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6日,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和四川省肿瘤医院韩泳涛教授共同担任首席研究者(Leading PI)的“评价 QL1706 围术期治疗联合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 Ⅱ/Ⅲ 期临床研究”正式启动。
这是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第一个作为牵头单位开展的全国多中心药物临床研究,标志着科室在食管癌精准治疗领域的创新探索迈入新阶段。该研究聚焦食管癌治疗领域的前沿方向,旨在探索双特异性抗体(双抗)药物 QL1706 在围术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

晚期食管癌患者
为何需要新疗法?
食管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局部晚期可切除食管鳞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模式为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但疗效仍存在瓶颈。
近年来,双抗药物以其多靶点协同作用的独特优势,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QL1706 作为一款创新双抗药物,通过同时靶向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通路(如 PD-L1 与 CTLA-4),有望激活抗肿瘤免疫应答并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为突破现有治疗局限提供新契机。
如何验证疗效
这项研究这样做!
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评估 QL1706 联合新辅助化疗对比安慰剂联合化疗在围术期治疗中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项目 PI 韩泳涛教授指出:“食管癌治疗亟需更高效、低毒的方案。QL1706 的双抗特性不仅能增强抗肿瘤效应,还可能逆转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状态,为患者带来更深层次的缓解。作为组长单位之一,四川省肿瘤医院将依托多学科协作平台,严格把控研究质量,助力这一创新疗法尽早惠及患者。”

本次研究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在食管癌精准治疗领域迈出重要一步。QL1706 的临床探索不仅有望革新围术期治疗策略,更将为双抗药物在实体瘤中的应用树立典范。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开展,期待通过医学创新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为食管癌患者点亮生命之光,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迈向新高度。
该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牵头,联合全国多家协作单位共同开展,预计于2028年完成。项目的顺利实施将为食管鳞癌治疗提供新的循证依据,为实现 “健康中国 2030” 癌症防控目标贡献力量。

患者招募!
如果您有意参加此研究的II期阶段并满足以下标准:
1、年龄18~75周岁,性别不限;
2、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临床分期为T1-2N1-3M0或T3-4aN0-3M0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3、预计在新辅助治疗完成后接受手术治疗,且预期可达到R0切除者;
4、既往未曾接受过针对食管癌的任何抗肿瘤治疗,包括但不限于放疗、化疗、手术、临床研究用药等;
5、随机化前具有足够的器官功能;
或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咨询:
临床研究医生助理:熊老师
联系电话:13708183354