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可能影响寿命!医生提醒:过了55岁,牢记午睡“三不要”

觅翠评健康 2023-08-08 14:46:00

李先生今年57岁,退休后生活十分规律,每天都按时吃饭、锻炼。他的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早睡早起,而且有一个很好的午睡习惯。他每天中午都会休息两到三个小时,这让他在下午的活动中精力充沛。然而,近期他在体检中发现自己的血压偏高,心率不稳,感到非常担忧。

为了查明原因,李先生来到了医院,接受了一系列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医生为他进行了心电图、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血常规、生化检查、心脏彩超等,经过一番检查,结果显示李先生的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100mmHg,心率为85次/分钟,血脂、血糖等其他指标基本正常,心脏结构和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根据检查结果,医生诊断李先生患有高血压和心律不齐,给予了相应的药物治疗方案,如利尿剂、ACE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等,并建议李先生减少午睡,以降低血压波动的风险,这让李先生感到非常惊讶,因为他一直认为长时间午睡对身体有益。

医生解释说:虽然短暂的午睡对于部分人来说是有益的,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过长的午睡时间可能会导致血压波动,从而加大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午睡时间过长还可能影响到晚上的睡眠质量,进一步影响血压控制,因此,对于李先生这种情况,医生建议他尝试减少午睡时间,或者改为稍作休息,以降低血压波动的风险。

在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李先生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还有待调整,他决定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作息时间,同时积极配合药物治疗,争取早日控制好血压和心律问题。

一、研究表明:午睡可能影响寿命?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长时间的午睡习惯可能会影响中老年人的寿命。一项针对55岁以上人群的研究《Daytime Napping 》发现,长时间午睡的人群中,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1]

研究《Longer habitual afternoon napping 》发现,午睡可能导致身体激素水平失衡。长时间午睡可能导致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同时,长时间的午睡还可能影响心脏的供血,导致心律失常。[2]

还有一项研究《Daytime napping and the risk 》表明,长时间午睡的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研究发现,长时间午睡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为38%,而不午睡或短时间午睡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仅为26%。

类似的,心脏病发病率在长时间午睡的人群中为24%,而在不午睡或短时间午睡的人群中仅为16%,这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警示:过了55岁,需要注意午睡习惯,以降低患病风险。[3]

综合上述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长时间午睡对中老年人健康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如高血压和心脏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较高。然而,午睡并非一无是处,适度的午睡对于缓解疲劳和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是有益的。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午睡时间和方式。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更要关注适当调整午睡习惯,以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为了帮助这类人群更好地保持健康,下面我们将提出一些建议,以提供借鉴。

二、医生提醒:过了55岁,牢记午睡“三不要”

一不要:午睡时间不要过长

医生建议,中老年人的午睡时间不宜过长,最好控制在30分钟以内。长时间午睡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等健康问题。

长时间午睡对血压升高和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过程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解释。首先,长时间午睡会影响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在正常情况下,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负责身体的休息和恢复功能,它在休息、消化等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当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时,它会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这是因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在某些生理过程中具有相反的作用,例如,副交感神经系统能降低心率、扩张血管、增加消化腺分泌等,而交感神经系统则负责提高心率、收缩血管、抑制消化腺分泌等。

当副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时,它会“压制”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应激能力和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其次,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可能会因其改变。这些激素在调节血压和心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人体的生理活动遵循一个约24小时的周期,称为昼夜节律。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也呈现出规律性变化,通常情况下,这些激素在白天分泌较多,而在夜晚分泌较少。

长时间午睡可能干扰这一昼夜节律,导致这些激素的分泌失衡。失衡的激素水平可能对血管收缩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血压升高,在卧床时,长时间平躺可能导致静脉回流减缓,降低心脏的充盈压,这种情况下,心脏输出量可能减少,进而影响心脏对全身的血液供应。

同时,长时间平躺还可能导致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在下肢部位滞留,使心脏的负荷增加,从而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心律失常的风险增加。

并且,午睡时间过长还可能影响夜间睡眠质量,进一步加重健康风险。

长时间午睡对夜间睡眠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少夜间睡眠需求、扰乱生物钟、影响褪黑素分泌以及导致慢性疲劳等方面。人在白天获得了充分的休息就会导致夜间对睡眠的需求降低,从而扰乱人体的生物钟,使人在夜间难以进入深度睡眠。

此外,褪黑素的分泌和释放也会受其影响,进而降低夜间睡眠质量,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可能导致慢性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二不要:不要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午睡

午睡环境对健康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空气质量、温度、噪音和光线等方面。首先,空气质量差可能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引发呼吸道炎症,进一步导致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影响睡眠质量。

同时,适宜的室内温度对保证午睡质量至关重要,不适宜的温度会让人在调节体温的过程中消耗更多能量,加重疲劳,此外,噪音是影响午睡质量的重要因素,长期处于嘈杂环境中可能导致神经系统紧张,影响心理健康。

为了保证午睡质量,中老年人应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进行休息。选择合适的午睡环境,避免空气质量差、温度过高或过低、噪音过大等不利因素,有助于提高中老年人的午睡质量,从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不要:午饭后不要立马午睡

午饭后立刻午睡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消化系统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首先,进食后,消化系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应来完成消化和吸收过程;此时,大量血液集中于消化道,以满足消化腺分泌、肠道蠕动等生理过程的需要,立即午睡可能使消化道内压力增加,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导致胃肠道不适;此外,餐后立即平躺可能加大食管与胃之间的压力,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4]。

其次,午饭后立刻午睡可能影响血流动力。餐后,人体会出现餐后高血糖现象,促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分泌。这些激素会影响血管收缩和舒张,进而影响血压和血流速度[5]。

结论:

回顾李先生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长时间的午睡习惯可能会导致激素水平失衡,从而引发高血压、心律不齐等健康问题。因此,对于已经过了55岁的中老年人,他们应该牢记午睡“三不要”,合理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餐后立刻躺下休息,以及避免长时间的午睡,可以帮助维持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激素水平的稳定,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中老年人还应注意增加锻炼、调整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适量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功能,调节血压,同时还能改善睡眠质量。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为身体提供所需的营养,预防各类慢性病的发生。通过改善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中老年人群可以延长寿命,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传递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己和亲朋好友的健康意识。只有关注健康、珍惜生命,我们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Yamada, T., Hara, K., & Shojima, N. (2018). Association of long napping with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all-cause mortality in the elderly: 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Sleep Medicine, 48, 198-204.

[2] Leng, Y., Cappuccio, F. P., Wainwright, N. W., Surtees, P. G., Hayat, S., Luben, R., ... & Khaw, K. T. (2016). Sleep duration and risk of fatal and nonfatal stroke: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meta-analysis. Neurology, 86(9), 832-840.

[3] Fang, W., Li, Z., Wu, L., Cao, Z., Liang, Y., & Yang, H. (2013). Longer habitual afternoon napp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risk for impaired fasting plasma glucose and diabetes mellitus in older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Dongfeng-Tongji cohort of retired workers. Sleep Medicine, 14(10), 950-954.

[4] Lazarescu, A., Karamanolis, G., Aprile, L., De Gaudio, M., Gachok, L., Sifrim, D., & Tack, J. (2011).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reased oesophageal pressure and symptoms and impaired bolus transport in patients with ineffective oesophageal motility. Neurogastroenterology & Motility, 23(3), 230-e114.

[5] Khan, F. A., & Al-Jameil, N. (2018). Postprandial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fter a heavy meal among young healthy adults. Journal of the Saudi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17(1), 77-82.

0 阅读:1551
评论列表
  • 2023-08-09 16:38

    呵呵,看完我他妈笑了……

觅翠评健康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