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庙号、谥号制度。这些制度也辐射到了周边的朝鲜、越南等国。所谓庙号是指君主死后在庙中被子孙后代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一般为XX祖、XX宗:汉高祖、汉太宗、汉世宗、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谥号是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物死后人们根据其生前是非功过给予或褒或贬的评价。谥号其实并非只有帝王才有。比如“文正”这个谥号就曾被用在范仲淹、方孝孺、李东阳、曾国藩等人身上。
帝王的谥号一般为XX帝: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隋文帝、隋炀帝......隋朝之前帝王都有谥号,但有庙号的帝王却并不多。通常帝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孙子会在家庙里祭祀供奉他,但后代子孙会将其牌位移入太庙合并祭祀。这时原来供奉这位帝王的家庙就会拆除。可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值得后世子孙永世祭祀的帝王会单独建庙进行祭祀供奉。只有这种帝王才会有自己的庙号。
通常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庙号多为太祖、高祖之类。开国之君以后的历代帝王根据“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确定是否上庙号。说起庙号这个问题总有些人觉得好像历史上凡是庙号为太宗的帝王都很牛。其实这不是有什么玄学奥秘,而是一个并不复杂的逻辑问题。太宗通常是一个王朝的二代目。这些二代目正处于王朝由打天下向治天下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转型完成得好就能实现王朝的长治久安。
反之如果完成得不好就很可能落得秦、隋那样二世而亡的结局。像那样的二代目自然不可能得到一个“太宗”这样的庙号,而只会成为后世史书上记载的秦二世、隋炀帝。这其实就是一个逻辑问题:不是历史上的太宗都很牛,而是不牛的都成不了太宗。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那些太宗们都干过些什么。历史上第一个太宗是商王太甲。当然他不是皇帝。毕竟皇帝制度要到秦始皇那会儿才确立。
太甲所处的年代实在太过久远,所以他的生平事迹并没留下太多记载。他最著名的事迹是曾因昏庸暴虐被贤臣伊尹废黜。太甲在桐宫幽禁悔过三年后改过自新被伊尹重新被立为王。中国历史上继太甲之后第二位太宗是汉太宗文帝刘恒。他在位期间开创文景之治为汉朝日后的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位太宗的三国时期吴太宗孙休。他在位期间联合大臣张布、名将丁奉等人一举诛灭专擅朝政多年的孙綝集团。
晋太宗司马昱是权臣桓温所立的傀儡皇帝。成汉太宗李雄是十六国时期成汉政权实际上的开国之君。前凉太宗张茂是靠诛杀叛党上位的。前秦太宗苻登即位后胡汉百姓归附者多达数十万且曾屡次大败后秦。北魏太宗拓跋嗣是平定清河王拓跋绍叛乱后上位的,在位期间北伐柔然、南征刘宋奠定了日后北魏统一北方的基础。魏晋南北朝这一系列太宗之后的唐太宗、宋太宗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了。
唐太宗的文治武功是大家都熟悉的就不多说了。即使是被视为拉低了历代太宗水平的赵光义除了打仗不行之外在内政方面还是有所作为的,否则宋朝也不可能维持长达300多年的国祚。辽太宗耶律德光在位期间对内改革创设南北面官制度、对外取得燕云十六州也算是大有为之君。西夏太宗李德明攻略吐蕃和回鹘将势力范围扩展至整个河西走廊。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在位期间先后攻灭辽和北宋。
元太宗窝阔台在位期间西征中亚、欧洲,灭金,东侵高丽,南攻南宋。朱棣死后一开始的庙号也是太宗,直到嘉靖年间才由太宗改为成祖。这位明太宗在位期间修《永乐大典》、营建紫禁城、五征漠北、七下西洋......清太宗皇太极东征朝鲜、统一漠南蒙古、降伏索伦、改革内政为清朝入关奠定了基础。如此看来历代太宗除了像晋太宗司马昱这种傀儡特例之外大多都还是有所作为的。
除此之外历代太宗之中正常继位的少之又少。汉太宗刘恒并非根据父皇刘邦的遗命正常合法继位,而是在诸吕之乱被平定后由众人推举上位。吴太宗孙休是权臣孙綝迎立的。晋太宗司马昱是权臣桓温所立的傀儡皇帝。前凉太宗张茂是靠诛杀叛党上位。北魏太宗拓跋嗣是靠平定清河王叛乱上位。刘宋太宗刘彧是杀了前废帝刘子业夺位。唐太宗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之变上位。五代十国中的闽太宗王延禀是杀兄篡位。
宋太宗赵光义留下了“烛影斧声”的千古之谜。辽太宗耶律德光是在父亲死后靠母亲述律太后的支持夺了哥哥耶律倍的皇位。大理太宗段思良夺了侄子的皇位。明太宗朱棣也夺了侄子的皇位。清太宗皇太极也不是奉努尔哈赤遗命继位,而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由兄弟推举成为大汗。皇太极为打击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多尔衮还迫使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为努尔哈赤殉葬。如此看来历代太宗就没几个是正常继位的。
屈指算来似乎只有金太宗和元太宗勉强能算是正常继位。这一规律甚至波及到了学习中国庙号制度的朝鲜、越南等国。李氏朝鲜开国之君李成桂开创王朝的过程中他第五个儿子李芳远功劳最大,但李成桂登基后却立了第八个儿子李芳硕为世子。说到这儿也许有人猜到朝鲜可能要上演玄武门之变的戏码了。公元1398年八月二十六日李芳远趁李成桂正在病中发动政变将世子李芳硕乱刀砍死。这件事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王子之乱。
李成桂虽被迫承认既成事实,但他搬出了立嫡立长的礼法制度。这时李成桂的嫡长子李芳雨已死,那么按礼法就该立嫡次子李芳果。李芳远发动兵变打的就是拥护礼法的旗号,所以他也假装同意父亲立二哥为世子。李成桂退位后继位的李芳果其实从一开始就被李芳远架空了。后来李芳远又流放了同样觊觎王位的四哥李芳干。这就是朝鲜历史上所谓的第二次王子之乱。公元1400年十一月十三日李芳果禅位于李芳远。
至此这出朝鲜版的玄武门之变以李芳远获胜告终。李芳远死后的庙号就是太宗。当然这位靠非常手段夺位的朝鲜太宗也算得上是有所作为:他在位期间完善了朝鲜八道的行政建制,修订了《经济六典元集详节》、《续集详节》、《璿源录》等典籍,对外征讨过对马岛的倭寇和鸭绿江流域的女真部落......越南李朝太宗李佛玛也是在击败自己的兄弟后才得以上位。李佛玛因为创建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备的官僚体系被认为是越南历史上的英主之一。
越南陈朝太宗陈煚是王朝实际上的开创者。他在位期间完善了越南帐籍制度、税收制度,对外征伐占城、抗击蒙元。越南后黎朝太宗黎元龙将中国的科举制度引入了越南。越南阮朝太宗阮福濒将整个占城及真腊部分地区并入越南奠定了日后现代越南的版图。这也再次从侧面反证历史上凡是庙号为太宗的帝王大多都曾取得过相对杰出非凡的成就。事实上太宗作为一个王朝从打天下向治天下转型的过渡期君主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