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向全球宣战?看懂1930年关税大战就懂了,中俄要小心了

梅梅评历史 2025-04-09 17:26:52

本月2日,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对全球60多个国家祭出了关税大棒,直接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这回可不光是冲着中国来的,而是放眼全球,连欧盟、日本这些老盟友都没能幸免。

一时间,全球股市应声下跌,各国政府纷纷表态要反击,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战"就这么硬生生地被点燃了。

特朗普这波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懂,国内经济问题一堆,通胀还没完全控制住,就敢这么大张旗鼓地打贸易战?这不是典型的"饮鸩止渴"吗?

其实,想要看懂特朗普的如意算盘,我们得先回顾一下95年前那场全球性贸易灾难——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这两者之间的相似性,足以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今昔对比:特朗普在复制1930年的灾难剧本

1930年,正值美国大萧条初期,为了保护国内产业和讨好选民,时任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臭名昭著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

这个法案干了什么?一口气把2万多种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了50%以上!当时就有1000多名经济学家联名上书,警告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结果呢?果不其然,各国纷纷报复,全球贸易急剧萎缩,美国的出口也跟着断崖式下跌。

这一法案被公认为加剧了大萧条的重要推手,是现代经济史上最愚蠢的政策决定之一。

现在,特朗普这一出骚操作,简直就是在翻拍那部历史悲剧。他不顾众多经济学家和前财长的警告,硬是推出了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给全球贸易体系扔了颗重磅炸弹。

这种关税政策对中国的打击尤其严重,据统计,算上此前已有的关税,中国输美商品的总关税负担将达到惊人的54%!

但特朗普就是特朗普,他才不管什么经济理论,认准了一条路——"我是关税人!"。

这几乎是在向全世界宣战,而且还美其名曰"解放日"。解放什么?解放美国工厂和工人?问题是,历史已经证明,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啊!

特朗普的"三板斧":贸易战背后的真实动机

然而,特朗普绝不是无脑开战,他这一手"贸易战"打法,实际上暗藏三大盘算。

首先是讨好核心选民。

铁锈带的蓝领工人、农业州的农民,这些人都是特朗普的铁杆票仓。他们长期认为自己的工作被中国"抢走了",对全球化怀有深深的不满。特朗普对外加征关税,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情绪需求"。这一招在政治上很奏效,能帮他稳固选票基础。对于一个政客来说,能拿到选票比国家长远利益重要多了,对吧?

其次是抢占谈判主动权。

特朗普以商人起家,非常精通"天价开口,往下砍价"的谈判技巧。先祭出吓人的关税大棒,然后等各国慌乱求和,最后"大发慈悲"做出一些让步,达成自己真正想要的条件。

这套把戏他在第一任期就用过,这次不过是升级版而已。

第三是转嫁国内矛盾。

美国现在面临高通胀、高利率、高债务三重压力,特朗普需要一个外部"替罪羊"。

通过把矛头指向外国"不公平贸易",他可以有效转移民众对国内经济问题的不满。这是政客们惯用的伎俩,在美国历史上屡试不爽。

这三招组合拳打出来,特朗普就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但问题是,这回他玩得太大了,不光是针对中国,而是向全球发难。这种做法风险极高,很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最终伤及美国自身。

据美国金融机构预测,如果关税持续实施,将导致美国GDP损失约2%,通胀率上升至5%左右。这什么概念?美国老百姓的口袋会被掏空,企业成本上升,就业岗位减少。特朗普口口声声的"美国优先",结果却是美国民众买单!

中俄联手突围:四大应对之策

面对特朗普的全球贸易攻势,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主要目标该如何应对?

从过去几年的实践来看,以下四种策略或许值得考虑:

第一,精准反击,不卑不亢。

中国商务部已明确表态,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反击是必要的,但要讲究策略,避免陷入全面对抗。

比如,重点针对特朗普支持率高的州,加征农产品关税,精准打击其基本盘。同时,通过世贸组织等多边机制提出申诉,争取国际支持。俄罗斯则可以在能源领域发力,调整对美国盟友的能源供应策略。

第二,内外联动,扩大朋友圈。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已经为我们构筑了不小的缓冲空间。

现在,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与东盟、非洲、拉美等地区的贸易合作,分散市场风险。

另外,深化与俄罗斯等国的战略协作也至关重要。中俄两国在能源、科技、粮食等领域有很强的互补性,完全可以形成共同应对美国压力的合力。

第三,创新转型,夯实内功。

特朗普的贸易战某种程度上倒逼我们加快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

过去几年,中国在芯片、新能源等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进步。接下来,我们要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卡脖子"技术,打造更有韧性的产业链。

俄罗斯则可以借此机会推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能源出口的过度依赖。

第四,增强金融防御能力。

美国的制裁工具不只是关税,还包括金融手段。因此,中俄两国可以加快推动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同时,建立更加安全的跨境支付系统,防范美国可能的金融制裁。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和俄罗斯的SPFS系统都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

这场贸易战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有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有强大的政策调控能力,完全可以经受住这场风暴的考验。关键是要保持战略定力,变压力为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贸易战走向:赢家在哪里?

特朗普发动的贸易战会走向何方?依我看,有三种可能的结局:

第一种情况是全面升级。

如果各国纷纷采取强硬反制,而特朗普又不肯让步,那么全球贸易可能陷入恶性循环。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越筑越高,全球供应链被严重扰乱,最终导致全球经济衰退。

这种情况下,没有赢家,只有输家。就像1930年代那样,大家一起跳下悬崖。

第二种情况是谈判解决。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相互施压后,各方坐到谈判桌前,达成某种妥协。特朗普可能会放弃部分极端要求,各国也会在某些领域作出让步。

最终形成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新贸易格局。历史上,大部分贸易争端最终都通过谈判解决。

第三种情况是拖延战术。

各国都实施有限的反制措施,但避免全面对抗。特朗普政府则可能通过延长执行期限、设置豁免条件等方式,为日后的妥协留下空间。

贸易战以这种方式慢慢降温,最终变成一场长期的"低强度冲突"。

从历史经验看,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全面贸易战的代价实在太高,没有哪一方能够承受。即使是特朗普,也不会真的希望美国经济因此陷入衰退。

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区域化"、"去风险"将成为新趋势。中国和俄罗斯需要适应这一变化,构建更加自主可控的经济体系。

结语:

回顾历史,1930年的关税战最终被证明是一场灾难,不仅没有拯救美国经济,反而加剧了全球危机。

特朗普如今的做法,显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而是一意孤行地走上了同样的道路。

对于中国和俄罗斯来说,这场贸易战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我们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机遇在于,这将推动我们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危中有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应对。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内外联动,深化改革创新,这是我们应对贸易战的不二法门。

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特朗普的贸易战虽然声势浩大,但终将被历史证明是一场错误的赌博。而中国和俄罗斯只要团结协作,保持定力,必将能够化解这场危机,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资料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特朗普宣布实施对等关税,进入国家紧急状态》,2025年4月3日中国商务部,《关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的官方回应》,2025年4月3日经济学人智库,《全球贸易新格局分析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特朗普2.0时代的贸易政策研究》,2025年3月
1 阅读:777
梅梅评历史

梅梅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