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儿庄血战,虽然以中国军队大捷而告终,但中国军队参战29万伤亡5万,日军的伤亡令人难以置信......1938年3月,日军兵分两路,进攻徐州的门户台儿庄。台儿庄位于津浦线台枣支线及台滩公路的交会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在军事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自从全面爆发侵略战争以来,在国民党的消极抵抗下,日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攻占平津、淞沪、南京,并制造了各种屠杀惨案。面对胜利,猖狂的日军叫嚣三个月拿下全中国。为达目的,他们兵锋直指徐州,意图“占领徐州,夺取武汉,灭亡中国”。当时坐镇徐州的,是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曾说:“纵使全国化焦土,我也要战斗到底。”因此,中共特地派出张爱萍,前去面见李宗仁。建议他利用台儿庄、张庄多山的地理优势保卫徐州。当时虽然形成了各党派共同抗日的局面,但蒋介石私心很重,排除异己之心分毫未除。他提出的“攘外必先安内”,事实上不只针对共产党,还包括国民党内部的非嫡系部队,包括桂系、川军、西北军等等。而刚好,第五战区中就基本都是这些非嫡系的“杂牌军”。为了进一步激励李宗仁抗战到底的决心,张爱萍还点出:蒋介石所率军队节节败退,民怨沸腾,士气低迷,如果李宗仁能取得胜利,必定会大大增强其声望,成为民心所向。本就怀有民族大义的李宗仁为了抗日,不惜从广西大本营远赴徐州,自然也是抱着舍生取义的大志。他劝庞炳勋:“如果能为国家而死,才真正的是死得其所,你我都是50几岁的人了,能这样结束人生,无愧军人的称号。”得益于本身也是“杂牌军”,李宗仁能设身处地地为其他“杂牌军”着想。除了对这些将领晓以民族大义,坚定他们的抗日决心外,还尽自己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时,蒋介石本来要将庞炳勋的5个团减成4个团。李宗仁得知后力劝,蒋最终答应维持现状,庞炳勋十分感激李宗仁。再如,当年川军为了民族大义,毅然出川抗日,但被打压得没装备、没粮饷。最后是李宗仁接纳了他们,还给他们发装备、解决困难。备受感动的川军,最后死守滕县,王铭章全师殉国,为台儿庄大捷消耗了敌军有生力量,争取了更多时间。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一些将领,如张自忠、庞炳勋、张冲等,曾经对人说:“带兵数十年,从没遇见如此宽宏大度、关心部下的长官!今后愿意战死沙场,以报司令长官的知遇之恩。”据统计,台儿庄战役国民党参战人数226470人,其中“杂牌军”人数179780人,占整个参战部队的79.2%。事实上,当时国际对此次战役普遍不看好。日本虽小,却是世界强国,拥有现代化军队和先进的武器装备。虽然他们只投入了5万兵力,但在火力加持下,即使国民党20余万兵力,也难抵挡其锋芒。但就是在这样的劣势下,我国将士凭着一股以身殉国的豪情,通过巧妙战术安排和军民协作,竟真的赢得了战争的胜利。李宗仁在畅谈战役胜利时,深有感慨地说:“淮南鲁南各地民众的力量,完全和军队配合起来了,在战场上抢救伤兵的是民众,当侦探的是民众,帮助军队输送炮弹、粮食的也是民众。这些民众完全是赤诚地表现他们的爱国热情,充分地担负起救亡的责任来了。”台儿庄战役打响时,周围40里以内的村庄,没有一个村的村民不参加会战的。他们组织担架队送伤员,腾出床铺让伤员休息养伤;他们杀猪宰羊,送酒送菜送面慰劳部队,把物资源源不断送往前线。另一方面,八路军不仅宣传发动群众,还领导游击战、运动战配合国民党军队对日军的打击,使日军无法全力猛攻。4月7日,日军退出台儿庄后,获胜的消息当晚便传遍全国。徐州城里“鞭炮声彻夜未停,好像过大年一样”。不只徐州,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庆祝活动。台儿庄大捷给全国人民以极大鼓舞,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也扭转了国际视听,彻底改变了日本对华作战的战略构想。但战役的惨烈仍让人不忍回想,国民党军队伤亡人数达5万,但日本却只有1万的伤亡。可以说,我们是惨胜。不过,“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自此破灭。紧接着,毛主席《论持久战》横空出世,抗日战争自此有了战斗纲领!参考资料学海《中国共产党与台儿庄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