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椒是植物花椒树的成熟果皮,属芸香科花椒属,其作为传统调味料和中药,被誉为“八大调味品”之一,主要产自于四川、陕西、河南、湖南、河北、山西、云南、贵州等省。

在中国古代,花椒就已被纳入传统医学和草药中,用于治疗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花椒具有抗氧化、杀虫、麻醉、抗炎镇痛、降血脂、除皱、抗癌、祛风除湿等多种作用。随着现代生物学的发展,发现花椒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来源于花椒麻素。
花椒麻素是从花椒中提取的一系列酰胺类化合物,也称为花椒酰胺。迄今为止,已从花椒果皮中分离并鉴定出超过25种花椒麻素,包括α-山椒素、β-山椒素、γ-山椒素、δ-山椒素及其衍生物等。花椒麻素大多是链状不饱和脂肪酰胺,为白色结晶体,是产生麻味风味的主要来源。

作用1:降血糖
有研究表明,花椒麻素具有降糖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中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的表达来抑制糖异生作用,减少肝糖原的输出;上调胰腺中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葡萄糖激酶和葡萄糖转运蛋白的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量从而修复受损的胰腺β细胞。
也有研究发现花椒麻素对糖尿病大鼠的降糖机制是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介导葡萄糖转运子4从细胞质快速转运到细胞膜,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作用2:调节脂代谢
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的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伴随着不同程度的脂代谢紊乱。有研究表明,花椒素和辣椒素能使大鼠体重增加速率减慢,减轻大鼠的脂肪肝症状,对胆固醇代谢紊乱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一方面,花椒麻素通过激活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进一步激活AMP依赖的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通路,从而降低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鼠血清和肝脏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并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的转运,提高体内葡萄糖转运速率;另一方面,羟基-α-山椒素可能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表达来调节高脂状态下的脂质代谢并减少氧化应激;上调载脂蛋白E的表达,并促进脂蛋白的代谢和转化。

花椒麻素也可通过升高高脂血症大鼠回肠胆汁酸代谢基因和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内胆固醇代谢基因,降低其体内血脂,从而调节胆固醇在体内的代谢循环作用。这些结果均表明了花椒麻素极有可能在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
综上所述,花椒麻素作为花椒最主要的呈麻味物质,可通过调节糖代谢、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方面发挥生理作用,未来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为其应用于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资料来源:转自文糖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