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战役7:粟裕四次大动作调控战局!指挥能动性为何高人一筹?

智胜聊历史 2023-01-14 15:23:00

《登坛必究•百战》中有一句著名的话:“谱不可以尽弈之变,法不可以尽战之奇”。喻指作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而灵活地运用战法。我们在上海战役系列研究第3篇文章中,主要就粟裕的作战方案进行了解读分析。但战争是变色龙,再好的作战方案也需在实施中根据战局发展能动地去调控。否则,一成不变的仗只会打成被动之仗甚至是输仗。粟裕打仗,其中一个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匠心独运的指挥控制能力。上海战役实施阶段,他又是怎样调控战局的呢?帅克以为,至少有四个大动作值得推崇和称道 。

其一,当初始攻坚出现较大的伤亡时,及时下达战术指示改变部队的打法。

上海战役,由于在行进间发起,由于对敌情了解不够,特别是对敌永久设防的钢筋水泥阵地缺乏针对性的打法,致使战局在开始的几天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一是伤亡太大。一般来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上海战役在初始攻坚作战中,特别是月浦攻坚中出现了“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情况。二是进展迟缓。大进军阶段的战役战斗,通常是把敌人阵地打下来,敌人不是缴械投降便是做“鸟兽散”。但此次敌人却敢于主动反击,阵地上甚至出现了反复争夺的惨烈现象。三是士气受损。月浦、刘行、杨行等外围主要阵地久攻不下,一方面使部队遭受较大伤亡,关键是对部队的士气影响较大,不少部队甚至出现了急躁的情绪。

粟裕

针对战局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粟裕和参谋长张震于5月16日下发了《攻击沪永久设防阵地的战术指示》。要求各部队改变集团式的进攻方法,采用“锥形战术”,选择敌之弱点,加强火力与近迫作业,以小分队多箭头的进攻,突入其纵深,然后从敌人侧背由内向外打。

按说部队的具体战术打法问题,通常由师至多由军这一级来解决。结果是三野大军首长粟裕张震亲自来操刀解决,并且战术指示针对性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粟裕对战场的调控能力和战术运用能力由此略见一斑。

其二,当外围吸引敌主力市内空虚时,及时建议从四面八方向敌发起攻击。

粟裕最初设计的作战方案是钳击吴淞引蛇出洞,最大限度地歼敌于外围,最大限度地完整接收上海。外围战斗打了几天后,汤恩伯为保住吴淞这一进出上海的唯一战役通道,不得不从市内抽调兵力进行增援。汤恩伯的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势必使得市内防守大为减弱。

有鉴于此,粟裕张震于5月18日电呈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如对沪攻击不受时间地区限制(即不限于吴淞,因我对攻击市区需另待命令),我们意见从四面八方向市区发起攻击”。中央军委在收到粟裕张震的电报后,明确指示:“在上海已被我军包围后,攻城时间似不宜拖得太长”,“似应照粟、张意见,先歼敌苏州河南及南市之敌,再歼苏州河北及吴淞之敌”,“只要军事条件许可你们即可总攻上海”。

我们看,当引蛇出洞的作战效果达成后,粟裕能够审时度势,针对市区兵力空虚及时建议从四面八方攻击。其中,最核心的一点便是提前开始对上海市区进行攻击。这一能动调控,致使汤恩伯进一步错乱。上海战役也由此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

汤恩伯

其三,当不受接收限制战役需加快时,及时调派23军25军火速驰援前线。

上海战役敌我兵力对比是,我8个军30余万人对国军8个军25万余人。国民党凭坚固守,再加上有海空军助阵,这样综合对比下来我兵力优势并不大。粟裕一向善于转用兵力,上海战役打到这一关键的时候,他决定适时调派23军和25军火速驰援。

调两个军增援,一是基于参战8个军有几个军攻坚力不强的考量。这一点,粟裕在给军委和总前委的电报中曾明确地提到:“惟29军、30军、33军攻坚经验较少”。上海战役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结果8个军中有将近一半的部队攻坚力却不强。二是基于四面八方攻击势必需要增大兵力的考量。战场态势已经发生变化,已经开始提前向市区发起进攻,攻击力量势必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安排。三是基于军委要求战役加快需要新生力量的考量。攻占上海市区,军委和总前委一度考虑到接收准备没有做好,并不着急攻入市区。而此时,接收准备已大体就绪,军委要求加快战役步伐。

总的看,粟裕此时增派新生力量加入战场,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一方面,可以给汤恩伯更大的震慑;另一方面,力量骤增,显然可收到重锤猛击毕其功于一役之效果。

其四,当判断守敌有弃城逃跑迹象时,及时打破三步走计划发起全线总攻。

根据上海战役战局发展,粟裕张震于5月21日向中央军委和总前委呈报了分三步走的总攻部署:第一步全歼浦东之敌;第二步夺取吴淞、宝山及其外围阵地,完成对苏州河以北地区敌军之包围,攻占苏州河以南及南市区全部;第三步聚歼可能溃缩在苏州河以北,吴淞、宝山以南的江湾地区之敌,达成全部攻占吴淞和上海市区之目的。

就在此时,粟裕通过情报口获悉:汤恩伯已率一部兵力逃到吴淞口外的军舰上。粟裕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敌人将撤逃上海。于是他临机决定,立即指示部队发起总攻,并且总攻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攻击计划,不再递次推进,而是同时进行。

各部队根据粟裕的指示要求,同时发起总攻,收到了很好的作战效果。24日,20军攻占浦东市区,27军攻占虹桥及徐家汇车站,29军攻占月浦南郊之小高地。25日,苏州河以南市区被我全部攻占,30军、31军攻克高桥。特别是高桥被攻克,等于吴淞口之右翼被我遮断,彻底摧毁了汤恩伯防守上海的最后一丝信心。

上海战役进攻示意图

主要参考文献:《毛泽东军事文集》《粟裕军事文集》

1 阅读:605
评论列表

智胜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