是仅仅割据的话,只会使局势更加混乱,湘军反而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只能说,左宗棠更多是出于家国情怀,而湘系大将则是为了自身利益,想进一步吃到曾国藩称帝的红利。

此时,湘军大将李元度也来劝进:“王侯无种,将相有真。”

对于此,曾国藩是果断拒绝,他将“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改成“鼎之轻重,未可问焉”,在拿给胡林翼看过之后,当场烧掉。

正当曾国藩思虑如何应对湘系的下一拨劝进时,胡林翼此时却突然病逝于湖北巡抚的任上。作为湘系参谋角色的胡林翼一死,湘系的倒戈行动也就暂时搁置。

但纵横家王闿运却借着胡林翼的葬礼向曾国藩一步步论证湘军倒戈的可行性。

纵横家的本质是,通过影响关键人物以左右天下局势,目的还是使自己扬名天下,古今都是如此,曾国藩懂。

所以,曾国藩回应王闿运的只有两个字:“狂妄!”

1864年8月,天京城被攻克,此时,各方势力都明白,决定天下命运的时刻到了,湘军内部经过秘密谋划,想直接给曾国藩黄袍加身,逼其就范。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湘军将领的集体劝进可能并不全是为了个人富贵,他们也明白,平定太平军之后自己就是功高盖主的存在,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兔死狗烹。

为了自身安危,为了延续在战争中所得到的权益,他们都有必要将曾国藩推出来代表集体的利益。

对于此,曾国藩早有应对方案,当湘军将士齐聚大厅时,一眼就看到了曾国藩早就写好的对联:“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呵呵,都散了吧。

当时,就连被俘的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也劝曾国藩倒戈,自己收散太平军余部配合曾国藩。

对于李秀成的表态,曾国藩直接就将其在南京处决。

李秀成的劝进肯定是为了人身安全,同时也为了在湘军身上找回失去的利益,曾国藩懂。当然,这也是曾国藩为什么不敢将李秀成押送京师的核心原因,因为对方知道的太多了。

李秀成也劝湘军倒戈

图源/剧照

从这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连太平军也觉得湘系、汉官已经成为左右天下命运的存在。当年,石达开也曾劝过曾国藩倒戈。这些都足以证明湘军的强大。

自此,湘军倒戈之事也就彻底不再被提起,因为,这种事是有时间限制的,错过了最佳时间只能是自找麻烦。

对于湘军密谋倒戈之说,坊间还有另一个版本——胡林翼和左宗棠曾秘密谋划:夺权成功之后,由左宗棠做皇帝,他和曾国藩分别掌控军机处和内阁,做宰相。

但不管是哪个版本,没有曾国藩的参与肯定是行不通的,既然曾国藩不支持,湘系的倒戈计划只能流产。

至于曾国藩的态度为何如此坚决,又是因为,没有谁比他更清楚清军和湘军之间的实力对比。从湘军创建的那天起,清廷对湘军就是各种防备:咸丰不给曾国藩地方督抚的实权,防止其坐大;咸丰故意让湘军和太平军互相消耗,以达到同时剪除两方势力的目的;慈禧想让湘军打前锋,然后由八旗摘了胜利的果子...

总之,既要湘军干活,又要湘军听话,还想做掉湘军。

没办法,湘军身上的每一个关键词都是刺激清廷神经的存在:汉官、地方势力、财政独立...

满汉之别是刻在清廷基因里的东西,他们天然对汉官有防御心理。而地方势力的崛起则是任何一个王朝都担忧的事情,清廷也不例外。由于湘军的开销属于自筹,财政独立,这就导致湘军和朝廷之间根本就没有什么粘合力,湘军更多是忠于曾国藩个人。

如此现状,湘军倒戈几乎就是必然,要是他们没有想法才不正常呢。这里也不能纠结慈禧的太过敏感。

所以,在太平军被灭之前,慈禧就在安排应对之策:

由钦差大臣官文率领二十万大军驻守武昌,控制长江上游;由僧格林沁率兵驻守安徽、芜湖;由富明阿率军镇守镇江、扬州,控制了长江下游;围绕京师,清朝还布置了几十万八旗和绿营;同时,金陵城内的湘军也被朝廷大军从各个方向监控了起来;

...

慈禧给前线的指示是:“一旦湘军有什么异动,马上动手。”

慈禧早就做好了应对方案

图源/剧照

可见,清廷早就做好了应对湘军倒戈的预案,曾国藩问鼎之路注定不会顺利。

曾国藩熟读历史,他太明白地方势力颠覆朝廷的必要条件了,那就是:朝廷的禁军系统全面崩溃,而地方又不存在制衡湘军势力的情况下,湘军才具备颠覆清廷的可能。

而现实却是,八旗和绿营虽然在前期打了很多败仗,质量堪忧,但却一直维持着数量优势,就是打消耗战,也能将湘军耗死。

再说,当时也不是湘系一家在办团练,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时候,直隶、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江西等九个省的四十一位官员也在办团练,如果这些人不响应曾国藩,那曾国藩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八旗和绿营了。

何况,湘系内部也是派系林立,曾国藩能够直接调动的也就曾国荃本部的五万人马,曾国藩并不能保证在倒戈行动中湘军会形成合力。

同时,清廷早就加紧了对汉官势力的分化,李鸿章的淮系、左宗棠的楚系,都已经被清廷拉了过去以制衡曾国藩的湘系。

这里我们不讨论曾国藩和左宗棠的互撕是不是表演,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曾国藩如果倒戈,并不能做到对湘系、淮系、楚系的一体指挥。

而且,此时的湘军暮气已经非常重,失去了初创时的锐气,不一定就是八旗的对手,这从湘军后来剿捻失败就能验证。

更重要的是,湘军在战争中的屠城行为已经使其失去了民心,根本不会得到百姓的支持。历史已经无数次验证了一个道理,一支没有民心的部队是走不长远的。当年,吴王刘濞领导的七国之乱为什么声势浩大却不能成功,就是因为,没有民心的支撑。

湘军不仅失去了民心,且也没有形成对东南的有力控制,在没有稳固根据地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具备颠覆清廷的实力。

再说,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面前,湘系也并没有拿出什么先进的、符合时代需求的政治性纲领,即使颠覆了清廷,最多也是人事的变更,扛不起时代的大旗。

种种原因导致,曾国藩只能将湘军倒戈的情绪压下去,以裁军、强行让弟弟曾国荃退休的方式换取清廷的信任。

当然,曾国藩之所以避免了兔死狗烹的命运又是因为,汉官、湘系的势力依旧强大,再加上淮系、楚系作为支系的支撑,清廷根本不敢对曾国藩动手。和安史之乱之后的大唐一样,清廷只能坐视汉官、地方势力的崛起。

其次就是曾国藩个人的原因。曾国藩是标准的理学徒,是被儒学的忠孝体系全面武装过的,如果他倒戈清廷就是背叛了自己,背叛了儒学,陷入被时代、被历史批判的境地,曾国藩被信仰制约,不敢再往前迈腿。

大家可以想想,一个连自己都能背叛的人会得到多少人的支持呢?

可能聚齐起来的也就是一帮利益之徒而已。

再说,清朝当时不仅有内乱,还同时面临列强的虎视,曾国藩不想因为个人野心而让民族陷入巨大的不确定性中,这和他理学徒的信仰也是冲突的。

再加上湘系内部派系林立,曾国藩即使倒戈成功,也接手的不过是一个藩镇林立的天下,等他去世之后,马上就是军阀混战的局面。反而会让乱局提前爆发。有可能,他的果子还会被弟弟曾国荃给摘了。因为,曾国荃在军功的加持下已经是妥妥的强藩,各方面都具备做赵光义第二的条件。

所以,不管是个人原因还是内外部环境,曾国藩都没有必要冒险。

最稳妥的做法就是,维护自己的体面,维护自己好不容易奠定的历史地位。

如此而已。

1 阅读:2

子玉史院吖

简介:史无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