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实现天下统一后,仍然对诸葛亮极为推崇,而其背后真正的缘由实则仅有一个!
司马氏怎会没动过抹黑诸葛亮、篡改历史的念头呢?他们着实是有过这样的心思。然而,即便他们曾试图这么做,可最终却并未能够达成篡改历史成功的目的,诸葛亮的功绩与形象依旧无法被他们轻易抹黑与篡改。
确切来讲,司马氏并非未曾动过篡改历史的念头,只不过最终并未达成目的罢了。
在高平陵事变落下帷幕之后,司马家族便始终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自我遮掩。其目的在于为家族掌控大权寻觅各类法理上的支撑依据。从司马懿起始,历经司马师,直至司马昭,司马家始终都在对自家功绩大肆宣扬,全力去争取能够为己所用的宣传途径与工具。
司马家争取宣传工具这件事,我们是能够借助一个案例,从侧面去体会到司马家所采用的手段的。
成济当街杀害皇帝一事,那是确凿无疑的,不存在任何可争议之处,这已然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
然而问题是,我们不妨仔细思索一番:当代的这些历史爱好者,他们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知晓这件事的呢?
对于这个问题,恐怕绝大多数人的回应,基本上都只会提及《三国演义》这本书。
其实在同一时代的正史里面,压根就没有关于司马家弑君的详尽记录。就拿《三国志》来说吧,对于曹髦的离世,仅仅记载了“高贵乡公卒,年二十”这么一句话。至于曹髦的死因,还有成济杀害曹髦这件事,在《三国志》当中那可是一个字都没提到!
由此可见,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家,特别是司马懿父子三人,向来都深知宣传工具以及史书的重要意义。在其掌权期间,始终不遗余力地收拢话语权,抹黑对手之事也并非未曾考虑过。像连弑杀皇帝这般大逆不道的行径,司马家都能设法遮掩,区区抹黑一个大臣就更不在话下了。
那么,司马家在后来为何没有如此行事呢?亦或是说,司马家缘何没能达到这一地步呢?
这便和司马炎有了关联。
在司马昭离世之前,司马家对于宣传工具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要知道,彼时吴蜀两国尚在,即便司马家势力强劲,可也仅仅只能对魏国国内实现掌控。就算后来将蜀汉给灭掉了,却依旧没办法把控住吴国的宣传工具。
因而,在司马炎实现天下一统之前,司马氏始终没办法彻底掌控全部的宣传工具。最起码,对于吴国那边文人的书写内容,司马家是无力去进行管束的。
并且,在司马炎登上皇位的过程里,其对士族官员有着过度的依赖。司马炎身为司马昭的长子,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司马昭压根没打算让司马炎来承接大统,反而是属意司马攸作为继承者。为了能成功争得继承权,司马炎在后来只得去努力争取山涛、贾充、何曾、裴秀等一众士族官员的支持……
司马炎自然得给这帮支持者多些面子。在魏晋南北朝那个时期,不少大家族内部都存在着所谓的家学传承呢。司马家虽说能对外面流传的那些书籍进行管控,可对于人家家族内部的家学具体是怎么书写的,却着实难以去管束。
就拿《三国志》来说吧,像这类能够广泛流传的书籍,那是得有司马家出面给予官方的签字认可才行的。不过呢,那些大家族自己内部的家学内容究竟要怎么去撰写,这可就完全不在司马家能够管控的范围之内啦。
由于吴蜀两国并存于世,且那些世家大族有着家学传承。如此一来,到了后来,司马家曾妄图禁绝的诸多历史真相,并未被彻底抹杀,而是得以流传了下来。
就拿司马炎的关键支持者裴秀来说吧,他所出身的家族是河东裴氏。过了好些年之后呢,这河东裴氏里面又涌现出了一位史学家,也就是给《三国志》做注的裴松之。
诚然,于西晋最为昌盛之际,特别是司马炎在世之时,司马氏对于诸多宣传工具的把控,依旧极为严苛。然而待西晋覆灭过后,东晋虽蜗居于南方,却呈现出了和世家大族一同治理天下的态势。
东晋时期,有个明显的状况,那便是很大一部分用于宣传的相关工具,都被那些世家大族掌控着!他们在当时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宣传领域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宣传方面的诸多事宜基本都在其把控范围之内呢。
讲到此处,咱们便能够把话题转回到诸葛亮的事情上面来了。
为何司马家没有去抹黑诸葛亮呢?又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将诸葛亮的事迹等全都抹除掉呢?
事实上,并非是他们家不愿意去做这件事,只是他们确实有着去做的想法,可最终却没能达成,没能将其真正落实到位,所以才呈现出这样的状况呢。
蜀汉灭亡至西晋灭亡,仅仅相隔五十三年!不少长寿些的老人,儿时是在蜀汉度过的,听着诸葛亮那些传奇故事慢慢长大。可等到他们年事已高,竟亲眼目睹了西晋走向灭亡,这般世事变迁,实在是令人感慨万千呢。
东晋以后,那些世家大族往往更乐意去赞扬诸葛亮。为何呢?只因诸葛亮的地位被抬得越高,司马家得国不正这一点就越发凸显出来。如此情形下,实际上是更有助于这些世家大族掌控权势的。
就拿成济弑杀曹髦这件事来说吧,其最初的记载是在一本名为《魏氏春秋》的书里。不过呢,当这本书被撰写完成之时,时间已经来到了东晋中期啦。
要是说彻底禁止这些大家族著书立说,把宣传工具重新掌控在自己手里……说实在的,要是东晋时期的司马家具备这样的本事,那司马家恐怕早就再度实现天下一统了,哪还会出现所谓的魏晋南北朝这般局面。
当然,司马家难以抹黑诸葛亮,其个人品质是极为重要的因素。要知道,诸葛亮可是一生都秉持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即便后来司马家登上皇位,也期望手下的大臣们,皆能如诸葛亮那般忠诚可靠。
然而,对于司马家的那些皇帝而言,这一点终究只能是一种奢望罢了,根本无法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