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是要留学的

帅帅说历史 2023-03-07 15:59:02

(孝恭章皇后 孙氏)

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第六位值班皇帝。

小朱的父亲,是明宣宗朱瞻基,母亲是孝恭章皇后孙氏。

同时期的明朝史料是这么记载的,以这段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也是这么演的。

然而,熟悉《明史》的朋友们可能看到过这样一条记载:

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

这句话中的“妃”,指的是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而“子”则指明英宗朱祁镇。

那么根据语境,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明英宗朱祁镇根本就不是孙皇后亲生的,因为孙皇后不孕不育,为了保住后位,只能随便在宫里找了个宫女的孩子来凑数。

而这个宫女的孩子的父亲,当然也绝非是宣宗朱瞻基。

这个观点,虽然出自《明史》,但很显然是十分荒谬的。

因为,修《明史》的张廷玉虽然说朱祁镇不是亲生的,但他却拿不出任何有力的证据。

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过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后人实在难以相信,英明神武的宣宗朱瞻基,居然生出了这么一个混蛋儿子。

(朱瞻基行乐图轴 局部)

全网都在骂朱祁镇,然而在批评这位仁兄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

有明一朝,对帝国安危最大的威胁,当属北元。

太祖高皇帝发动过北征,成祖朱棣不仅五征漠北,为了防范北元,还把都城迁到了北平,历代君王对北患都十分上心,到宣宗朱瞻基时还在巡视北边。

北上驱敌,最根本的原因当然是要为明朝造就安全的边防环境,然而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那就是,皇帝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北方建立军功,从而提升自己的威信。

明朝的大臣们,那是很傲娇的。

他们虽然大部分人能够做到忠心事主,但他们骨子里并不一定就会认可皇帝。

而就算是认可了皇帝本人,他们也未必会认可皇帝的子孙。

我们的明英宗朱祁镇,就常年处于这种不被认可的状态里。

小皇帝九岁登基,连上炕都费劲,没有政绩,没有能力,大臣们凭什么认可他?

我们要知道,英宗即位的时候,明朝的内阁制度已经基本成型,阁中如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那样手握重权,威望甚重的大臣不胜枚举,这对皇帝来说无疑是一种极为不安的限制。

所以,朱祁镇从登基伊始,每天都在想着如何给自己刷一波成就,让自己在朝臣之间站稳脚跟。

这个机会,很快就来了。

(地方叛乱)

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云南一带发动叛乱,消息传来,朱祁镇可以说是相当兴奋,这就是送上门来的战功啊!他大喜过望,立刻开始组织人手,开拔云南平叛。

然而朱祁镇想象不到,所谓建立军功,不是如探囊取物那样简单的,从小到大的宫廷生活让他以为,外面世界的一切都会在自己的一声令下后,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可他想不到,为了平定云南之乱,他吃尽了苦头。

从正统四年到正统十三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的前一年),朱祁镇先后四次派兵征讨云南,十万士卒投入战场,却依然没能彻底平息叛乱,最后朝廷没办法,只好和云南方面签订了个休战协议,这才草草以盟约形式结束了战争。

如果朱祁镇不是傻子,那么他就会通过云南之战的屡次失利而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能打仗会打仗的苗子,从而放弃建立军功刷声望的想法,老老实实的在宫里过他的富贵人生。

然而,即便皇帝是这么想的,但总还是会有存心不良的小人蛊惑他。

这个小人,就是宦官王振。

王振,生年不详,字不详,河北蔚县人,早年参加科举未中,回乡里做了教书先生,后来实在混不下去了,索性一刀把自己给切了,于永乐末年入宫为宦。

明初的宦官,其命运普遍都是很悲惨的。

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定下过宦官不得读书,不得干政的法条,这就把宦官在宫里往政坛升职的机会给断了。

(王振 形象)

并且,朝廷选拔宦官,一般都会优先录取那种文化水平极低的盲流子,这帮盲流子本来就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利索,进宫之后又不许他们读书识字,这就等于是剥夺了他们提升自己,开阔眼界,学习充电的权利,所以终其一生,绝大部分的宦官的命运,就只能是在宫里干一辈子的苦力。

不过,这种情况在宣德年间,有了很大的改变。

明宣宗朱瞻基为了给自己减负,为了让别人帮他分担工作,居然在宫里开设了一个叫做“内书堂”的机构,专门负责招收那些有志学习进步的宦官为学生,帮助他们提升文化水平。

而我们的王振同学,就是内书堂的第一期学员。

由于备考过科举还教过书,王振较一般宦官来说,要聪明的不少,所以很快被宣宗发掘,升其为东宫局郎。

所谓东宫局郎,即为当时的太子朱祁镇的御用书童。

王振攀上了朱祁镇,那可真叫是飞上枝头变凤凰,朱祁镇称帝之后,当然重用藩邸旧臣,王振摇身一变,成了朝廷里的红人,手握大权,深得小皇帝的信任,更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气度。

王振这个人,本质上来讲,是书生出身,所以他一直是很有理想,也很有抱负的。

然而,好问则裕,自用则小,王振很显然是那种眼高手低型的理想主义者。

自己已经混成了大明王朝初代权宦,然而他和朱祁镇一样,得不到那些自诩正统,历经几朝的老臣们承认。

从宫门外走到宫门口只需要几步,然而这几步,有些人用十年,有些人用二十年,有些人则要用一辈子。

在大臣们的眼里,朱祁镇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小屁孩,而你王振就算权势再大,你也不过是一个下贱的阉人。

所以,无论是朱祁镇还是王振,他们都急需一个机会来证明自己。

(瓦剌人)

这个机会,就是我们熟悉的土木堡之变。

昔年残元败退漠北,成了北元,北元分裂,成了鞑靼和瓦剌。

这其中,瓦剌野心极大,一直想要反攻明朝,恢复黄金家族当年的盛景,所以在云南之战结束后的第一年,瓦剌太师(相当于宰相)即举兵入侵了山西大同。

虽然说,瓦剌人喊出的口号是覆灭明朝,再造大哉乾元,但是很显然,当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诸部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过去,忽必烈的雄才大略也已经是昨日黄花,现在瓦剌人的这点兵力,还不够大明朝廷塞牙缝的。

所以,瓦剌人频繁扰边,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抢点生活所必须的用品。

我们要知道,自打他们被朱元璋同志赶到了关外过日子,他们就一直生活在塞外风沙苦寒之地,今天喝西北风,明天吃沙子,日子过得那是苦极了。

他们工商业不发达,手工业也不完善,吃喝虽然不愁,但是生活用品却极度匮乏,自己生产不出来,就只能到边境来抢。

抢完了,他也不敢久留,一般很快就撤退了。

所以,边患对明朝来说是老生常谈了,不是什么大事儿,因为边患自有边军来剿灭,根本轮不到放到奉天殿上来讨论。

然而,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在王振的眼里却大有可为。

(明英宗 朱祁镇)

建功北边是所有帝王的梦想,自己如果能促成明英宗北伐,那自己就是有明以来第一个在战场上建立军功的宦官,自己有了军功,有了战绩,到时候谁还敢不服自己?

由是,我们的王振同志一顿怂恿,朱祁镇很快心动,临时起意,决定带上王振,御驾亲征,讨伐这股不安分的瓦剌人。

边鄙之事,自古有之,将士用命,必可图胜。不必亲御六师,以临塞下。

这是当时吏部尚书王直给朱祁镇的建议,但是很显然,朱祁镇并没有采纳。

岁聿云暮,一元复始。

艳阳高照的正统十四年,朱祁镇和王振带上二十万大军高高兴兴的走了,他们以为,自己就如当年的朱棣附体,然而他们不知道,他们并不是朱棣,他们所面临的对手也先,也不是当年在斡难河边被朱棣追的满街跑的阿鲁台部。

之后的事情,我们就都知道了。

大军到了河北怀来后被瓦剌偷袭,死伤过半,败局已定,就连朱祁镇本人都被俘虏了,后来多亏临时代班的郕王朱祁钰(英宗的弟弟)联手于谦等一众名臣,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拒瓦剌于城下,才算是给朱祁镇擦干净了屁股。

(土木堡之变)

然而,如此劣迹的朱祁镇,他的庙号却叫做“英宗”。

我们要知道,在《谥法》中,出类拔萃曰英,道德应物曰英,德华茂着曰英,明识大略曰英,这个谥号,属于是给皇帝的上上谥号。

比如,元朝皇帝孛儿只斤· 硕德八剌,在位的时候政绩卓著,其人也很有作为,所以享有元英宗的庙号。

而我们的朱祁镇同志,丧权失地,身陷囹圄,后期还有冤杀忠臣等累累恶行,想来当时明朝官方为朱祁镇定下“英”这个庙号,是想着美化一下这位皇帝稀烂的一生,然而如今看来,适得其反,成了一种可笑的讽刺。

当年朱祁镇很喜欢的一个东西,是在他十岁左右的年纪,他在紫禁城中闲逛,到了一处无人问津的偏殿,捡到了一柄长刀,因为年少,因为轻狂,他提刀向前挥砍,没有人死去,也没有人因此而受伤。

朱祁镇认为,这一击,毫无作用。

后来他二十岁了,或者还要大上那么一两岁,他亲眼看到了漫天遍野的尸体,看到了二十万大军的分崩离析,同时,他听到了十年前的那一击刀劈,猎猎作响,顺着他的身体,擦过历史的,断壁残垣。

本文由我是历史其实挺有趣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0 阅读:5

帅帅说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