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经研究】新能源电池行业分析

未来凯语 2024-07-23 09:42:50

一、行业定义

新能源电池行业是指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源头,以电池技术为核心,生产应用新型电池的产业,新能源电池制造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对应行业代码为C3841、C3842、C3845。

二、主要产品分析

新能源电池行业的主要产品种类繁多,涵盖了多个领域和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镍镉或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等)、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

各类技术背景下的电池考虑其成本、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安全性、环保性、技术成熟度等因素,当下最市场最成熟的为锂离子电池。

三、行业产业链基本介绍

新能源电池上游是原材料供应商,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等。上游市场呈现规模快速扩张,市场集中度高、利润高的特点。头部材料企业凭借规模、产业链布局等优势,将市场集中度进一步上升。头部企业市场占有度较高,掌握议价权,使得企业毛利率较高,抬高了电池生产成本,压缩了中游企业利润。

新能源电池行业中游为电池制造与组装,包括电极制作、电解质注入、封装等环节,电池组装是将单个电池组装成电池组或电池包的过程;下游为应用与后市场,主要有新能源汽车、电力储能、消费电子、电动工具等领域,后市场主要指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

四、行业发展的基础条件

(一)全球达成“双碳”目标的共识,多国政策支持产业发展

全球主导型经济体迈向碳达峰、碳中和步调坚定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电池产业链均属于国家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国家密集出台关于购置税减免、购置补贴、政府机构采购相关支持政策,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快速增长。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将充分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二)可再生能源全球消费最高,新能源替代潜力大

全球已普遍处于油气时代,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占比超过50%(其中石油31%,煤炭27%,天然气25%)。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一次性能源消费量占全球26.1%。其中煤炭消费占比56.6%,石油19.6%,天然气8.2%。能源利用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尽管中国煤炭储量全球第4,但仍为煤炭第一进口大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储存结构决定中国还是全球第一大能源进口国。原油、天然气和煤炭的进口量均位列全球第一,油气进口占全球进口比重超1/5。

除化石能源外,我国可再生能源全球消费量最高,但占比仅5.4%,在能源消费结构占比距离部分发达国家的15%仍有空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居世界首位,风电、光伏发电形成完整产业链,技术水平和制造规模居世界前列,新能源替代潜力大。

(三)全球主流车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空间巨大

在能源安全、大气污染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与普及、减少燃油车的销售与使用,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发展重要趋势。截至目前,已有多个国家明确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国外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车型,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2520万辆,相较于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9.51%。境外车企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需求将带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市场需求。

(四)新能源电池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二次电池为铅酸电池、锂电池和氢镍电池,铅酸电池因其成本优势仍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发展,锂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

锂离子电池按照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消费、动力和储能电池。消费电池涵盖消费与工业领域,包括智能交通、物联网、智能穿戴、智能表计、智能安防、电动工具等,是支持万物互联的关键能源部件之一。动力电池主要应用于动力领域,服务的市场包括电动叉车、新能源汽车等工程器械、电动船舶等领域,储能电池涵盖通讯储能、电力储能、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能源系统。

(五)行业技术不断突破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电池的材料和新技术应用不断取得突破,形成了从材料研发、电池生产、回收利用到设备支撑的全球产业链最全、规模最大的电池产业体系。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四大原材料基本摆脱进口依赖,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其中关键工序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

(六)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为行业应用提供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充电桩数量迅速增加,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充电服务。2024年1-4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01.7万台,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252.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桩车增量比为1:2.5,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能够基本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五、行业政策环境

2022年以来,我国出台多项新能源电池行业相关政策,规范和促进行业发展。一方面,我国从推进产业有序布局、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高质量锂电产品供给、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措施,保障锂电产业链供应链协同稳定;另一方面,国家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公开征求对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等多项规定,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此外,多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储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链环节发展,将带动我国新能源电池行业行业规模扩大。

从全国来看,“十四五”时期,新能源电池发展重点为提高电池安全性。新能源电池行业进入有序发展阶段,新能源电池规划主要为突破新能源汽车高安全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同时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锂电池、新型储能,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预计未来新能源电池政策导向主要集中在补贴政策调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高技术标准和储能系统发展等方面,以推动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六、行业风险分析

(一)地缘政治及贸易政策风险

各国纷纷出台相应政策限制外国资本开发本国锂资源。锂作为上游最重要的资源,已经引起了各国的战略重视,为了保障本国锂的安全供应,全球部分国家使用政治手段限制外资开发本国锂资源,或将扰动国内企业原材料供应。与此同时,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或将导致相关国家贸易政策变动,对相关企业生产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二)宏观经济与行业波动风险

新能源电池行业与下游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电动工具、智能家居和出行、储能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受地区热点问题频发、通胀等因素影响,国内外经济增长普遍放缓,全球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景气度复苏缓慢。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出现不利变化,都将对新能源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行业企业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三)新能源技术变更导致的市场风险

当前新能源电池绝大部分以锂离子电池为主,但若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电池技术以及混合动力等其它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出现较快发展或突破,锂离子电池的主导地位或被取代,对行业需求造成较大冲击。

(四)新产品和新技术开发风险

由于对能量密度、安全性、快充等更高性能电池技术的追求,全球知名的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究开发。行业企业如果不能有效预判且始终保持研发能力的行业领先,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五)原材料价格波动及供应风险

行业企业生产经营所需主要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等,上述原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或化工原料价格影响较大。受相关材料价格变动及市场供需情况的影响,行业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价格及规模也会出现一定波动。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回落,对成本造成较大波动。

(六)行业竞争风险

行业竞争方面,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储能产业的增长将形成对新能源电池的大量需求,但近年来我国新能源电池各环节投资扩张较快,根据GGII数据显示,当前国内储能电池产能已超200GWh,整体产能利用率从2022年的87%下降到2023年不足50%,其中户储电池产能利用率已低于30%,已逐渐出现产能过剩、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

未来新能源电池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依赖核心技术和资本实力,“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将带来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有望凭借其更强的产品配套和成本控制能力在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整体信用水平较高;而部分规模小、研发能力不足、资金实力弱的企业将面临更加恶劣的生存环境,其信用风险暴露概率将上升。

七、银行授信建议

(一)建议关注行业供需均衡或反转带来的机会

在产能较快扩张后,我国动力电池的产量、库存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行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过剩。2023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发布《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预测报告》。中汽协预计,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150万辆,在新能车需求稳定增长、新能源车带电量增大以及储能发展提速的背景下,2024年建议关注行业供需均衡或反转带来的机会,积极关注行业库存、开工率、产能利用率等指标的变化,重点关注毛利率高于同行、市场地位稳固、市占率领先的优质企业。

(二)电池材料行业业绩分化,建议积极关注隔膜产业

2023年磷酸铁锂市场价格整体呈下滑趋势,市场供需失衡。一季度磷酸铁锂价格受锂电产业链上游影响,快速下行,在二季度有所反弹后,下半年价格不断走低。2024年新能源电池市场需求稳步提升,储能市场增速加快,将带动磷酸铁需求增加,但在大量产能扩张后,磷酸铁锂将会面临售价较低的压力。同时电池材料更新换代较快,龙头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升级或资源整合,提高自身性能优势或成本优势,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2023年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价格出现趋势性下跌,跌幅约两成。负极材料价格年初维持在高位,三季度跌幅加大,第四季跌势趋缓。在产能充足、产品价格低迷的影响下,2024年关注负极材料开工率回升带来的变化。

电解液市场价格出现波浪式下跌。2023年电解液价格整体上低于2022年水平,2023年初至年底下跌接近六成。2023年初电解液市场价格处于高位,二季度价格出现反弹,从2023年7月份开始市场价格再度走弱。由于电解液扩产周期短,投资门槛较低,在产能不断扩大之后,行业开工率维持在较低水平,预计行业供过于求的状态仍将持续较长时间。2024年建议关注行业开工率变化情况。

隔膜市场价格偏弱,产能扩张速度相对较慢,开工率自2023年5月出现回升。锂电池隔膜价格,相比于其他电池原料,价格调整幅度相对较小。2023年锂电池隔膜价格整体处于先平稳后下跌的状态。隔膜产能量释放相对缓慢。2022年产量增长52.42%,2023年产量为176.9亿平米。钢联数据显示隔膜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主要原因是企业按照订单情况进行生产,下游需求情况良好,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隔膜技术壁垒高,企业积极出海。锂电池隔膜行业技术要求高,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新进入者要求较高,整个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随着我国企业在隔膜制备工艺上的突破及资金投入,国内隔膜产品逐步进入中高端市场,加之成本优势,企业积极进行海外发展战略,抢占国外市场份额。2024年电池材料环节,建议积极关注隔膜产业优质企业。

0 阅读:9

未来凯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