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给狱中的苏轼送饭,苏轼万念俱灰,竟然写下绝命诗

三少yun 2023-02-23 16:47:29

文/三少(原创)

北宋才子苏轼,特别喜欢吃鱼,堪称无鱼不吃。一天,狱中的苏轼收到儿子苏迈给他送了一道有鱼的饭菜,苏轼看见后悲痛异常,竟然提笔下了两封绝命书。

北宋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文豪,能臣非常多。

1079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流放到了湖州。

四月二十日到了湖州后,书生气十足的苏轼在给神宗的《湖州谢上表》中忍不住写到:

"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这句话,苏轼十分鲜明地表达了自己不与当朝新贵合作的立场,和自己对新法"生事"的不满。

难怪苏轼一生一贬再贬,已经被流放了还不忘收起自己的锐气,非要刺几下宋神宗就好了!

皇帝收到他上表的文书后勃然大怒!

而朝中那些早就看他不顺眼的大臣觉得机会来了,这次非要把苏轼弄死!

于是,御史台中丞李定等人,接连上章弹劾苏轼。

理由是:上表中的两句话说明:苏轼在攻击朝政,反对新法。

同时,又把苏轼历年来写的讽刺时政的诗文,全部送到了送到了宋神宗面前。

果然,那年七月,盛怒之下的神宗皇帝下令御史台急驰湖州逮捕了苏轼。

此时,距离苏轼到人湖州大约3个月的时间。

这就是历史上“乌台诗案”。

下狱后的苏轼,遭受了严刑拷问和折磨。由于在狱中的苏轼难以获知外面的情形,不知道自己这次会不会死在这里。

因此,苏轼和就跟儿子苏迈做了个约定:

倘若没什么事的话,苏迈在给父亲送饭的时候就送一般肉食酒菜。如果被判了死罪,在送饭的时候就多送一条鱼,也好让他有个心理准备。

这一天终于来了,苏轼看见儿子给自己送得饭菜里果然有一条鱼。一刹那间,苏轼万念俱灰。

伤心悲痛下,他找管狱卒梁成要来了纸笔,写下了两首绝命诗。

《绝命诗》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 小臣遇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 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 更结来生未了因。

《绝命诗》其二

额中犀角真君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应在浙江西。

第一首诗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手足情深跃然纸上。第二首诗是苏轼写给自己的妻儿,满是不舍与愧疚。同时也交代了自己的身后事,希望能将自己安葬于苏杭。

事实上,是苏轼虚惊一场。

那天,儿子苏迈到外面去筹钱,因为没有时间给父亲送饭,就把送饭的任务交给了他的一个亲戚。那位亲戚并不知晓父子二人的约定,但却知道苏轼喜欢吃鱼。

于是,亲戚在做饭的时候,就多做了一条鱼。

可是,苏轼也不知道这条鱼不知情,还以为自己的死期将近,绝望得连绝命书都写好了!

不过,正是因为这两首绝命诗反而救了苏轼一命。

原来,狱卒将这两首绝命诗上交给了宋神宗。宋神宗也被苏轼与苏澈的手足情再次感动了!

第一次被感动,是苏轼刚刚入狱的时候。

弟弟苏澈在朝堂上,呈上一份奏折。言辞肯切地要求皇帝准许自己效仿缇萦:愿免一身官职,为兄赎罪,替哥哥坐牢。

面对文武百官,苏澈给皇帝长跪不起,说“臣早年失怙恃,唯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加上许多正能量大臣们都为苏轼使出各种营救办法,王安石也写来了求情书说道: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当然,影响最大的还是太皇太后曹氏。

太后曹氏是宋仁宗的皇后,当时的太皇太后病重,宋神宗准备大赦天下,为她祈福。而太后却对皇帝说:

“官家大赦可免,但放了苏轼足矣。”

就这样,苏轼算躲过一劫。

三少说:

苏轼能够躲过此劫,与其说是他的绝命诗写得好,不如说是苏轼与弟弟苏澈的感情,感天动地!

“与君世世为兄弟”,这份手足情感动了宋神宗,他愿意再给苏轼一个机会。

友友们,你羡慕这份手足情吗?

0 阅读:22

三少yun

简介:历史没有真相,只有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