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排卵治疗是一种通过使用药物或其他手段,促使卵巢中的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的医疗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因排卵障碍导致的女性不孕症,也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IVF-ET)中,以获取多个卵子,提高受孕几率。
一、适用人群
1、排卵障碍患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这类人群的卵巢通常有多个小卵泡,但难以发育成熟并排卵。还有下丘脑 - 垂体功能障碍患者,由于下丘脑或垂体疾病,导致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影响排卵,都可通过促排卵治疗来解决生育问题。
2、做试管婴儿人群:在试管婴儿过程中,为了获取足够数量的卵子,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促排卵治疗,以获得多个成熟卵子用于体外受精。
二、治疗过程
1、治疗前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月经周期情况,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妇科检查、B 超检查,了解子宫和附件的形态、结构,测定基础性激素水平,如促卵泡生成素、促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等,以评估卵巢功能和排卵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促排卵方案。
2、药物使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促排卵药物及剂量,并确定用药时间和疗程。例如,克罗米芬一般在月经周期的第 3 - 5 天开始口服,连用 5 天;促性腺激素则多采用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根据卵泡发育情况调整剂量和用药时间。
3、 卵泡监测:在促排卵治疗过程中,需通过超声监测卵泡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从月经周期的第 8 - 10 天开始,每隔 2 - 3 天进行一次 B 超检查,观察卵泡的大小、数量和形态,同时结合血性激素水平测定,评估卵泡的成熟度。当卵泡发育成熟时,医生会根据情况使用绒促性素(hCG),模拟自然排卵前的促黄体生成素高峰,诱导卵泡最终成熟和排卵。
4、指导同房或人工授精:在预计排卵前后,医生会指导患者合理安排同房时间,以增加受孕机会。对于一些存在其他不孕因素的患者,如男方精液质量轻度异常或女方宫颈因素等,可在排卵前后进行人工授精,将处理后的精液注入女方生殖道内,帮助受孕。
三、风险及并发症
1、多胎妊娠:促排卵治疗可能使多个卵泡同时发育成熟并排卵,增加多胎妊娠的风险。多胎妊娠会使孕妇在孕期面临更高的妊娠并发症风险,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贫血等,同时胎儿也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异常、早产、低体重儿等问题。
2、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这是促排卵治疗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使用促性腺激素治疗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卵巢增大、腹水、胸水、电解质紊乱、血液浓缩、少尿等症状。轻度 OHSS 可在门诊观察,通过休息、补液等对症处理后逐渐缓解;重度 OHSS 则需要住院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必要时进行腹腔穿刺抽液等治疗。
3、其他风险:促排卵药物还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乳房胀痛、头痛等,一般症状较轻,不影响治疗。此外,长期使用促排卵药物可能增加卵巢肿瘤的发生风险,但目前相关研究结果尚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