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不猴”谈孔子的“四非”

敏于行 2023-05-04 19:07:52

在日本栃木县日光市的东照宫神厩舎马厩上有一个知名的“三不猴”雕刻,这三只猴子,一只蒙住了眼睛、一只捂住了耳朵、一只捂住了嘴巴,它的寓意是什么呢?

“三不猴”雕刻

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日本接受汉文化一般是不作翻译的,而这“见不猴、闻不猴、言不猴”的“三不猴”是出自于我国的《论语》。

日本东照宫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思想框架中,人之所以为人,乃在于有仁义,或者说缘于有礼义。非仁非义,则不可以为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记·冠义》)

孔子关于循礼以行的人生道论,出自《论语·颜渊》,原文是:颜渊问仁之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便是孔子的“四非”理论。这句古话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依然具有其现实意义和教育精神。

首先我们看第一只猴子:“非礼勿视”。君子重“礼”(礼义廉耻),不该看的不看。拿前几天网络上沸沸扬扬的某明星穿的牛仔裤说起,穿衣本为人的自由,大可不必大众群起而攻之,在网络上上纲上线,说伤风败俗,说不知廉耻,恨不得踏上一万只脚。我想说,尊重个体和个体行为本身也是一种群体文明和个人文明的体现,在街上看到了,觉得不雅观或不喜欢,就照孔圣人在两千五百多年前教给我们的“非礼勿视”做就好了。我不去看,不评论,不鄙视,不在别人评论时添油加醋,守住读书人、君子的底线,这是很难做的事吗?

偶尔在一些偏远地方的大集上,有时会出现一些恶俗、艳俗的东西,观台下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面对这样的场景,我认为不是“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而是“非礼勿视”,远远避开,管好自己即可。“慎独”是君子守身之本,若读过一些书,便知在这样的场合该如何做。

第二只和第三只猴子是:“非礼勿听”和“非礼勿言”。当别人说不在场的第三个人的是非时,我们能做到“非礼勿听”吗?有些人的表现是“如获至宝”,说者和听者都眉飞色舞,听者还不断打听细节,以便再给别人讲时可以添油加醋,讲解得精彩万分,这又与“非礼勿言”背道而驰。有些人出于礼貌,也在听,可听完到此为止,不再往下传,过几日,又从另外一个朋友的口中听到相同的版本,便知消息已“满京城”,淡然一笑不去管它。这已是十分难得的“君子”行为。还有一些真正有文人风骨的,在别人说时,便转移话题或不再谈论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这样的人更难得,且有自己立足于世的精神世界与信仰。

“非礼勿言”还用在很多场合,不说不该说的话,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说自吹自擂的话,不说不得体的话等,我认为这些都是“非礼勿言”。守住自己的清高,守住自己的底线,管好自己的嘴巴。

《荀子·大略》中说:“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清代金缨在编著的《格言联璧》中说:“何以息谤?曰无辩。何以止怨?曰不争。”这句话又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说到了这个问题,遇到流言该怎么办,如何做,有时“静默”不失为一种办法。尤其是当舆论裹挟着在风口浪尖愈演愈烈的时候,任何理由与事实真相都会变成别人眼中苍白无力的借口,而很多时候,处于舆论中的大众群体,更多只是想要得到自己想得到的真相,无关对错。在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写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中,就非常清晰地解剖了这种群体的不分对错的偏狭现象。

孔子还提到的第四个“非”:非礼勿动。我理解就是不要有超出礼节的行为,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等,这也是一个大范畴的东西,涉及到的是一个人为人之根本,如何为人处世,立足的原则是什么。个人的思想控制着自身的行为和举止,不能不讲道理,随意随心去做,这是不行的。“非礼勿动”,是践行人生的“克己复礼”之修为。

综上言之,孔子所言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四条目,为一个人的修身之用,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乎外而养于中。我认为能够守住自己的言行和精神世界,是在熙熙攘攘的俗世中一个人最清醒的处世方式。

0 阅读:41
敏于行

敏于行

读书感悟,教育思想,杂文随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