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告别好友,题赠一首七律,技巧高超,结尾尤其让人赞赏不已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2-10 05:32:39

古代科技水平不太发达,信息和交通也相对落后,不过很多文人墨客自幼就喜欢读书思考,他们仰望星空,思索宇宙的奥秘;俯察大地,探寻生命的起源。四时更替,生老病死,令人感到人生无常,个体渺小;每一次面对浩瀚的宇宙,大家又会觉得极其困惑。

遇到人生低谷,诗人们便渴望得到关怀,虽然才子们也知道,坎坷仕途不仅考验个人能力,而且还能磨砺自身品格,不过毕竟人有七情六欲,遇到困境时总希望身边有人进行抚慰。唐代一位诗人仕途不顺,有一次他乡送客,心情就显得极度悲戚。下面一起欣赏他的诗作:

别严士元

中唐 · 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

刘长卿是中唐著名诗人,他出身寒微,仕途中屡遭贬谪,晚年则过着悠闲的隐居生活。刘长卿的诗歌清丽婉约,意境深远,字里行间经常流露出对怀才不遇的感慨、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首七律意象丰富,写景如画,展现出诗人非凡的文字功底。

严士元是刘长卿的朋友,他们有一次在苏州偶然相逢,彼此惊喜交加,然后便一起携手欣赏古城的春景。可惜相聚的时光总是如此短暂,严士元很快就要动身前往湖南,刘长卿一时间心情非常激动,于是便题诗相赠,表达出不舍之意,又抒写了满腹的愁情。

古诗中的景语不仅可以描绘自然风光,还能寓情于景。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生动渲染,可以达到烘托氛围、阐述道理的作用,同时也让诗歌的情感显得含蓄而又丰富,刘长卿的这首诗就具有这样的特点。

首句中的“阖闾城”即指苏州,次句里的“春寒”二字,点明他们相会时正值春寒料峭之际,春风轻拂,阴晴不定。“春风”暗指诗人从相会中感到一丝暖意,但又与水国江南的春寒形成对比,奠定了全文略带悲戚的语调。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颔联进一步描绘初春的景色,也深受后世称赞。绵绵细雨湿透了衣衫,路人却看不见雨滴的痕迹;残花悄然落地,才子却听不到任何声响。

微雨湿润、飞花飘漾,作者通过对无声无息的细雨、落花的描写,精细地营造出一种静谧和安详的氛围,同时也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当时的愉悦和惬意感受。

虽然不见桃李芬芳,也并非游人如织,可是两位好友反而可以不受搅扰地欣赏春景,并心情放松地畅谈别后友情,这一美好画面一定会让诗人记忆深刻。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夕阳西下,江面上倒映着一叶孤帆的影子,暗示着友人即将远行,而诗人则只能孑然一身地滞留于这片水乡。

作者没有用折柳表达惜别之意,而是充分地发挥想象,湖南是友人的目的地,诗人通过“草绿”二字,遥想湖南的春色,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

正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不说惜别,而思念之情却早已溢于言表。“万里情”三字份量极重,胜过任何华丽的辞藻,更是发自肺腑的感怀。

结尾尤其耐人寻味,诗人嘱托友人,若在途中遇到相识之人,烦请告诉对方,自己如今依然身穿青袍,尚未实现儿时的梦想。青袍代指地位卑微,在此暗指诗人仕途不顺、壮志难酬的羞愤心情。

一个“误”字,表达出切肤之痛,诗人好像在向朋友抱怨:我之所以四处漂泊、半世蹉跎,都是因为误入仕途,以至于一家人也因我而过着艰难的日子。诗人借此暗示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友人的期望与祝福。

刘长卿告别好友,题赠一首七律,技巧高超,结尾尤其让人赞赏不已。细细想来,生活就像一条蜿蜒流淌的江河,时而平静,时而汹涌。人们在跌宕起伏的生活中,经历了高峰与低谷,感受着喜悦与痛苦,从而教会自己要懂得珍惜,变得坚韧,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无常,最终寻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与坦然!

1 阅读:54
墨有云水心语

墨有云水心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