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和罗泽闿,作为国民党军守上海的两个重要将领,一个是总指挥,一个是37军军长。从历史上看,两人以往并无更多的交集和过节。汤恩伯自成一系,而罗泽闿则属于胡宗南系。两人都属于蒋介石的嫡系。然而,经过一个上海战役,两个人结下了很深的梁子,甚至到死都怨恨未了。两人何以至此呢?
结下的梁子到底谁之过,各打五十大板?还是罗泽闿的责任更大些?
都知道国民党军派系林立,各自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互相倾轧,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我们在探讨汤恩伯与罗泽闿的怨恨时,也有这个问题。本来,一个作为上海战役的总指挥,一个作为骨干军的军长,两人上下级隶属关系分明,不应该有什么大的问题。然而,由于罗泽闿挟老蒋(介石)、小蒋(经国)之信任,加之给蒋介石当过参军,自视又甚高。所以,尽管是军长,但并不怎么把总指挥汤恩伯放在眼里。
汤恩伯
罗泽闿的托大,着实让汤恩伯头疼不已。考虑到罗泽闿的特殊经历及特殊后台,汤恩伯知道这之中的干系,至少在表面上默认了罗泽闿的嚣张。以至于每次开作战会时,只要是罗泽闿在场,汤恩伯反倒是格外小心,慎之又慎,几经研究。到底他还是担心因他的言语或处置不当,给罗泽闿到老蒋、小蒋那里打小报告留下口实。然而,即便是汤恩伯这样,依然还是遭到了罗泽闿的公然顶撞与违抗。
表面上看,汤恩伯对罗泽闿的嚣张给予了默认,但实际上远没有这样简单。回过头来看,罗的这种托大与嚣张,无疑给两人后续的怨恨埋下了种因。
大战在即,军令贵一。罗泽闿这样对待汤恩伯,自此埋下两人结怨的梁子。帅克以为,这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问题,而是罗泽闿的责任更大一些。因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你一个军长竟如此对待你直接的上司总指挥,显然既不符合军规常理,又不利于军令贯通,还不利于上下一心。
37军终未能逃出生天,各打五十大板?还是汤恩伯的责任更大些?
国民党军战上海的8个军,从战斗力强弱而论,当属刘玉章的52军、阙汉骞的54军战斗力为最强。但若论规模和政治上反动,罗泽闿的37军不遑多让这两个军。37军辖4个师,这与其他军残缺不全仅有两个师或3个师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特别是37军号称青年军,被洗脑严重,在政治上极为反动。
对于这样的一个军,无论是老蒋还是小蒋,无疑都想保留下来。为此,蒋介石曾专门私下向罗泽闿交待:即便支撑不住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把37军带出来逃出去。而小蒋则视青年军为他的赖以支撑,更是反复告诫罗泽闿,一定要把37军的血脉保住。然而,天不遂人愿,上海战役国民党8个军中,最终只有两个军被整建制地歼灭。这之中一个是51军,另一个便是37军,罗泽闿也落得个化装只身逃亡的下场。
罗泽闿
论起37军被团灭,一方面与罗泽闿死硬顽抗到底有关,另一方面也有汤恩伯专门给37军“放鸽子”有关。我们看,上海战役逃出的5万多国军中,以52军、54军、12军居多。如果汤恩伯主观上想让37军逃出生天,还是有不少回旋的余地和可能的。比如,刘玉章的52军一直与我29军激烈对峙于月浦,但为了能使52军撤逃,汤恩伯硬是让21军接防52军的阵地,使得52军最终脱身撤逃。
汤恩伯最终给罗泽闿使了个绊子,也算是对罗泽闿不把他当回事的“回敬”。仅就37军被团灭而言,应该说不是各打五十大板的问题。汤恩伯因没有选择最终拉罗泽闿一把,而是睚眦必报,致使37军未能逃出生天,显然汤恩伯应负更多一点的责任。
检讨会上的互相对骂,各打五十大板?还是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说来有意思的是,国民党在战略决战时,打了那么多的大败仗,从没有开过什么作战检讨会。结果,上海战役过了好长时间,在台湾的蒋介石却要陈诚主持召开了作战检讨会,专门就上海战役的失守问题进行反思检讨。
检讨会上,一方面,汤恩伯仍是向以往那样,巧舌如簧,头头是道,极尽各种之能事为上海战役的失败找理由。他手下的两大干将,上海市警备司令和防卫司令陈大庆和石觉,也极力 帮着为他解脱。另一方面,罗泽闿自打逃到台湾那天起,便从未打消找汤恩伯算账的念头。此时他终于大爆发,死称汤恩伯必须为上海战役失利和37军被团灭埋单。双方甚至失掉国军高级将领的尊严,不惜破口互相对骂。可见梁子结怨到什么程度。
实际上,检讨会上彼此彻底放开对骂,与其说是以军事检讨为名,倒不如说是二人私怨的总爆发。仅就双方互相攻击对骂而言,确实不好说谁占理更多,这回到是应各打五十大板。对此,连一向以干练果决著称的陈诚,对这个案子也没有下个定论,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
不过,两个人的怨恨虽没有分出个所以然,但两个人此后的命运却在这次检讨会后已然注定:无论是作为总指挥也好,还是作为骨干军长也好,上海丢了、37军被团灭了,对于这样打败仗和丢掉部队而没有最后杀身成仁的将领,蒋介石是不可能喜欢或是再重用的。这一点他俩与刘玉章、阙汉骞受到蒋介石的倚重信任截然不同。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汤恩伯没活几年便郁郁而终,看到的是罗泽闿不得不脱掉职业军人视之如生命的那身军装。
蒋介石与刘玉章等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